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老師說經濟:揭開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
- 鶴老師
- 830字
- 2021-10-26 10:13:18
從來沒有階層固化
階層從來沒有固化,因為跌落太容易了。
富人變窮很容易,窮人變富也很容易,但富人恒富很難很難。
當你的錢很少的時候,翻倍是最快的。推個三輪車賣爆米花,1000元瞬間變3000元。但如果你有1000億元資產,翻成3000億元就幾乎不可能。因為世界不可以被簡單放大,到達一定的程度,原來的體系就會徹底失效。
把蚯蚓放大1萬倍,它就會憋死,因為氧氣不夠。蚯蚓靠皮膚呼吸,體積是按立方米增加的,但皮膚是按平方米增加的。一放大,就少了一個維度,只會導致它的死亡。
賺錢也一樣,賣爆米花很容易,1000元變3000元也很容易。可問題就在于,一旦你想擴張,馬上就會有“瓶頸”。要么客戶不夠,要么管理跟不上,要么供應鏈有問題。
任何一個“瓶頸”,都會卡住你。
你如果想翻倍,就得全要素同步翻倍,包括但不限于市場容量、人員管理、資金儲備、廣告宣傳、供應鏈系統,等等。
之所以“1000元變3000元”,只是因為體量太小。任何要素都遠沒達到“瓶頸”,稍微一大,池子就廢了。這就是富人經常遇到的問題:裝不下。
那我不能螞蟻搬家,放到幾千個小池子里嗎?
當然不行。如果一旦分散,你的管理成本就會無限飆升,足以吞噬你所有的利潤。
這還只是空間軸,我們再看時間軸。這是一個不停通貨膨脹的世界,現金很容易貶值,想保值,就得換成優質的資產。但投資是有風險的,失手就意味著跌落。當年的“萬元戶”,一個投資沒做好,秒變“路人甲”。
但是,通貨膨脹對窮人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為他沒有儲蓄,所有資產都是勞動本身,而勞動是不會貶值的,物價上漲,人力也跟著上漲,完全不受影響。
從任何角度上講,富人都在不停跌落,窮人都在不停上市。
所謂“固化”,根本就是懶惰的借口。從來沒有富者更富、窮者更窮,永遠都是富在勤勞、窮在懶惰。
同樣一批年輕人,沒資金、沒人脈、沒背景:有人刷手機、玩游戲,嚷嚷著階層固化,沒有賺錢機會;有人搞直播、學帶貨,悶聲做流量變現,賺得盆滿缽滿。
把問題都甩給社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錯,不去接受新的思想,不愿擊碎固有的執念,這些,才是真正的階層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