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34,佛祖指骨舍利

佛祖指骨舍利

公元1987年4月8日(古歷),釋迎牟尼佛指骨舍利再現,真是太神奇巧合了。法門寺建設好正式對外開放,這一天,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佛教信徒與各界人士數萬人舉行了盛況空前的釋邇牟尼佛祖真身舍利瞻禮法會。晚上10時許,眾多高僧正對著千年圣骨瞻禮膜拜之時,在第三枚佛指‘靈骨’上空突然出現了這枚骨身的重影,一時,整個法門寺上空祥云升騰,瑞光流溢,霏霏上涌,蔚為壯觀。有人迅速按動照相,留下了神奇的光輝。1990年三月十九日,香港大嶼山寶蓮寺圣一法師率團到法門寺瞻禮舍利虔誠禮拜,又感舍利放光。該寺方丈澄觀法師(正)頭頂有光,圣一法師(背)、靜一法師身體皆成透明,身后地面的磚紋清晰可見。

法門寺的舍利是世界上唯一留存的釋迦牟尼佛指骨。合十舍利塔的尖頂直直地伸向天空,竟與哥特式的教堂相類似,規模巨大,氣勢恢宏。來法門寺之前,我也曾查閱過關于地宮的資料,看過打開地宮之門的紀錄片資料和證據。法門寺真身寶塔地宮,無疑是古印度供養舍利方式與中國傳統墓葬制度相結合的產物。地宮建制一如唐朝帝王陵寢,其建法則依密教布壇之法修筑而成。其主體建制分作甫道前室、中室、后室和密龕(即密室),即一道四室,設四門。按增益護摩法法界成黃色方壇”要求,甫道,前、中室成長方形,后室及密龕成正方形。入宮地面鋪錢成黃金色,主要供物亦作金黃色,顯示整個地宮為黃色方壇。在地宮發掘中發現一些文化現像,如踏步及雨道地面鋪撒銅錢(財供養)、后室中部香爐蓋頂堆積薰香灰(燃香)、八重寶函中有部分盛放液體(香水)、四壁涂抹黑色涂料(黑土涂壇)等,表明地宮封閉前做過盛大的舍利供養法會。真正面對地宮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低矮又狹窄的小門,僅容一個人爬行進入。沒有絲綢,沒有錢幣,沒有黃金,沒有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只有靜默的甬道。設計這么小的門其實是為了保證帝王用最大的恭敬心去禮佛,用最卑微的姿勢—跪,去迎接佛骨。地宮是供養佛指舍利的道場和壇場。唐代在地宮封閉前曾做過盛大的法會,不可避免地會留下一些遺跡。自從印度的純密傳入中土(特別是唐代懿、僖兩宗皇帝在會昌法難后不久,迅即修復了寺塔和地宮),地宮重建時便按密宗壇城的曼陀羅儀軌來布置。例如在地宮的壁面涂抹的一層黑色涂料,就是修密法時用黑土涂壇之意。地宮除了作為供養佛指舍利的安置地點。地宮的珍寶被移出之后,散落各地,有一部分放置于地宮珍寶館中。隔著玻璃仔細一個個看去,只能為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發達技藝所折服。很難想像在唐代,中國的釉彩、瓷器、緙絲、木工等技術就達到這樣高的水平。如果這些制造技藝能與現代工業相結合,一定會大放異彩。

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的揭秘,是繼地宮珍寶發現之后,中國考古史和世界佛教史上又一次重大發現。所謂唐密,是指唐代開元三大士所傳金胎兩部大法法系在唐代漢族地區的傳承,經僧人一行和惠果等創造性地發展而成,其內涵是唐代的密教。具體來講,從惠果到智慧輪法師,上承印密一仁啟東密臺密,這段時期可稱為唐密時期。所謂密曼荼羅,譯為壇場,意即輪圓俱足,是佛教密宗匯集佛和菩薩以實現修法“即身成佛”的道場,其負載的文化藝術要比其他佛教宗派豐富得多。

法門寺地宮佛舍利供養曼茶羅世界的發現,確為中國佛教考古的重大發現。至此,可以說這次發現真正走到了法門寺佛教文化的最高殿堂,在這個步步登高的無盡華嚴世界中,像征四海水的闊伽瓶,象征三千大千世界的描金檀香木金銀山,象征佛教最高權一些問題;進一步昭示了法門寺佛教祖庭和唐密最高法界的歷史位置,明確了長安唐密三大寺的核心地位和相應關系;掀開了中國與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佛教文化圈(包括日本、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擴大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的一頁,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黄冈市| 陈巴尔虎旗| 盐亭县| 津南区| 九江市| 芜湖市| 新乡县| 京山县| 金华市| 敖汉旗| 石嘴山市| 商河县| 朝阳县| 出国| 康马县| 明溪县| 资中县| 恭城| 桂阳县| 乌拉特前旗| 海丰县| 贵州省| 道孚县| 青浦区| 临汾市| 鄱阳县| 富裕县| 金沙县| 抚顺市| 新余市| 平果县| SHOW| 宿州市| 江达县| 汾阳市| 治县。| 汝州市| 华坪县| 西吉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