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神奇變化
- 上清修行路
- 喝湯吃魚
- 2252字
- 2021-12-11 19:26:47
三個月的時間書山變化非常大,多了不少茅草屋、小亭子,山上雜亂的樹木早已不見,只剩下幾棵云杉和整齊的草筆樹,圍著書山修建了一圈籬笆,原來的山腳豎起了一道木門,木門到學堂蜿蜒的小路鋪上了平整的石板。
李清還在很多地方留下文字,門口立著一塊石碑,上書“書山學堂”四個大字,石板路邊也雕刻著“書山有路勤為徑”這句話。
隨著書山的完善,通過不斷練習,他的劍法也越來越完美,雖然只有基礎十三式,卻能一窺劍道一角,八式青木劍訣都已經具備了一絲小神通威能,破虛劍也創造完成,雖然沒有與人對決,他卻非常自信,一旦施展不弱于一般小神通。
三個月,李清終于做好準備,開始教孩子們劍法,教劍法的地方位于演武場,李清幫他們每人削了一柄木劍。
李清帶著他們來到演武場,孩子們拿到木劍的時候,頓時沸騰了,要不是李清一貫威嚴,這些孩子就會打鬧起來,即便如此,很多孩子已經躍躍欲試了。
李清從基礎開始教,先教大家打熬身體,教大家如何握劍,接著把十三式基礎劍法一一分解,教給這些孩子。
這些孩子都非常認真,刻苦努力,不管是學文還是學劍,在汗水的澆灌下成長速度非常快,李清也越來越喜歡這群孩子。
李清不想看著這些孩子像他們的父輩一樣,生活在恐懼之中,他想幫這些普通人找一個方法,一個可以對抗恐懼的希望,不用像現在,遇到危險只能認命,或者祈禱修仙者拯救。
恐懼是妖獸,是邪修,普通人面對毫無反抗之力,哪怕是武者和軍隊,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修仙者,要是修仙者沒有出現,只能在痛苦中絕望呻吟。
可是修仙者需要靈根,普通人中有靈根的萬里無一,如何保護的了這么多普通人,他們需要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不能寄希望于他人。
精氣神三寶,精是煉體,身體方面,要想把身體強化到可以對抗妖獸邪修的地步,需要的能量非常巨大,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氣是練氣,依賴靈根,門檻太高,也不是方向。
唯一的途徑就是神,神于三寶最上,存于上單田,是人之精神,最是神秘,反而門檻最低。
只要普通人可以利用精神,便擁有了對抗恐懼的手段。
普通人如何利用精神,李清想到了當年小比的一幕,白帆以劍勢戰勝周鐸,劍勢便是精神影響物質的體現。
要是普通人可以擁有劍勢劍意這樣的手段,即使沒有強大的肉身法力,不能御劍,面對妖獸邪修,也會有一拼之力。
李清認為只要不斷增長精神,磨礪意志,普通也會擁有超凡的手段,而教育就是最好的方法,用認知開啟精神,用知識增進智慧,用智慧提高精神,用紅塵錘煉意志,總有一天普通人也會揮出精神之劍。
書山上的日子十分平靜,為了不引起妖神教注意,李清除了服藥練氣,不做任何可以引起靈氣波動的事情。
白天教孩子們識文認字,一起朗讀,一起練劍。
夜間躺在床上,回顧學過的知識,參悟神通書法,完善根基。
不斷練習,基礎劍法十三式,圓潤如一,越來越不凡,雖然心癢難耐,卻不能與人交手,只能不斷雕琢書山。
隨著不斷修整,書山開始展現出獨特的神韻,雖然沒有靈脈,不是靈峰,卻有一股奇特的功效,在書山學習的孩子格外認真,家長不敢上山一步,到山下就止步不前,便是李清邀請,行走在書山之上,也會小心謹慎。
家長們對他也越來越尊敬,把書山下的田地全部種滿糧食,不需要李清勞作,只要秋收,就會把收好的糧食放在山腳。
隨著時間流逝,書山的威勢不斷增加,半年時間書山生長了一丈有余。
書山的神奇變化讓李清驚詫不已,他見過滄云峰靈脈晉升,隨著地脈變動山峰快速變大。
李清遁入山峰,并沒發現地脈有絲毫變化,卻感覺整個書山都在變得堅硬,以他圓滿境界的土遁術在書山遁行都有絲絲遲滯之感。
沒有找到原因,又發現新的問題,更加吸引李清的注意力。
直到有一天,李清看到有個孩子拿著草筆在一塊石板上寫字,每個文字落下,都會傳來微微的波動,像是在夯實書山。
有了發現的李清,仔細觀察,是孩子們手下的文字在不斷改變書山。
隨著孩子們認識的文字越來越多,李清帶著孩子們制作草筆,沾水在木板上書寫,優美的文字讓這些孩子沉迷。
看到李清經常在山上書寫雕刻,孩子們學著他的樣子,把自己熟悉的文字寫在山石上、道路邊。
找到原因后,李清開始研究書法,隨著不斷練習,寫下的文字開始出現神奇變化,這些文字竟然蘊含一股力量,不用真氣,就可以力透木板。
隨著深入練習,出現了更加神奇的變化,一些文字竟然出現神奇的效果,在一塊拳頭大的石頭上書寫一個“山”字,石頭竟然重達百斤。
李清欣喜若狂,揮舞著草筆,潑墨揮毫,一篇《千字文》出現在石板上,拿著石板,仔細端詳,沒有發現任何神異。
這下李清懵了,看樣子并非文字單方面的神異,從頭再來,漸漸明白了原因,要想實現這種效果,要精神合一,用精神通過筆墨書寫文字的意志。
有了方向的李清,開始逐字練習,慢慢參悟,不斷尋找每個文字的意志,這些文字意志也有大小強弱,書寫出來的效果和書寫者的精神意志息息相關。
李清把支撐教室的巨石背面平整一番,開始用心在上面書寫《千字文》,李清所用不過隨手所制筆墨,每一個文字卻能入石三分,隨著巨石上文字越來越多,巨石也開始頻現神光,時間不長,一千零八十一字就全部刻與石山,全篇結束巨石恢復平凡,李清卻明白,這塊石頭便是“傳道碑”,孩子們觀看上面的文字可以更快領悟文字的意志。
學堂的任何一個變化都瞞不住孩子們,第二天孩子們就發現了巨石上的文字,發現了它的妙用,效果顯而易見,五天后李清就不再教《千字文》,專心講《三字經》。
每天學堂授課都是從早讀開始,《千字文》石刻被發現第二天,早讀的效果讓李清差點驚掉下巴。
這么長時間學習,孩子們精神力提升速度都很快,有的孩子精神力已經不弱于成人,李清剛開始認為這是學習開智的正常結果,并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