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妖怪盛世:燈下夜話(2)

那人身材高大,足有丈余,身著黑衣,手執(zhí)弓箭。借著微光,可以看到他深目高鼻,一如西域胡人。

樵夫很奇怪,大唐雖開放,但廬江腹地,即使有胡人,也是經(jīng)商的,如此打扮卻是少見,又如何會現(xiàn)身這大山中?

樵夫有些害怕,彎腰藏在附近的一棵枯樹洞里。

那人往東遙望良久,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隨后猛地射出一箭。

樵夫望去,百步外有一物,其形像人,但身披黃毛,頭蒙黑巾,看不見臉龐。而黑衣人所射之箭,正中其腹。雖然中箭,但那怪物似乎沒什么反應(yīng)。

射箭者嘆道:“我果然不能將之降伏!”說罷,消失在林間。

過了一會兒,又出現(xiàn)一個類似胡人的人,身長也有一丈多,比前一個還魁梧,同樣手持弓箭,也同樣向東射去一箭,正中那怪物的胸口。怪物依舊一動不動。

射箭者大呼:“非請將軍來不可!”

過了一會兒,出現(xiàn)數(shù)十名類似胡人的人,他們都穿著黑衣,各自佩弓攜箭,人群分開后,閃出一更高大的家伙,身長足有數(shù)丈,著紫衣,貌古怪,暫稱其為巨胡吧。巨胡東望,隨后慢慢對身邊諸人說:“射其喉!”

眾人皆欲搭箭,但被巨胡攔住:“莫急,射此怪,非雄舒不可!”

話音剛落,有一人上前,也就是雄舒吧,他拉弓而射,正中怪物喉嚨。但怪物仍未倒下,它既不退去,也不害怕,而是慢慢拔去身上所中三箭,然后抄起一塊巨石,向這邊奔過來。

那些人大驚,對巨胡說:“情況緊急,我等不是對手,不如降了吧!”

巨胡也很緊張,倉促中應(yīng)允,與眾人邁步上前,齊聲說:“我等愿降!”

誰也沒想到結(jié)局竟會是這樣。

怪物聽了他們的話后,將巨石扔到地上,解去頭上的圍巾,然后慢慢轉(zhuǎn)過身:那是個光光的頭顱,以及一張類似于女人的艷麗的臉……

幽幽大山中,月色下,這實在是一張生動而又可怖的臉。

怪物來到群胡面前,把他們的弓箭全部沒收,然后一個接著一個地折斷。

眾胡自不敢言。后面的故事更有意思:怪物叫巨胡跪在她面前,讓其他人站在一邊觀看,然后一下下抽巨胡的耳光。

寂靜的群山中,聲音傳出很遠(yuǎn)。

巨胡一直哀求,稱自己罪該萬死。過了良久,怪物才住手。周圍的群胡垂手而立,不敢擅自走動。

隨后,那有著一張類似女人的臉的怪物,又慢慢地用圍巾將臉遮住,消失在密林中。

貞元中,有廬江郡民,因采樵至山。會日暮,忽見一胡人,長丈余,自山崦中出,衣黑衣,執(zhí)弓矢。民大恐,遽走匿古木中窺之。胡人佇望良久,忽東向發(fā)一矢。民隨望之,見百步外有一物,狀類人,舉體黃毛數(shù)寸,蒙烏巾而立,矢中其腹,輒不動。胡人笑曰:“果非吾所及。”遂去。又一胡,亦長丈余,魁偉愈于前者,亦執(zhí)弧矢,東望而射。中其物之胸,亦不動。胡人又曰:“非將軍不可。”又去。俄有胡人數(shù)十,衣黑,臂弓腰矢,若前驅(qū)者。又見一巨人,長數(shù)丈,被紫衣,狀貌極異,緩步而來。民見之,不覺懔然。巨胡東望,謂其前驅(qū)者曰:“射其喉。”群胡欲爭射之,巨胡誡曰:“非雄舒莫可。”他胡皆退。有一胡前,引滿一發(fā),遂中其喉。其物亦不懼,徐以手拔去三矢,持一巨礫西向而來。胡人皆有懼色,前白巨胡:“事迫矣!不如降之。”巨胡即命呼曰:“將軍愿降。”其物乃投礫于地,自去其巾,狀如婦人,無發(fā)。至群胡前,盡收奪所執(zhí)弓矢,皆折之。遂令巨胡跪于地,以手連掌其頰。胡人哀祈,稱死者數(shù)四,方釋之。諸胡高拱而立,不敢輒動。其物徐以巾蒙首,東望而去。胡人相賀曰:“賴今日甲子耳!不然,吾輩其死乎?!”既而俱拜于巨胡前,巨胡頷之,良久,遂導(dǎo)而入山崦。時欲昏黑,民雨汗而歸,竟不知其何物也。(《宣室志》)

