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他給的太多了
- 華娛之騎著單車做影帝
- 我是一只小黑貓
- 2545字
- 2021-10-24 08:00:00
陳謙睜開眼,打量著手里的劇本。
《巴爾扎克和小裁縫》
名字很詩情畫意,看完之后,陳謙的感覺就是
艸艸艸艸艸
這tm不就是匆匆那些年我們一起打的胎嗎?
羅明和馬劍玲是上山下鄉的兩個知青,他們去了湘西某個小鄉村鳳凰村,在綠意盎然的山路上,一批知識分子的兒子大駕光臨,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們用童稚的聲音唱,偉大領袖引領我們向前進。他們大多只有18歲。
他們帶來了鬧鐘,改變了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他們帶來了小提琴,他們背一大筐一大筐的糞便,走山路哐啷一晃就兜得一頭一臉的骯臟腥臭,他回頭扶朋友一把,年輕的孩子,已經懂得隱忍和互相扶持。
小裁縫,山里最美麗的姑娘,問,誰是巴爾扎克。
他說,我要改造小裁縫,不再是有口音的鄉下妹子。
他們一起去鎮上看電影,然后回來表演給村民看。
馬劍玲讀巴爾扎克,讀《包法利夫人》,讀《基督山伯爵》,有些東西是被禁忌的,只能在黑暗中悄悄進行。可是小裁縫和村民對知識的恐懼和渴望,讓這些國外小說顯得越發迷人和難以抗拒。
兩個人同時愛上了小裁縫,但是羅明選擇了主動出擊而馬劍玲選擇默默守護,默默的看著他們接吻,默默的看著他們在水中交合。在得知小裁縫懷孕后,盡心盡力的幫她打胎,賣了小提琴照顧她,這?這?這不是深情男二的套路嗎?
不知道誰愛得更深一點,一個是肉體上的纏綿,一個是精神上的守望和關愛,而小裁縫獨立女性意識的形成,終是馬劍玲的一手栽培。當她義無返顧地拋棄家人和故鄉,走向城鎮去追尋她的夢想王國的時候,馬劍玲還是遠遠的目光相送。而最終,小裁縫給了羅明最后一個吻。
原來匆匆打胎,同桌的打胎,致我們終將逝去的打胎,都是后來者,這破片子才是先行者和開創者,一個融合了知識分子誘奸無知村姑,無知村姑未婚先孕,深情男二身后守護,各種用爛了的梗的電影,一部法國人投資的,能代表法國參加戛納,參加金球獎評選的….
爛片啊…….陳謙唉聲嘆氣的。
哎。真不想接啊。但是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本錢越多,我買世界杯的收益越大,距離幾個小目標就越近。
得了,就當是狗屎味道的巧克力吧。
一切都在錢里面,
為了小目標低頭,不丟人。
……
這次去魔都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試鏡,導演和制片人在魔都,第二則是私事,最近心中那道倩影越來越模糊,而李曉然這個白白嫩嫩的姑娘嗖嗖往里面沖,這可不是好事。
所以陳謙先生是去尋找溫暖去了,找到溫暖,試鏡結束,就可以回京城安心準備藝考了。
魔都華亭賓館,會議室。
常季紅提點過陳謙,這部戲的導演叫戴思捷,長期旅居法國,但是是個土生土長的中國四川娃兒,所以他的劇本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比起那些赤裸裸的法國電影更中國一些。
一會聊電影,就聊感情.
這個人呢又是旅居法國,所以對于民主自由一定感興趣,照著這兩個聊,錯不了
“哎,不是,這民主自由和這劇本有毛關系???”
說起來,這本子是法國人牽頭的,中國負責合作,一開始就瞄準了在《臥虎藏龍》中顯露頭角的張子怡,張子怡答應,考慮考慮,這一考慮,就考慮成了張子怡加盟尖峰時刻2.
