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讀《大學》記

讀完戰國時代曾參所著的《大學》,我不由幾次質問自己:這篇富有齊魯文化之美的哲學文章,被孫中山先生稱之為的“無論國外任何政治哲學家都未見到都未說出,為中國獨有之寶貝”,是否過時了呢?看了看社會現實,痛定思痛,我的回答是,《大學》的觀點并沒有過時,就像黎明前天邊的啟明星,格外耀眼!

現在的大學教育是怎樣的呢?應該承認,自1949年來,我國的大學教育培養了不少人才,這個成績是不能抹煞的,這是從總體來評價的。但是,人們對如今的教育是不滿意的。不滿意的焦點是,如今的大學生,不是說專業知識差到哪里去,主要是思想素質差,道德素質差,心理素質差。前幾年發生的大學生馬加爵殺害同寢室4名大學生事件,北大、清華的博士生跳樓自殺事件,不少大學里的學生、研究生為情所困,輕者憂郁,重者自殺,等等,這樣的悲劇成為高校的常見病、多發癥。再從我自身的經歷來看,我從1995年以來的10多年里,親自招聘了不少大學生在本單位使用。嚴格來說,雖也獲得了一批拔尖人才,但也有不少的學生經過好幾年的培養,仍不能成為叫人放得心的員工,尤其是近幾年的學生,好像問題就更突出一些。這些,都不能說明我們的教育很成功。

正如曾子在《大學》第一章里指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其先后,則近道也。”是的,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出現的問題,只是事情質變的結果,真正量的變化,其實就在小學中學里就早已醞釀著,積累著。說白了,我們的教育仍然沒有擺脫一切為了考試,一切為了上重點學校,一切為了學習技能的桎梏。與《大學》“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的教育宗旨相比,不僅沒有絲毫的接近,相反是漸行漸遠了。

人們如今終于明白:要做事,先做人。思想影響性格,性格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品性和人格的完善這是最根本的。品性不好,或者說人格不健全,即便是再有本事,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所以《大學》說:上自一國之君,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可以肯定的說:《大學》的教育宗旨不僅沒有過時。相反,在今天教育出現種種弊端的時候,重溫《大學》之宗旨,猶如醍醐灌頂的感覺。

有人會說:《大學》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的“八條目”,主要是封建社會講給當官的人聽的,因此過時了。我不這樣看。撇開社會性質不談,我以為《大學》講的“八條目”,主要是反映了一個人如何弘揚人類精神,完善自我的規律。既然是規律,它就具有質的穩定性和超越性,它是不受社會形態影響的。正如一個人要靠吃食物生存一樣,你是原始社會的人也好,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人也罷,不能離開食物而生存。至于是以吃動物為主,還是以吃谷物為主,只是食物種類不同而已。一個人要靠吃食物維持生命,要靠修養以求發展,這恐怕一萬年也還不會改變。

我不是一個厚古薄今的人,但你不得不承認《大學》的思想是豐富的、深刻的,有的思想甚至被現代科學即生物解剖學得到驗證的。前幾天,我在新華網上就發現這樣一則新聞,不禁啞然失笑。這則新聞的大意是說:2007年2月,一美國科學家解剖人腦研究證明,一個人在憤怒的狀態下影響決策。對因情緒失控而影響決策,《大學》早已說得既精辟又豐富:“這是什么道理呢?人們對于自己所親近相愛的人往往多有偏愛;對于自己所鄙視厭惡的人往往存有偏見;對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多有偏頗;對于自己哀憫同情的人往往多有偏私;對于自己所認為驕傲懶惰的人往往多持偏見。”如何克服這種種不良情緒而使自己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呢?就是要像《大學》所強調的,要修養好自己的品性。難道說,這樣的思想過時了嗎?

我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令人驚異的是,《大學》的哲學基礎竟然就是建立在唯物的基礎上的。唯物論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叫存在決定意識。而《大學》的思想就是建立在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的。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曾經采用“經史合參”的方法講解了《大學》。他列舉了歷史上帝王將相興衰的大量事實,以無可辯駁的力量,說明了完善人格的重要性,以此論證《大學》的思想力量。這些就不必說了。我只是想說說《大學》“八條目”的最后一條:“致知要格物。”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哲學價值何在?用白話文解釋,獲得知識的途經在于認識、研究萬事萬物的道理。比如醫學院的學生要獲得治療心臟病的知識,那就要去醫院實習,或者干脆邊做手術,邊用藥,邊觀察,這樣才有可能學到一點知識。在我看來,把“格物致知”列入一個人修養的基點,這是有一點石破天驚的味道的。《大學》強調一個人修養的目的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養的手段是“致知、誠意、正心、修身”,而修養出發點是把追求事物原理的認知過程,與一個人的修養過程緊密聯系在一起,使自己治理社會治理國家有實踐活動,更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這就使得《大學》所闡明的修身治國的道理,不是建立在空洞無物的說教上,而是建立在具有自強不息的不斷修養的實踐活動之上。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鑒于此,自漢代以來,《大學》同《論語》、《孟子》、《中庸》等被列入四大經典之書,而孫中山先生又如此動情地評價《大學》,這決不是偶然的。

我在這里強調《大學》的思想價值,呼吁現在教育要把德擺在首位,也就是說,要把完善人格的教育擺在首位,并不等于說,就可忽視專業知識的教育了。如果忽視或者說輕視專業知識的教育,我們的神舟飛船能上天嗎?面對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國虎視眈眈的覬覦和明爭暗斗的擠壓,中國能夠以足夠的科技力量對抗嗎?我們不能老是處理不好德智體的關系,而重犯一個傾向掩蓋另一個傾向的錯誤。

2007年3月29日初稿,2008年9月22日修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腾冲县| 德令哈市| 永丰县| 七台河市| 新竹县| 宣威市| 林州市| 古交市| 南雄市| 高唐县| 永宁县| 崇州市| 台湾省| 上栗县| 方正县| 子洲县| 汝南县| 安徽省| 株洲市| 安新县| 纳雍县| 米易县| 明光市| 固阳县| 富川| 永泰县| 铜鼓县| 饶河县| 拉萨市| 绍兴县| 瑞丽市| 德令哈市| 巴彦县| 江都市| 武穴市| 顺义区| 绍兴市| 疏附县| 阿拉尔市| 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