在樵夫的注視下,群胡擊掌相賀:“今天當(dāng)是好日子!否則,我們真是難逃此劫!”說罷,他們拜倒在巨胡面前,后者一面摸著被抽腫的臉,一邊不停地點(diǎn)頭,自言自語道:“好日子,好日子……”

在巨胡的帶領(lǐng)下,那群人依次消失在山林間。

樹洞里的樵夫早已被嚇得渾身直冒冷汗,他哆哆嗦嗦地回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當(dāng)然,我們也無法解釋廬江山中發(fā)生的這一幕,那詭異的光頭女子是誰?那群類似于胡人的家伙又來自何方?為什么出現(xiàn)在廬江的深山里,他們?yōu)楹稳绱藨峙履枪治铮?

最初,我們有理由認(rèn)為這是一則有關(guān)唐朝野人的信息。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則故事的價值就不可估量了。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些家伙似乎又不是野人。無論如何,這樣的故事令人難以安眠,尤其是當(dāng)那怪物在月色下摘去蒙面,露出一顆女人的光頭時。

怪獸來襲

中唐時,廣東韶陽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村民在野外放牛,牛忽舔其手臂,所舔之處,皮膚變得白皙,光潔如玉。村民很高興,脫掉衣服,叫牛遍舔其全身。回家后,村民將這件事情告訴家里,一家人都驚異不已,躍躍欲試。

那頭牛的舌頭怎么會有這樣的功能?

但接下來的事讓人難以接受:被牛舔的村民,無故暴斃。

村民家人因憤恨而殺牛,并召集同鄉(xiāng)一起食其肉,大家覺得肉質(zhì)異常鮮美。但就在當(dāng)晚,凡吃過牛肉的人均暴斃身亡。

故事至此結(jié)束,別無其他。

只是千年后,我們透過故事想象,在唐朝的夜霧中那頭牛慢慢抬起頭來,總覺得背脊發(fā)涼,似乎那牛隔著千年時光,在輕輕地舔著我們。

不過,那牛也不見得就是頭兇獸,萬一是頭麒麟呢?因為按照傳說,牛生異種,即為麒麟。

繼續(xù)看有關(guān)牛的故事:

玄宗天寶年間,涼州有戶人家誕生了頭小牛。自生下來后,這頭牛就與眾不同,性情暴戾,長大后更是兇悍如虎,沒人能將其制伏。它還成為了其他牛的“大王”,在它的帶領(lǐng)下,所有牛都集結(jié)在一起,游蕩在城內(nèi)外,沒有一個人敢惹它們。

這牛必不是麒麟,麒麟是祥瑞之物,不會如此兇暴。

在民眾的要求下,涼州都督計劃射殺此兇牛。但沒人敢靠近此牛,遠(yuǎn)射又屢試無法得手。正在這時,西域有胡人獻(xiàn)上一頭野獸,大小如犬,毛色純青。

都督:“此獸有什么用處?”

胡人:“別看它小,卻能搏擊猛獸,獅虎不懼。”

都督好奇,便把兇牛作祟之事相告。

胡人笑:“此事不難。若幫您制伏此牛,有賞錢嗎?”

