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住祖先:中華姓氏尋根舉隅
- 高洪雷編著
- 2385字
- 2021-10-26 17:01:59
二、黃帝子十一姓——

“”的象形字表示“女人在祭祀、祈禱”。
(祁)姓——黃帝的一個兒子或隨母親以
為姓,或入贅
姓,是為
叔,其后裔在父系氏族社會去掉“女”字偏旁,以祁(祈)為姓。傳說帝嚳的第三個妻子慶都乘船出游時,被赤龍上身懷孕生下堯。堯小時候被寄養在外祖父伊祁侯家,隨母姓祁,在帝嚳之后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遠古五帝”(據《尚書序》《帝王世紀》《史記》《大戴禮記》)之一。晉獻侯四世孫奚,為晉國大夫,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而聞名,食采于祁(今山西省祁縣),其后裔以采邑為氏,是為姬姓祁氏。名人有清朝太子太保祁寯(jùn)藻。
陶氏——中國一百大姓氏之一。堯,名放勛,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高辛鎮),最初被任命為陶正,居住在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以制作陶器為業,其后裔以陶為氏。名人有西漢丞相陶青、東晉詩人陶淵明。
唐氏——中國三十大姓氏之一。堯被封于唐(今山西省翼城縣),稱陶唐氏,20歲接替帝嚳成為部落聯盟首領,以唐為國號,所以又稱唐堯。堯的兒子丹朱繼承了唐國。周成王時期,唐侯因參與叛亂,被強制遷到杜(今陜西省西安市,漢代杜陵),稱唐杜氏。周昭王復封丹朱的后裔為唐侯,其后人以封國為氏,是為祁姓唐氏。周成王在鎮壓唐侯叛亂后,封三弟唐叔虞于古唐國,侯爵,其后裔以國為氏,是為姬姓唐氏。名人有唐朝宰相唐休璟、明代才子唐寅(字伯虎)。
堯氏——放勛稱號為堯,其后裔以稱號為氏,是為祁姓堯氏。名人有北齊車騎大將軍(僅次于驃騎大將軍)堯杰。
伊氏——堯生于伊祁山(今河北省順平縣),寄養在外祖父伊祁侯家,被稱為伊祁氏,其一支后裔簡稱伊氏,是為祁姓伊氏。禹的后裔伊尹,是軍事謀略家,輔佐成湯滅亡了夏,其子陟以伊為氏,是為姒姓伊氏。蜀漢昭文將軍伊籍出自該氏。
饒氏——堯帝定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稱號為堯,其后裔理以祖先稱號為氏,稱平陽堯氏。漢宣帝劉詢當政時,認為唐堯乃先圣,應該避諱,所以詔令京兆尉堯(yínɡ)及天下堯氏加“食”改姓饒。齊國大夫封于饒(今山東省青州市),其支孫以封邑為氏,是為姜姓饒氏。名人有南宋理學家饒魯。
丹氏——堯的兒子丹朱的后裔,以丹為氏,是為祁姓丹氏。后人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丹本。
房氏——舜繼位后,封丹朱于房(今河南省遂平縣),丹朱之子陵襲封后,以封地為氏,是為祁姓房氏。名人有唐朝宰相房玄齡。
傅氏——中國一百大姓氏之一。丹朱的后裔大由被封于傅(今山西省平陸縣),其后裔以封地為氏,是為祁姓傅氏。陸終的四子求言被封在偪陽(又稱傅陽,今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張山子鎮),爵位為子。因為親近楚國,春秋時期被諸侯聯軍所滅,傅陽國土被送給了宋國,傅陽子妘豹被貶為平民,傅陽國遺民以故國為氏,后來簡稱傅氏,是為妘姓傅氏。傅說本無氏,被武丁拜為相,后裔以傅為氏,史稱傅氏正宗。名人有西晉哲學家傅玄、唐朝宰相傅游藝、明朝開國將領傅友德、翻譯家傅雷、畫家傅抱石、國學大師傅斯年。
