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洪波曲本篇最初連載于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五香港《華商報》文藝副刊《茶亭》,題為《抗戰回憶錄》:一九五八年重新發表于《人民文學》第七至第十期,定名《洪波曲——抗日戰爭回憶錄》,并加“前記”。

——抗日戰爭回憶錄

前記

解放前一年一九四八年寓居香港時,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縣(今杭州)人。劇作家、新聞工作者。抗戰時期任《救亡日報》主筆、《新華日報》代總編輯。一九四八年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委員、香港工作委員會委員(后任書記),兼任《華商報》社論委員、文藝副刊《茶亭》主筆。著有《上海屋檐下》、《愁城記》、《法西斯細菌》等。同志在主編《華商報》《華商報》,中國共產黨在香港創辦的晚報。由廖承志推動進步和人士參與開辦,夏衍、鄒韜奮、章漢夫、許滌新等先后為撰稿人。一九四一年四月八日創刊于香港,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因太平洋戰爭爆發停刊:一九四六年一月四日復刊,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五日終刊。的副刊《茶亭》。在他的鼓舞和督促之下,我把在國民黨管制區的抗日戰爭的一段回憶寫出,逐日在報上發表了。

所寫的是上海、南京失守后,準備保衛大武漢而終于放棄了大武漢的那一階段。寫到長沙大火、退駐桂林、準備撤退至重慶,我在香港的寓居生活要結束了。那是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淮海戰役的前夕,我要離開香港,進入解放區了。因此,我的回憶錄便自然告一段落。

《人民文學》愿意把這一階段的抗戰回憶錄重新發表,我現在把舊稿整理了一遍,定名為《洪波曲》,讓它再和讀者見面。這主要是根據我個人的回憶,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不夠全面的反映。

經過一遍重新整理,覺得把這一階段的回憶寫出了還是有好處。當時如果不寫,在經過十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的記憶會完全消失了。

就請讀者把這看成為歷史資料吧。

一九五八年五月九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牙克石市| 普定县| 无棣县| 临夏市| 浦江县| 栾川县| 华容县| 当雄县| 宝鸡市| 绥德县| 秦安县| 青浦区| 虞城县| 化州市| 东至县| 新宁县| 个旧市| 平定县| 承德县| 无极县| 博野县| 曲沃县| 金阳县| 封开县| 姜堰市| 湖北省| 卢湾区| 巩留县| 五指山市| 兴国县| 西丰县| 革吉县| 永昌县| 新泰市| 朝阳区| 黄龙县| 荣成市| 曲松县| 莎车县|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