都督當(dāng)即懸賞三百千錢。

胡人撫摸著那小小的怪獸,口里念念有詞,怪獸遂興奮跳躍,解繩后飛縱而出。這有點(diǎn)像《封神演義》里“摩家四將”手中的花狐貂。

牛群見怪獸飛來,紛紛躲避。那頭兇牛,則刨坑埋身,渾身戰(zhàn)栗。

怪獸躥上去,與之搏斗,塵土飛揚(yáng),暗淡四野。沒多長時間,怪獸就回到胡人身邊。再看剛才的搏斗之地,已成深潭,而兇牛則血肉模糊,倒斃其中。

眾人都不知道這是頭什么怪獸。

在場的觀看者發(fā)現(xiàn),怪獸與兇牛搏斗之時,身形猛增,長至馬匹那么大。將兇牛咬死后,胡人取其五臟以飼怪獸。飽餐之后,怪獸又恢復(fù)了原來的大小。眾人無不驚嘆這怪獸的異能。

如果說這頭怪獸為胡人所馴養(yǎng),那么下面的怪獸則完全來自茫茫山野了。

在遙遠(yuǎn)的南方,有一個聲名遠(yuǎn)播的獵人被稱為神射手,他所射之箭,浸過劇毒,鳥獸若中,必死無疑。

玄宗開元中,獵人又入深山,午后,獵人在大樹下休息。群山中,植物蔓繞,根根垂下,獵人在藤花掩映間,半醒半夢。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忽然感到有什么東西正在觸撫自己,于是從睡夢中驚醒,定睛觀看,竟是一頭白象。

白象巨大,獵人揣測是象王,他心生敬畏,作揖而拜。

白象用鼻子將獵人卷到背上,又將其所攜帶的弓箭、藥筒卷起來,交給獵人。

事畢,白象馱著獵人在大山中奔馳百余里,入幽谷。獵人在象背上,極目遙望,兩側(cè)是懸崖峭壁,幽谷內(nèi)古木參天,森然蔽日。

白象馱著獵人跑了一會兒,來到一塊平坦的地方。此時,獵人發(fā)現(xiàn)白象身體有些顫抖,一邊跑一邊四下環(huán)望。又跑了六七里,來到一棵參天古樹下,白象抬頭舉起長鼻示意獵人爬樹,于是獵人從象身上攀緣到樹上。

白象在樹下仰望。

獵人一直往樹上爬,到二十多丈時,往下望,大象以鼻直指,令獵人繼續(xù)往上爬。

爬到六十丈高時,白象滿意地離去。獵人很茫然。此時已是夜里,獵人只好宿在樹杈間。

第二天黎明,獵人一睜眼,見不遠(yuǎn)處的空地上有兩道光,再細(xì)看,竟是頭巨獸的雙眼!巨獸樣子怪異,渾身披黑毛,高十多丈,咆哮聲震耳欲聾。

昨天馱獵人的象王,正帶著上百頭大象伏在巨獸面前,一動不動。

巨獸上前,在象群中選了兩頭小象,張開血盆大嘴,須臾間就將兩頭小象吞食。隨后,群象才敢慢慢退去。

張大嘴巴的獵人這時才領(lǐng)會到象王的意思,于是抽出毒箭,極力遠(yuǎn)射,巨獸遂中兩箭,開始大吼大叫,其聲震百里。獵人感到連自己所在之樹也搖搖欲倒。但他確實勇猛,他大聲呼喊,吸引巨獸近前,又引弓瞄準(zhǔn),當(dāng)巨獸張嘴咆哮時,正好將箭射進(jìn)它的嘴里。

巨獸翻滾倒地,過了很長時間才死去。

白象不知從哪里出現(xiàn),一步一望,謹(jǐn)慎地來到巨獸的尸體前,用頭頂觸,發(fā)現(xiàn)它確實死了,這才仰天大吼。不一會兒,足有五六百頭大象聚集過來,圍著巨獸之尸,興奮地吼叫。

興奮的白象想起什么,跑到了樹下,屈膝跪倒在地,一面向上禮拜,一面伸展鼻子,接獵人下來。

獵人又上了象背,白象馱著他奔馳,群象在后面緊緊跟隨。一時間,場面異常壯觀。

最后白象帶著獵人來到一個地方,這里植被茂盛,下面似乎掩埋著什么。群象用鼻子將上面的植物揭去,下面竟有象牙數(shù)萬枚!

