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民間舞蹈的概念

一、民間舞蹈

關于民間舞蹈這一概念,各國學者有不同的解釋。《辭海》的釋意是:“民間舞蹈:在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形式。”[1] 《英國大百科全書·15版》的解釋是:“雖然民間舞蹈一般是指各個民族特有的歡快、娛樂的舞蹈,但它確切的含義在學者們中間仍然有著很大的爭議,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得以解決。”[2] 此外,一些專家學者在辭書、專著以及論文中,由于側重面之不同,對民間舞蹈也作過各種釋意。因此,我們先從民間舞蹈的起源、文化特征作些探索與分析后,對民間舞蹈的概念會有比較明確的理解。

舞蹈源于人類的勞動生活,從混沌狀態的原始藝術萌芽發展而來,是人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反映。由于是勞動使人類擺脫動物的習性,成為有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萬物之靈,建立起人類社會,所以,勞動是舞蹈起源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舞蹈能給人們帶來歡樂,舞蹈中可以表現自己,又因感到自己生命的律動而愉悅忘我,并使觀者感到快慰,因此,舞蹈又帶有娛樂和巫術的因素。原始人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對人類自身的繁衍等,都感到神奇奧秘,舞蹈又和巫術活動、性愛結合在一起,于是形成舞蹈起源的多種因素;也就產生了學術界關于舞蹈起源的“勞動說”、“巫術說”、“游戲說”、“模仿說”、以及“性愛說”等多種論點。

民間舞蹈來源于原始舞蹈,當社會發展進入奴隸社會以后,原始舞蹈也隨之發展、分化:一部分成為為奴隸主表演的舞蹈,以后一直發展成為宮廷舞蹈;另一部分是奴隸們的舞蹈;從祭祀性或其他社會功能性的舞蹈而發展為民間舞蹈。進入封建社會后,統治階級廣泛吸收本民族和外族民間舞蹈之優長,使宮廷舞蹈的水平不斷提高,同時,也促進了民間舞蹈的發展。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社會與經濟結構雖然改變了,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社會觀念卻不能一下子改變,過去的文化思想、習慣會在頭腦與舞蹈中有所遺存,而這些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古文化遺存,就很自然地在民間舞蹈中表現出來。

注 釋

[1].引自《辭海》縮印本1805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

[2].引自劉延立譯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舞蹈分編委1982 年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海市| 岳阳县| 申扎县| 佛教| 甘南县| 泽库县| 上虞市| 都江堰市| 崇仁县| 屏东市| 富锦市| 静乐县| 邯郸市| 南皮县| 涟水县| 石柱| 都昌县| 大兴区| 南汇区| 徐闻县| 蒲城县| 包头市| 拉萨市| 屯门区| 临洮县| 金华市| 鄂尔多斯市| 奉化市| 依兰县| 长治市| 江永县| 即墨市| 土默特右旗| 敖汉旗| 新宁县| 舞阳县| 曲靖市| 亚东县| 洛隆县| 平顺县|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