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說金融史
- 徐明星 李霽月 顧澤輝
- 1822字
- 2021-10-19 11:25:37
推薦序
發現未來金融時代的鑰匙
我拿到書稿時,原本以為是一本介紹金融史的傳統科普讀物。但當我通讀全書后發現,該書通過金融史里的典型案例,嘗試給讀者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即如何從金融的歷史事件中探求它的發展規律,并為觀察今天的金融變革,以及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更大革新,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古人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边@本書通過對特定歷史事件的分析,闡述了金融的發展及其固有的問題,對當前全球都在尋找的普惠金融之道,以及用科技賦能金融創新的努力,都有著極大的啟發意義。
“幣重則民死利,幣輕則決而不用,故輕重調于數而止。”事實上,我們要談金融,就一定離不開貨幣,貨幣是一切金融活動的核心,也是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之一。當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挑戰之一是了解這些技術和創新將給社會帶來怎樣的變化。新的技術不但改變了人類經濟活動的范圍,也間接導致了貨幣形態的改變。作為大家熟知的基礎設施之一的通信技術,紙張的發明帶來了交子,電報的發明帶來了電匯,互聯網時代的出現帶來了第三方支付和網絡轉賬,每一次通信技術的革命同時也帶來了貨幣形態的變革。我清晰地感知到,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物理與數字世界強關聯的價值互聯網,將徹底改變未來數字金融的格局。
縱觀人類金融發展史,普遍追求的無非是更加便捷、更加穩定的金融體系。不斷演進的貨幣技術創新,推動了金融體系的變革。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嗎?就如這本書的作者所述,布雷頓森林體系也是曇花一現,自由金融秩序在某些金融大鱷面前不堪一擊,加上2008年次貸危機、時刻蠢蠢欲動的終極通貨膨脹……事實上,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在區塊鏈等新型技術的推動下,在貨幣創新的路上不斷尋求金融的升級之道。
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全球金融市場發生巨變,千百家企業破產,創下十年以來歷史紀錄,美股兩周內四次熔斷……以比特幣為代表的非主權加密貨幣開始順勢成長。加密貨幣市場目前還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同時,在過去幾年里,分布式金融模式諸如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生態也在持續成長,以太坊以及諸多公鏈生態持續活躍。以前普遍存在的數據孤島、共鏈之間互通性等問題也因越來越多的創新資產跨鏈橋的嘗試與興起,而不斷得到優化與解決。
與此同時,以中國、瑞典、新加坡、加拿大為代表的諸多國家,已經啟動、推進,甚至已經將央行數字貨幣(CBDC)計劃落地,也在更廣范圍內、更深層意義上推進當前新一輪的貨幣形態的進化。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CBDC作為未來數字社會基礎設施的重要基石,或將為全球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開辟一條與以虛擬數字資產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的發展道路不同的、嶄新的道路。我觀察到,許多人、許多機構都在探索金融科技與監管科技的結合,同時,更加積極地規劃和尋找全球的金融新大陸。
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還有更多的創新正在醞釀和誕生。但無論哪一種金融的創新,最終的目的都是新型技術的變革和推動,它將引領我們邁入一個沉浸式的價值互聯網時代,為全球開啟新的數字金融體系與生態。
而回到“普惠金融”這個人類金融的美好愿景上來講,我也常常在想,在全球支付網絡日益發達、數字貨幣飛速創新、技術標準逐漸完善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手段,來構建一個更加成熟和便捷的全球跨境支付網絡。我經常將其形象地稱為“世界零錢”,或許它將以新的治理模式和技術構架,解決人類社會金融體系傳統物理意義上的金融孤島問題,構建一個服務于分布式金融體系和生態的基礎設施。這種新型的、基于價值互聯網的新金融平臺,與這本書的作者提出的金融大變局不謀而合。結合當下的全球金融發展現狀,無論未來生態是朝著以DeFi為代表的方向發展,還是朝著法定數字貨幣的方向發展,我們能夠明確的是,我們已經到了金融體系創新變革的時代關頭。而貨幣作為最關鍵的金融基礎設施之一,是這場創新變革必不可少的“重頭戲”。
在全球金融快速發展、貨幣體系加速變革的當下,這本書的作者以極具條理性、系統化的論述,帶著我們進行了一場關于未來數字金融發展方向的前瞻探討,通過回望歷史來看未來,這是及時且必要的。我們身處全球金融大變革的前夜,盡管這本書的部分理論與思考可能還只是階段性概括,但無疑將會讓廣大讀者開啟一場關于未來金融的創新思想旅程。這本書作為質量很高且又通俗易懂的科普之作,對于想在未來金融時代開創一番偉業的進取者來說,將這本書稱為邁向未來新大陸的關鍵鑰匙,是不為過的。
文武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