安南人以射獵為業(yè),每藥附箭鏃,射鳥獸,中者必斃。開元中,其人曾入深山,假寐樹下,忽有物觸之,驚起,見是白象,大倍他象。南人呼之為將軍,祝之而拜。象以鼻卷人上背,復(fù)取其弓矢藥筒等以授之,因爾遂騁行百余里,入邃谷。至平石,迥望十里許,兩崖悉是大樹,圍如巨屋,森然隱天。象至平石,戰(zhàn)懼,且行且望。經(jīng)六七里,往倚大樹,以鼻仰拂人。人悟其意,乃攜弓箭,緣樹上。象于樹下望之。可上二十余丈,欲止。象鼻直指,意如導(dǎo)令復(fù)上。人知其意,徑上六十丈,象視畢走去。其人夜宿樹上,至明,見平石上有二目光,久之,見巨獸,高十余丈,毛色正黑。須臾清朗,昨所見大象,領(lǐng)凡象百余頭,循山而來,伏于其前。巨獸躩食二象,食畢,各引去。人乃思象意,欲令其射,因傅藥矢端,極力射之。累中二矢,獸視矢吼奮,聲震林木,人亦大呼引獸。獸來尋人,人附樹,會其開口,又當(dāng)口中射之。獸吼而自擲,久之方死。俄見大象從平石入,一步一望,至獸所,審其已死,以頭觸之,仰天大吼。頃間,群象五六百輩,云萃吼叫,聲徹數(shù)十里。大象來至樹所,屈膝再拜,以鼻招人。人乃下樹,上其背,象載人前行,群象從之。尋至一所,植木如隴,大象以鼻揭楂,群象皆揭,日旰而盡,中有象牙數(shù)萬枚。象載人行,數(shù)十步內(nèi),必披一枝,蓋示其路。訖,尋至昨寐之處,下人于地,再拜而去。其人歸白都護(hù),都護(hù)發(fā)使隨之,得牙數(shù)萬,嶺表牙為之賤。使人至平石所,巨獸但余骨存。都護(hù)取一節(jié)骨,十人舁致之。骨有孔,通人來去。(《廣異記》)

白象將獵人送回。

這期間,每行數(shù)十步,必以一根樹枝留作路標(biāo),為的是叫獵人將來能找到埋藏象牙的地方。獵人回到當(dāng)初休息的樹下,大象又行禮拜謝,隨后才離去。

獵人出山后,將遭遇上報地方官。地方官派人去挖掘,果然得到象牙數(shù)萬枚。

由于大量象牙出現(xiàn)在市面上,導(dǎo)致那一年嶺南象牙價格跌了不少。

地方官又派人去查看深山巨獸的尸骸,帶回來一節(jié)骨頭。骨頭非常重,需要十個人抬才抬得動。骨頭中間有孔,可以鉆進(jìn)去一個人。我們可以想象那巨獸之龐大了。

這則異聞是關(guān)于大象的,但更令人好奇的是那頭比大象還兇猛的超級巨獸。這怪獸到底是何方妖孽?

大象本是這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大的陸地動物,而那頭巨獸卻在須臾間吞噬了兩頭象。這深山怪獸,有沒有可能是史前幸存下來的動物?在這個世界上,恐龍之后,最龐大的陸地動物有可能是猛犸象和劍齒象,它們也是現(xiàn)代象的近親。

劍齒象生活在一萬年前的南方熱帶地區(qū),但身上沒有長毛。而在此故事中,巨獸“毛色正黑”,這倒符合猛犸象的樣子。不過,滅絕于一萬多年前的猛犸象,通常生活在北方的寒冷地帶,不大可能出現(xiàn)在炎熱的南方。

奇異的巨獸消失在唐朝的深山,但關(guān)于大象和象牙的故事還沒完。

武則天時期,四川閬州有叫莫徭的,在江邊割葦,忽見大象奔來,將其卷到背上,載行百余里,入一濕地,有老象倒臥,一腳掌中嵌有竹釘。莫徭曉其意,遂幫它把竹釘拔出來,又進(jìn)行包扎。為表示感謝,老象示意小象取來一根巨大的象牙。

莫徭將象牙帶到洪州,有西域胡商以四十萬錢的高價購買。

到手后,胡商很高興,到一酒館喝酒。他用葦席包著象牙。同行追問得到了什么寶物,胡商沒辦法,只好向他們展示。同行欲以百萬錢購買,胡商不賣,最后為爭奪象牙,眾人還進(jìn)行了械斗。

事情鬧到州府。最初,胡商想遮掩,不肯說出象牙的價值,州府長官威脅:“此象牙將獻(xiàn)于我朝天子,你們不說真話,對你們也沒什么好處。”

胡商聽后才不情愿地說:“該物為罕見之寶,因為象牙里面有兩塊龍形簡,價值數(shù)十億錢啊!”

