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傳統文化中的兩種文化

一個民族在他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形成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在文化比較發達的國家或民族的文化領域里,都存在著兩種文化,即“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從社會階級的角度上看,前者(上層文化)主要是占有優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的統治階級成員所創造、享有的文化,后者(下層文化)則主要是被統治、被剝削的一般民眾所創造、享有的文化。”[1] 由于“語言文字,本身是一種文化,但它又是各種文化賴以保存和借以發展的要件”,[2] 所以文字文化的水平,往往標志著社會發展的水平,上層文化的傳授和傳播除了語言外,主要依靠文字,發展也比較快。下層文化則不然,過去,一般民眾,特別是勞動群眾,由于缺乏接受文字教育的機會,受文字文化的局限,科學文化知識水平較低,由他們所創造和保存的民間文化,也往往落后于時代的水平,帶有一定的保守性,發展也比較慢。兩種文化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既有差異又有聯系;既有排斥,又互相滲透,互為影響,還會出現介于兩者的中間文化型。舞蹈文化也大致如此,廣大民眾創造的民間舞蹈是下層文化;宮廷舞蹈是上層文化,城市的劇場舞蹈、群眾性的社交舞蹈,可以說是介于兩者的舞蹈形式。

民間舞蹈是一切創作舞蹈之母,自古以來,歷代皇帝與王公貴族們經常把民間舞蹈加工改編為宮廷舞蹈,使之上升為上層文化。作為下層文化的民間舞蹈,因受帝王的推崇以及宮廷舞蹈的影響,也在不斷發展、提高,使其形式更加完美。于是兩者在互相滲透、互為影響中,共同促進傳統舞蹈文化的發展。

舞蹈文化的傳播主要不是依靠語言、文字,而是在群眾之間直接傳承的,遠古以來,人類進程中各歷史階段所創造的非語言文字文化,自然會在民間舞蹈中有所遺存。這種非文字文化的繼承中,很可能保存有古代高度文化的成果,并且保存在民間舞蹈之中,成為有待我們開發的文化寶庫。

注 釋

[1].引自鐘敬文《談談民族的下層文化》,載《民間文藝家》1991年第1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

[2].引自鐘敬文《談談民族的下層文化》,載《民間文藝家》1991年第1期。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桂林市| 桂平市| 邳州市| 邢台县| 葫芦岛市| 武鸣县| 息烽县| 南丹县| 桂阳县| 华池县| 桦南县| 乳山市| 曲麻莱县| 广水市| 高州市| 合肥市| 余干县| 苍梧县| 彭水| 蕉岭县| 平陆县| 青浦区| 盖州市| 太湖县| 达州市| 万山特区| 福州市| 阳谷县| 婺源县| 濮阳市| 广东省| 舒城县| 兴隆县| 巍山| 景泰县| 堆龙德庆县| 托克逊县| 仪征市| 浦江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