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宮門之變
- 穿越之我在古代當綠茶
- 季紫梓
- 2436字
- 2023-11-15 11:51:02
接下來的幾日,宮內外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奪權之事,顧清陵忙著和路星桐花天酒地,對謝言的注意力完全被分散了,而顧墨婳那邊想必也注意到了宮里的權力正在被慢慢架空,但是年邁體衰的她也只能空著急,直到此時才意識到自己不得民心顯然為時已晚。
我與近期結識交好的朝臣及其附屬兵力在宮門外等著行動開始的第一聲響箭,準備隨時逼入宮內,而謝言與周定安則在宮內里應外合。
-----------------
路星桐在顧清陵身邊邀請她欣賞冬夜月色,“陛下,今夜月色甚好,不妨出來一觀?”
“星桐真是詩意之人,你既邀朕,朕又豈會拒絕?”顧清陵說著邊走到高臺路星桐身邊站定卻只見得一片烏云不見月。
“今夜并無月色?你在戲弄朕?”顧清陵挑眉看著路星桐。
“陛下稍安勿躁,一會便有了。”路星桐依舊遙望著天邊并不看顧清陵。
這幾日相處便能感知到顧清陵有點刁蠻任性但確實沒什么心機的,只是身在其位這樣是并不可行的,倘若她只是一個富貴家庭的大小姐應當一生都會很快樂,可惜她的母親是戕害諸多人的顧墨婳,她坐著的是需要為百姓綢繆的帝位。
“那便信你一回。”顧清陵不再言語,隨他看向天邊。
不多時,伴隨著一聲響箭劃破空氣的聲音,火光自天邊驟起并迅速涌向宮墻,路星桐看著著一切心有感慨,側目卻發現顧清陵并沒有一絲害怕畏懼之色。
“終于是到了這一天了。”顧清陵如釋重負一般舒了口氣。
“陛下何出此言?”路星桐問道。
“這個壓得人喘不過氣的位子,朕早就不想坐了,母帝的罪行罄竹難書,會有這一日也不奇怪。”顧清陵的神色難得的釋懷。
顧清陵不是沒有想過好好治理斐國,但是民心難平,加之國內各地連年災亂,母帝又常年幕后主政,她哪里應付過這種場面,向母帝討教還會被呵斥一番沒用,而她的能力又不足以解決什么問題,那便索性不管了。
尚未登基之時她便總是聽到母帝驚恐的夢囈,史書可改,但記憶是改不了的,哪怕在母帝在位之時無人敢言,但是太多人在這災害不斷的幾年里議論這是母帝弒母殺姐的報應來了。
顧清陵她怎么會不害怕呢?以前只要想到妹妹隨時會回來取回本屬于自己的東西就驚懼到無法入眠,但時至今日已經坦然了,這個她坐不住的位置自然會有坐得住的人來坐的,妹妹那么小的時候就被追殺想必比自己更害怕。
局勢既然是攔不住的,那便糊里糊涂地過,隨便誰有所預謀都不深究,至少這二十多年的快樂是真實享受到了,也死而無憾。
“陛下可以放心,斐國不會重蹈覆轍。”路星桐沒想到她竟然是看開了。
“那便好。”顧清陵轉身走回殿內端坐,就像在以女帝最后的尊嚴等待死亡降臨一般。
另一邊病榻上的顧墨婳被馬蹄聲驚醒,起身下床踉蹌著跑到門外高處只看到一片烏泱泱的人或騎馬或舉著火把自宮門進入,她嚇得直呼:“護駕!來人護駕!”
她的呼聲被淹沒在馬蹄聲中無人應她,她便知曉自己命數將盡,頹然地跌坐在地。
-----------------
我在聽到響箭發射后便騎馬帶著一眾朝臣沖入宮內,周定安的軍隊已經包圍了宮內所有不歸屬于我的侍衛,并控制了顧墨婳和顧清陵,我與謝言于宮門附近會和。
我先去看了顧墨婳,她跌坐在寢宮門口頭發散亂,失神一般重復呢喃著:“報應來了。”
她看到我走近便猶如發了瘋一般想沖過來掐我的脖子被人立馬攔下,她嘶吼著:“顧蘭枝!我要殺了你!殺了你帝位就是我的了!朕才是千古女帝!”