莫徭、眾胡商以及象牙被送至洛陽,武則天聽完故事的原委,很是好奇,叫人將象牙剖開,果得兩枚龍形簡。女皇愛不釋手,告訴莫徭:“你為平民,不可多得錢財,還是把象牙獻(xiàn)給我吧,其他事我會叫人安排一下。”

再后來,則天皇帝通知閬州刺史,叫他從財政里每年撥款五萬錢給莫徭,用完了還可以再取,以此供其終身之用。

媚珠、蛇珠與龍珠

講媚珠、蛇珠與龍珠前,先說說唐朝狐貍的故事。從唐朝開始,狐貍作為主流妖怪,已經(jīng)大量涌入人們的視野了。

玄宗開元年間,有二人上訪到長安御史臺,控告河北東光縣令謝混之殺害其父兄。當(dāng)時做宰相的張九齡令御史張曉去處理這件事。張與謝關(guān)系不錯,赴東光縣辦案前,事先叫人將此事透露給謝。

謝混之很吃驚,心想自己并無殺人之事。

正在他茫然時,一屬下路過縣里的一座寺院,聽到金剛像下的木室里有人竊竊私語:“縣令謝混之殺我父兄,今我二弟去御史臺訴冤,御史大人即將來到,愿神靈保護(hù),一切順利進(jìn)行。”

屬下心中大驚,卻不動聲色,悄然離開。

屬下將此事稟報給謝混之,后者驚愕良久,陷入回憶。

張曉到來后,把那兩個原告也帶來了,但縣里沒人認(rèn)識他們。原告情緒激動,一再指責(zé)謝混之殺死其父兄。此時,謝混之已回憶起什么,叫人牽來一頭獵犬。獵犬到來后,那兩個原告驚慌失色,跳上屋頂,化作兩只狐貍。

狐貍化作人形魅惑人間的故事在唐朝屢有發(fā)生。

德宗貞元年間,湖北江陵裴少尹,有個十幾歲的兒子,聰明俊秀,為家人所愛。但這孩子得了怪病,整日精神恍惚,面色憔悴,吃什么藥也不管事。少尹很著急,欲尋術(shù)士解孩子的病苦。

此日有人叩門,自稱姓高,擅方術(shù),看完孩子的病情后,說:“你的孩子其實沒病,他現(xiàn)在整日昏昏沉沉的,是為妖狐所迷。不過沒關(guān)系,我有術(shù)驅(qū)邪。”

于是,高術(shù)士開始作法,他燒符舉劍,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孩子就從床上坐起來。裴少尹大喜,厚禮相送。高術(shù)士離去前,小聲說了一句:“以后我要天天來……”

自此后,裴少尹的孩子不再昏沉,但又開始癲狂,不是大笑,就是大哭。

這一天,高術(shù)士又來了,裴少尹將孩子的新病情如實相告。

高術(shù)士說:“孩子的魂魄為妖魅所攝,現(xiàn)在還沒還體。按我計算,十日內(nèi)當(dāng)歸,不要擔(dān)憂。”

幾天后,有自稱王術(shù)士的人來訪:“聽說您孩子有疾,故前來相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和硕县| 义乌市| 平罗县| 都昌县| 扎兰屯市| 于田县| 于田县| 和顺县| 南郑县| 阳谷县| 西藏| 桐柏县| 建瓯市| 昌都县| 天等县| 英德市| 左贡县| 通化县| 临漳县| 迁安市| 连南| 尚义县| 宁晋县| 遵化市| 和顺县| 孝义市| 喀喇沁旗| 太和县| 房产| 朝阳县| 沙田区| 辉县市| 建湖县| 六枝特区| 礼泉县| 信宜市| 新营市| 太仆寺旗| 依兰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