被子怡涮了的劇組這才把目光面向內地。
2001年的內地,小剛一支獨大,其他的人被港臺明星壓的透不過氣來,四旦已成氣候,雙冰尚未上位,明超昆更是處于電視新手村。片方干脆選擇演技好,要價不高的大陸演員來參與,希望能在奧斯卡有所斬獲。
所以這才有了聯系靚坤哥,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靚坤哥沒選擇這部戲,但是他也讓李紹紅通知了劇組,推薦了陳謙,所以才有的這次試鏡。
所以說啊,文藝電影圈其實挺閉塞,都是你推薦我,我推薦你,
不然秦昊大官人怎么能演這么多文藝片?真以為都是靠和導演爬山得來的?
閑話少敘,陳謙匯合了常季紅,然后推門進入了會議廳,圓形會議桌邊坐著三個人,兩男一女,女的是金發老太太,估計就是制片人麗莎女士,那二位中年人,估計一位是導演,另一位則不知道。
“陳謙,常姐是吧,歡迎歡迎。”一個長臉中年人連忙起身打招呼。
陳常二人連忙走過去,另外兩人也起身相迎。
“這位是制片人麗莎女士,這位是導演戴思捷先生”長臉男介紹到。
“這位是常季紅女士,這位是陳謙”
麗莎女士是那種經典的白人中年女性,白皮膚,紅彤彤的臉龐。
老太太不太會中文,和陳謙握手的時候還說道“我看過你演的十七歲單車片段,很富有感情,很有感情的演出。”
雙方落座,戴導一開口。
“那咱開門見山,你覺得這個戲怎樣?”
“結局很不一樣,不落俗套。”陳謙認真道。
“哦,怎么說?”戴導饒有興趣。
“一般知青故事,都是最終以男知青回城,留下鄉下愛人獨自神傷,這部戲另辟蹊徑,馬劍玲希望改造小裁縫,他成功了,但是他低估了知識了力量,有了知識的女性開始覺醒,最后毅然決然的離開他,走向外面的世界,這是其他相同題材的電影沒有涉及到的”
撿好聽的說嘛……錢,不丟人。
戴導點點頭,道“那你形容一下羅明和馬劍玲?”
陳謙思慮片刻“羅明是水,馬劍玲是山”
恩?戴導眼前一亮“你具體說說?”
陳謙笑了笑,拿起三個杯子,擺出了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穩定的關系,就好像羅明,馬劍玲和小裁縫,羅明是醫生子弟,他為人冷靜,如水般平靜,但是一旦他愛上小裁縫,他又變成平靜海面下的暗流,熱情,主動,一波又一波,從不畏懼。”
陳謙頓了頓,“馬劍玲則是學小提琴的,藝術家應該是熱情澎湃,但是他偏偏是那個默默的愛著小裁縫的那個,當小裁縫懷孕之后,他還是那個入山一般守護小裁縫的那個,這種反差的戲劇沖突,更吸引人”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要得,要得。”
老太太聽了翻譯之后,也嘰里咕嚕講了一陣法語,大意就是很好,很滿意。
“那這兩個角色,你喜歡哪個?”
“羅明”陳謙的答案出乎意料,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陳謙前面已經說過了,要反差的戲劇沖突,那他就不會選擇陰郁的馬劍玲,而選擇相對陽光的羅明。
“羅明這個角色應該,更瘦一些,既然是知青,那么應該更黑一些,身上應該沒有肌肉,”
陳謙繼續分析“我現在120斤,我應該瘦到100左右,我看劇本有裸露上身的鏡頭,所以我應該瘦到肋骨突出的樣子”
“你還要學一些四川話”戴導補充道。
“我語言能力很好,您放心。”陳謙連忙道
戴導和老太太嘀咕幾句,麗莎女士點了點頭。又嘀咕了幾句。
陳謙和常季紅知道了,穩了這次。
“好,常女士咱們電話聯系,后面有人和您談合同的事,那,合作愉快”
陳謙和戴導握了握手。
《巴爾扎克和小裁縫》成功到手。
后來的后來,常季紅打來電話,片酬談到了,18萬,哇,法國人真有錢,我愛夜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