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各懷心思,家有奇書
- 典藏歷史:開局盤點十大明君
- 雨淋狼
- 2277字
- 2021-10-25 10:03:16
015 各懷心思,家有奇書
“為期一年的風調(diào)雨順!?”
看著視頻中呈現(xiàn)的種種神跡,特別是那“風調(diào)雨順”獎勵給大唐所帶來的巨大變化,讓崇禎呆住了。
對功業(yè)的渴望,對聯(lián)盟的認可,對局勢的無力,讓他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給掏出來,只希望上天能夠看到。
“天啊!您為什么不睜開雙眼看看!朕為了這大明江山,已經(jīng)做到極致了啊!播主啊,您能不能也看一看我所做的一切,給我在排行榜里也安個名次呢?”
他知道,只有得到了播主的推薦,聯(lián)盟的認可,這日薄西山的大明江山就還有救。
否則,大明必將亡國!
“二十年的壽命!?”
和其他人相比,嬴政對風調(diào)雨順不怎么感興趣。
有了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他相信,只要有他在,大秦的江山就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不管是不是有天災。但是,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誰也不敢說自己能夠長生不老。
所以,所有的獎勵都是虛的,只有活得足夠久才是真的。
“只要再給朕二十年的時間,朕必能真正的統(tǒng)一文字、統(tǒng)一度量衡、統(tǒng)一戰(zhàn)車,必能掃清六國余孽,真真正正地一統(tǒng)天下,使我大秦再無凍餓之苦,使我大秦的鐵蹄遍布四海!”
“可惜,到現(xiàn)在為止朕的名字還沒有出現(xiàn)在榜單上,難不成這個播主也是個儒家的門徒,是個迂腐之輩?”
榜單已經(jīng)公布了三分之一了,自信如嬴政者,也不免有些忐忑了。
萬一,最終榜上無名,該怎么辦?
現(xiàn)在再改變政策,按照評審條件一項一項地改,還來得及嗎?
“朕沒錯!朕不需要改!”
想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嬴政最后下了斷語。
“朕功蓋三皇,德邁五帝,改分封為郡縣,是大大地進步!任誰也不能抹殺朕的功績!葉昊不行!上天也不行!”
“雖然朕很眼饞那個壽命的獎勵,但只要朕好好培養(yǎng)扶蘇,必能讓我大秦后繼有人,必能使我大秦千秋萬代!”
“傳扶蘇覲見!朕要親自教授他帝王之術!”
“《大事記》?到底是什么樣的書呢?”喜好煉丹、修仙、青詞的嘉靖皇帝注意到了爽點。
既然是上天的賞賜,那必然是與眾不同的奇書。
畢竟,事實早已經(jīng)證明了,上天出品,必屬神品。
“那么,這本書和朕的青詞詩比起來,是不是有什么優(yōu)異的地方呢?難道是,藏著什么修仙的法訣?”
“朕的文治武功皆是上上,排名前五是必然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會賜下什么樣的賞賜呢?”
“風調(diào)雨順我所欲,壽命亦我所欲,仙道更是我所欲也!”
…… ……
則天大帝也在看著那個獎勵。
說是不看重,但誰不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更何況,這是上天的認可,這是上天賜下的賞賜啊!
“二十年的壽命,不知道代表著什么呢?是讓朕活過一百歲,讓朕修正那些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嗎?”
“還是……”
瑞光閃爍間,女皇的手上多了一本書。
封面很平常,除了“大事記”三個字以外,什么都沒有。
“你們都退下!朕要仔細翻閱上天賜予的奇書!”
心懷疑慮的女皇,翻開第一頁。
字跡浮現(xiàn),畫面同時出現(xiàn):
神龍元年,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宰相張柬之結交大臣與禁軍統(tǒng)領,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于是發(fā)動兵變,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氏退位,禪位于太子李顯,史稱“神龍革命”……
“李顯?我那個廢物兒子有這個膽量和謀略嗎?”
女皇輕笑一聲,置之不理,翻開了第二頁: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病逝于上陽宮,享年八十二歲。二年,五月,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一切都按朕之所想,似乎生命到此終結,也沒什么遺憾了吧!但為什么還會有后面那么多頁呢?”
女皇喟嘆一聲,繼續(xù)翻開了第三頁:
景龍四年,李顯死于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韋氏改年號為“唐隆”,扶持李重茂繼位,意圖稱帝。
六月,臨淄王李隆基發(fā)動政變,大肆誅殺韋氏一黨及上官婉兒等人,推舉李旦繼位,是為唐睿宗,李隆基為太子。
先天元年,李旦禪位與李隆基,是為唐玄宗……
“三郎不錯!”
“就韋氏那個蠢女人,居然也敢學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她還敢毒殺顯兒,更是死有余辜!朕這就命人將她碎尸萬段,免得她有機會下毒手!”
“另外,朕直接就禪位給旦兒,也讓這朝政過渡得安穩(wěn)一些吧!”
第四頁:
李隆基在位四十五年,勤于政事,撥亂反正,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但,他在后期逐漸怠懈,奢靡無度,寵信奸佞,終于導致了“安史之亂”,如日中天的盛唐急轉(zhuǎn)直下,由盛轉(zhuǎn)衰,讓人唏噓……
“朕明白了!”
女皇眼中射出精光,直視天空:“上天賜我二十年壽命,是為了讓我能夠督促李隆基勤于政事,務必使我大唐的榮耀能名垂千古!”
說到這里,女皇斂衣躬身,大禮參拜:“李門武氏,感謝上天憐憫,護佑我大唐子民!”
“武氏在此立誓,有生之年必使我大唐走向新的輝煌!必不使后世子孫斷送了這來之不易的盛世!”
“宣太子李顯、相王李旦、臨淄王李隆基和眾臣上殿!朕有大事宣布!”
…… ……
李顯:“陛下讓我來干什么?我最近很老實啊!”
李旦:“我也很老實啊,什么都沒干啊!”
李隆基:“難道是我的小動作被陛下知道了,準備收拾我?”
張柬之:“臣一片丹心,就是死也要死的明明白白!我承認,我是準備殺了張易之、張昌宗這兩個奸佞,咋咋滴吧?”
武承嗣、武三思:“難道陛下忽然改變主意了,堅持要立我為太子了?”
女皇臨朝。
“朕自輔佐高宗皇帝以來,每日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懈怠!幸蒙上天不棄,把朕列為十大明君。”
“但,朕年事已高,操持國事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所以,朕決定,即日起,禪位與相王李旦!”
什么?
李旦?
不是李顯嗎?
要么就應該是武承嗣或者武三思呀?
看著眾人議論紛紛,各懷鬼胎,女皇威嚴的目光一一掃過,眾人立刻就變成了鵪鶉,動都不敢動一下了。
“臨淄王胸懷大志,當為皇太子!”
過分了!
太過分了!
你不僅要把“屬于”我的皇位給了李顯,還把太子的位置給定好了?
我們不服!
“不服?”女皇輕蔑一笑,“朕做事,什么時候需要別人服氣了?而且,這是上天親賜《大事記》里記載的,你們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