居氏——出自祁姓先氏。晉國中軍元帥先且居在彭衙(今陜西省合陽縣)擊敗秦軍,其后裔以祖字為氏。
劉氏——中國第四大姓氏。堯的后裔累,成功馴養了四條龍,被夏帝孔甲賜為御龍氏,封于劉(今河北省唐縣),史稱劉累。后來,因為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擔心獲罪,逃到河南省魯山,其后裔以故國為氏,是為祁姓劉氏。周頃王的季子食采于劉(今河南省偃師市),后來被同母兄周定王封于劉,子爵,史稱劉康公,其后裔以國為氏,是為姬姓劉氏。漢高祖劉邦賜項伯、婁敬以劉氏。名人有漢武帝劉徹、南朝宋國皇帝劉裕、唐代詩人劉禹錫。
杜氏——中國五十大姓氏之一。堯的后裔建有唐國,唐侯因參與叛亂,被周成王強制遷到杜,爵位降為伯,史稱杜伯。后被周宣王所滅,其后裔以封地為氏,是為祁姓杜氏。歷史人物有唐代詩人杜甫、杜牧,宰相杜如晦。
土氏——杜氏后裔去“木”以土為氏,是為祁姓土氏。共工之子句龍任后土(掌管土地),子孫以土為氏,是為姜姓土氏。帝鴻氏休的別子縉云娶妻土敬氏,其后裔以土為氏。宋朝屯田郎中土皋出自該氏。
士氏——出自祁姓杜氏。周宣王的大夫杜伯被殺,其子隰(xí)叔逃往晉國,被任命為士師(掌管刑法),其子以官職為氏,稱士氏。名人有東漢交趾太守士燮。
先(姺)氏——出自祁姓杜氏。隰叔被晉國封在先邑(今山西省太原市辛莊),其后裔以邑為氏。宋朝書法家先長文出自該氏。
隨(隋)氏——隰叔的曾孫士會是晉國上卿,因輔佐晉文公、晉襄公有功,被封于隨(今山西省介休市),其支孫以封邑為氏,是為祁姓隨氏。周朝一個貴族被封于隨(今湖北省隨州市)侯爵,后來成為楚國的附庸國,最終被楚國吞并,其后人以隨為氏,是為姬姓隨氏。隋文帝改隨為隋,隨氏也改為隋氏。名人有漢朝護軍中尉(監督諸將的官員)隨何、元朝安遠大將軍隋世昌、明朝廣東省按察使隋斌。
范氏——中國一百大姓氏之一。晉國上卿士會被徙封于范(今河南省范縣),其支孫以封邑為氏,是為祁姓范氏。名人有春秋政治家范蠡、秦相國范雎、南朝史學家范曄、北宋名士范仲淹。
漢氏——東漢皇帝禪讓于魏帝后,劉氏漢室后裔以漢為姓氏。名人有宋代深州刺史漢倫。
諶(chén , shèn)氏——堯的后裔大節被周平王封于成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郊)以東的諶地,其后裔以封邑為氏,是為祁姓諶氏。周幽王姬宮涅第十四子被封于諶,后失國,其后裔以故國為氏,是為姬姓諶氏。名人有東漢漢昌侯諶重、南宋文學家諶祐。
冀氏——堯的后裔被周朝封于冀(今陜西省韓城市東南冀亭),后被虞國所滅,冀國公族以故國為氏,是為祁姓冀氏。晉獻公滅掉虞國后,冀成為晉邑,晉國大夫郤芮被封于冀,世稱冀芮,其子孫以封地為氏,是為姬姓冀氏。名人有北周驃騎大將軍冀俊。
庾(yǔ)氏——堯的掌庾大夫安慶公,負責掌管糧庫,史稱掌庾公,其后裔稱庾氏,是為祁姓庾氏。姬庾,衛國第一神箭手,時稱庾公,其支孫以庾為氏;姬庾過,是甘悼公之子獻太子的老師,其支孫以庾為氏,是為姬姓庾氏。名人有東晉權臣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