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
- 羅雄巖
- 904字
- 2021-10-22 19:57:59
前言
舞蹈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以人體為表演中介的動態藝術,它不受語言文字的局限,可以溝通感情,使舞者和觀眾心靈共振;可以積淀古代文化,傳承民族審美心理,通過舞蹈者的表演匯入時代精神,孕育新的創造,而使之富有生命力。盡管如此,我們在探索研究舞蹈文化與進行藝術實踐時,還必須借助語言文字和文獻資料;必須充分注意舞蹈具有語言文字與非語言文字兩種文化類型的特殊性。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是舞蹈文化的寶貴財富,要使它適應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使它在弘揚中國文化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對它進行系統性的研究,總結出關于中國民間舞蹈的一些基本理論,以供從事舞蹈專業人員閱讀或參考,本《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以下簡稱《教程》),就是基于這一目的而撰寫的。
《教程》是以中國各民族中仍在流傳的民間舞蹈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表現文化的規律,研究它們各自的文化特點與形成的各種因素。作者在撰寫過程中使用了本人近年的教學心得——“五種文化類型”的劃分和可操作的方法——“動態切入法”。即:以農耕文化型、草原文化型、海洋文化型、農牧文化型、綠洲文化型作為中國民間舞蹈的分類框架;以舞蹈的動態形象作為切入點,采用“特定層次、多種因素、縱橫探索、深入研究、貴在升華”與“動態切入”、意境描繪、個性升華”32字的探索方法,從自然環境、社會生活、民族血緣關系、語言系屬以及民族審美心理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后,作綜合性的文化論述。
全書分為12章,第1、2、3章為舞蹈文化的基礎知識。第4、5章是從古代文化遺存的角度分述中國原始舞蹈文化遺存與鼓舞文化情貫古今的特色。第6~11章按“五種文化類型”的劃分,對一些民族的民間舞蹈進行具體的文化分析;第12章著重論述中國民間舞蹈與時代精神這一根本性的問題。為閱讀和授課時之方便,每章后面附有每章重點與思考題;為讀者深入研究時查閱有關注解之方便,各章注釋和參考書目均放在本書最后的附錄部分。
“中國民間舞蹈文化”屬于中國文化的研究范疇,是舞蹈學中一門新興的邊緣性學科,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時間與精力進行研究,本書只能算是此項研究一種開拓性的嘗試,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此行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