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冬令營資格,接下來自然是一心備戰全國賽。
可這個時候,東崗高中教師資質不夠的問題就很明顯了,老師沒辦法再輔導下去。
學校想辦法淘登來的歷年全國賽真題,不參考答案的話,秦老師幾個也未必能做得出來。
這種情況下,學校老師果斷放棄了輔導,只每天讓徐瑾萍和嚴皓國做一道他們從省里弄來的題,主要是多見題型,開闊思路。
好在徐瑾萍的數學天分確實夠高,不管老師出什么題,她都能解出來。
這倒是讓老師們都松了口氣,對全國賽也更加有信心了。
本以為這樣輕松的日子會一直延續下去,結果沒過幾天,物理、化學老師相繼找到了徐瑾萍和嚴皓國,讓他倆參加物理和化學的競賽輔導。
高二上學期開始準備,高三秋天參加聯賽,要是運氣好能拿獎呢?那東崗高中可就厲害了。
以前老師們不敢想,現在被數學組刺激的,一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徐瑾萍、嚴皓國,你倆來物理組吧?以你倆的成績,肯定沒問題。”課間,物理老師找到二人,各種勸說。
“我教化學,還是你們的班主任,總不能你倆去參加數學、物理,自己班主任的化學不來吧?”沈老師也是極力爭取。
這個情形太熟悉了,就跟初中的時候一樣,好幾個老師來找徐瑾萍去參加競賽。
可是人的精力有限,沒辦法方方面面都兼顧,太貪心,很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老師,我物理成績一般,電學方面我也不太行,還是把機會讓給其他同學吧。”
徐瑾萍覺得她不如專攻數學,得空了寫點兒東西,這樣就很好了。
“老師,我化學實驗操作不行,您還是別讓我去輔導了。”
化學競賽有實驗操作題,徐瑾萍對這方面真的不在行,去了也是浪費時間。
物理、化學老師聽了徐瑾萍的話,差點兒沒把鼻子氣歪了。
“這要是別人說他學的不好還有人信,你這個年級第一,每次考試就差幾分答滿的人,說自己學的不好?
你要把別人都氣死么?不行,必須得參加。”物理老師被徐瑾萍氣的臉都青了。
這么好的資質,不參加比賽那就是浪費,數學組都能拿回來全省第一了,物理組差啥啊?
“參加輔導吧,對你的成績也有幫助,你只要競賽題會了,就高考那點兒化學還能難住你么?”
沈老師深知徐瑾萍的脾氣,吃軟不吃硬,所以采取懷柔政策。
徐瑾萍最后還是沒能招架住兩位老師的攻勢,只能乖乖點頭同意參加培訓了。
就像沈老師說的那樣,參加競賽輔導之后,回頭再學高考內容,簡直就是小兒科。
反正徐瑾萍也沒什么功課壓力,那就去學吧,不然兩位老師成天在她耳邊念叨,更要命。
好在數學組不用輔導了,就每天一道題,不占用多少時間。
物理、化學老師商議之后決定,兩科錯開,一三五是物理,二四六是化學。
這么安排的話,時間上跟以前沒啥區別,功課也不算太多,可以接受。
于是徐瑾萍的日子又跟以前一樣,早起碼字,白天上課,在學校盡量完成作業,晚間回家再寫點東西睡覺。
高中生的日常就是這樣,枯燥單調、日日重復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轉眼到了十月末,徐家租老吳的那個房子到期了,于是飯鋪搬到了徐家新蓋的房子里。
其實這邊早就收拾好了,始終沒往這邊搬而已。
徐志彥忙,這一秋天又是起參做貨又是栽參的,根本忙不開。
另一個原因,那頭房租是交滿了的,那為什么要提前退房子?
那老吳要是個好的也就罷了,偏偏是個混蛋瞎攪合,徐家就偏不如他的意,非得到期了才搬。
飯鋪搬過來,地方比原來大了兩倍,屋子里更寬敞更亮堂,收拾的干凈整潔。
而且地點也比之前好,就在高中斜對面,出了大門過道就是,特別方便。
所以來吃飯的人更多了,生意特別好,蘇安英只好又雇了個服務員,省的忙不開。
正好山上的活全都干完了,正式進入貓冬階段。
徐志彥照著徐瑾萍的要求,把東邊四間也收拾了,領著韓曉明一起忙活了十來天,做了貨架、柜臺,之后找人辦證、出門進貨。
十一月二十二號這天,徐家的商店也正式開業了。
商店里日用雜貨、煙酒糖茶、各類文具禮品、蔬菜水果、鮮肉熟食凍貨,種類齊全應有盡有。
一開業就吸引了好多顧客,生意紅火。
徐老太太以前在市場上賣豆腐,也是個老買賣人了,看著賣貨這點兒事難不住她。
蘇老太太在這邊住的挺舒心,也不想回渾江了,正好跟徐老太太倆人作伴兒,一起看著店。
成天忙活著倒覺得心情更舒暢,渾身都有勁兒,比住在城里守著那三間房子可舒坦多了。
兩個老太太負責看店,徐志彥負責進貨采買,回來后就是哪頭忙他就幫哪頭。
飯鋪和商店生意都很好,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姥娘、奶奶、二姨、二姨夫、萍姐,那個,我明天就想回家去了。
冬天這邊也沒啥事兒了,回家陪陪我爸我媽,等著明年開春參地干活,我就回來。”
周六晚間,吃過晚飯后,韓曉明說道。
“明天回去啊?多住幾天唄,好不容易閑下來了,在家住一陣子歇歇。”
徐老太太一聽韓曉明要走,忙出言挽留。
“奶奶,不用了,我來這邊半年多了,有點兒想家,明天我就坐火車回去。”韓曉明搖頭。
十七歲的孩子離開家半年多,哪怕是住在親戚家里,時間長了也想家。
這邊冬天沒什么事兒,就是貓冬,韓曉明哪里還好意思留下?
“嗯,想回去就回去吧,你出來的日子是不短了,我三姨和三姨夫還不知道怎么惦記你呢。”
徐瑾萍倒是沒留韓曉明,自家人其實沒必要來虛的。
“媽,明早晨記得給曉明一千塊錢啊,讓他買點兒東西回去,這一秋天曉明沒少出力,別虧著他。”
這一句,是徐瑾萍悄悄對蘇安英說的。
今年秋天,韓曉明著實沒少掙,之前加工人參,徐瑾萍分給他一萬。
后來又跟著徐瑾萍學抓貨倒短兒,韓曉明學的挺快,掙了兩三千塊錢。
還有徐志彥給他的三十丈人參,算一下,這半年掙的快趕上人家好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