轉而還向我身邊的謝言叫喊:“賤子!謀逆朝綱殺無赦!”
“瘋子!”我看著她像魔怔了一般,想必也沒什么好說的了,我自然不會像她那樣離經叛道弒母殺姐,只是她接下來的日子必須要在軟禁之中度過了。
我轉而去了顧清陵那邊,進門卻發現她異常平靜,甚至已經擬寫好了退位詔書,只是在看到我和謝言的時候仍舊是頓了一下。
“沒想到當真是你。”她把退位詔書和國璽遞給我。
“如此便多謝姐姐了。”我接過詔書和玉璽。
“不過是把本該屬于你的歸還于你,要殺要剮隨意便是。”她平靜得讓我感到震驚。
“喜迎新年,我自然不會做那種殺伐之事,只能委屈姐姐往后做籠中之雀了。”
顧清陵不再理會我,只是看著謝言問道:“易序,你是否真正愛過我?”
“未曾。”謝言冷聲回答。
顧清陵聞言此時才落下淚來,“就連為我擋箭毀容也只是為了接近我是嗎?”
“是。”謝言甚至不愿意多說一個字,他看起來并不喜歡被提起臉上的那道疤。
顧清陵掩面而泣,路星桐看著她這樣忍不住輕嘆一聲,我也為之可惜,退位都不曾難過的人卻因為謝言的利用而泣不成聲,或許謝言當真是她年少之時感到被愛的初心萌動,畢竟他為了救她不惜毀容。
我把詔書遞給周定安,周定安立于高臺之上宣讀詔書:“朕即位以來,盛清三年,各地災禍不斷,商輟于途,士露于野,國勢愈下,朕今奉天啟,特命嫡妹顧雙鯉主持大局,予朕得以退處寬閑,優游歲月。”
高臺之下軍臣皆跪拜高呼:“陛下千秋萬歲!”
我步至高臺前,朗聲道:“眾卿平身!”
當日我甚至沒來得及舉辦什么登基儀式就立馬上朝,調整了賦稅,并且把北部地方官員貪污受賄的證據證據公之于眾,當場革職清算,并任命了新的地方官,下令清算出來的財產和糧食三分之一上繳國庫,三分之一下發到百姓手中賑災,另外的三分之一建設收容無家可歸百姓的濟世坊。
我就說怎么下發的糧食和賑災銀都不翼而飛,原來都進了貪官的口袋,把自己養的膘肥體壯的絲毫不管百姓的死活,還總和朝廷哭窮擱這掏空國庫,國庫空虛了便增加稅收,百姓的日子就更難過,如此惡性循環,年輕時候的顧墨婳可能還有精力去查,年邁的她根本就沒心思去追究,一心撲在了如何延年益壽讓自己的帝位更長久。
然后就是修史冊正禮法,把顧墨婳歪曲的事實全都更正,還謝家、周家等忠臣的清白,并追封謚號,應允人家的事就得做到,不然人家怎么跟著我干呢?并且還廢掉了斐國以前只有嫡長女的嫡女兒才可即位的禮俗,我希望在我之后,高位不是靠血脈和裙帶維系的,而是能者居之,得民心者得天下,順便商議了舉辦登基儀式和冊后大典的時間。
最后才是對顧墨婳還有顧清陵的安置,顧墨婳必須要在宮中軟禁,而顧清陵則可以封一個清閑的爵位在宮中修養不得外出,原本她的宮人除了謝言都根據他們自己的意見,愿意留下的都還是全部給她,不愿留下的都打發一筆銀錢遣出宮去自尋出路,凡是透露想進我后宮意愿的都由我安排好人家嫁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