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大鬼小鬼排排坐,平安無事嘍!”
兩個打更人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吆喝著,一人執鑼,另一人執梆子。
“小王,你聽見什么聲音了嗎?”年老的打更人皺眉問道。
“有嗎,我怎么沒聽到?”年輕的打更人不在意的說:“老爺子你是不是聽錯了?”
“怪了,我怎么聽見了馬蹄子聲?”年老的打更人摸了摸唏噓的胡茬子:“難不成我真是老糊涂了?”
“這個點兒早就宵禁了吧,街面上除了我們打更人誰還在晃悠啊?”年輕的打更人說。
“不對啊,難不成鬧鬼了?”
“老,老爺子,我怎么瞅著,前面像是有個人啊?”年輕的打更人聲音顫抖。
年老的打更人定睛一看,不由臉色蒼白:“好像還是個太監?”
“臥槽,真特么鬧鬼了!”
年輕人丟下了手上的銅鑼,撒腿兒就跑。
年老的打更人瞅著前面的人影,覺著有些熟悉。
他一咬牙,狠下心上前邁了兩步。
還真是個太監!
他身穿穿著緋色四爪蛟龍袍子,身材高大,潔白的臉龐上沒有一絲胡茬,妖冶而邪魅。看上去似乎很年輕,但兩鬢已是白發蒼蒼,顯得很是怪異。
這太監輕閉雙眼,哼著一曲南音。
“徐,徐公公?”打更人瞪大了雙眼。
“嗯?”年輕太監睜開了雙眼,俯視打更人:“你認識我?”
“小的當然認識您。”打更人顫顫巍巍的說:“宣德十五年,小的在京城乞討,您見到我后賞了小的打更人這個職務才得以茍活,這恩情小的這輩子都忘不了。”
“我幫過不少人,記不清你了。”徐公公淡然的說。
“只是……您這個點兒怎么會在這兒啊?”打更人急忙說:“還請徐公公恕我多嘴。”
“沒什么,等人而已。”徐公公說。
“等,等人?”打更人摸不得頭腦:“這個時間等人?”
“我送你一句話,從現在開始,轉過身去,能跑多快跑多快,別停,說的定能保住一條小命兒。”徐公公說。
“啊?”
打更人一愣,但想了想,徐公公這樣的大人物說的話肯定是有什么緣由的。
他轉身,強忍老寒腿的疼痛,舍了命的狂奔。
跑了一段,他回頭看去,后背浮起了一身冷汗。
徐公公依然站在街道口上,只不過,腳下多了數具身披黑甲的尸首!
“此路不通!”
太監尖銳的聲音響徹在黑夜的街道中。
……
說起京師最恐怖的地方,莫過于白衣衛的誅邪府了。
白衣衛監察天下,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堪比大明錦衣衛。
這也讓白衣衛在大魏境內令人聞風喪膽,小兒止啼。
謝宵,一個自幼多病的普通人,可就是這么一個普通人,憑借著妖異的智慧,成為了手握重權的白衣衛指揮使。
民間有人猜測,這位謝指揮使應該長著三頭六臂,虎目獠牙。
可現實是,謝宵是個風度翩翩的公子,一襲白衣,像是從水墨畫里走出去的少年郎。
他坐在白玉案前,與當今大魏國師對飲。
國師白發蒼蒼,身上全是將死之人的垂暮,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紋。
就是這位半截身子埋進黃土的老人,曾經和馳騁沙場的武牧大將軍并肩作戰,兩位頂尖武道九品,撐起了大魏的脊梁。
“長公主要反了。”國師抬起了如同充滿裂紋的老樹皮一樣的手臂,捏住了酒杯。
“知道,禁衛軍的吳堰,京師天牢的夏侯烈,都是她的人。”謝宵淡淡的說。
“此時的京師,只剩五位九品,她倒是挑了個好時機。”國師抿了一口烈酒說:“她的贏面,不大。”
“禁軍統領吳堰,天牢典獄長夏侯烈,皇宮的那個老太監徐玉,你這個老不死的東西。”謝宵平靜的說:“還有我白衣衛的煞鬼。”
白衣衛的煞鬼,沒人見過他的真面目,只知他穿著白衣衛的制服白衣,手持一柄削鐵如泥的鋼刀,是謝宵的死忠。
“你覺得那個小姑娘行嗎?”國師看向了謝宵。
“二打一,應該可以。”
“二打一?”
國師猛然后頭看去,帶著黑色惡鬼面具的白袍人手持一柄鋼刀,不知何時站在門前。
武道九品,白衣衛最鋒利的刀,煞鬼。
“國師今晚就別走了,陪我喝喝酒。等到了明日,大魏,還是那個大魏。”謝宵淡淡的說。
大魏,還是那個大魏。
只是皇帝,要換個人了。
“你投了長公主這丫頭麾下?”
“我只是,碰到了一個志同道合的知音,想給這太祖皇帝一手打下來的江山,再續上幾十年的命。”謝宵感慨的說:“無論是陛下繼續掌權,還是太子登基,大魏都必死無疑。”
“是因為荒州的變故嗎?”國師問。
“蘇瑯執掌荒州十萬邊軍,齊國那邊便不敢輕舉妄動。”謝宵說:“給我五年的時間,平定了燕州的反軍,把東海的海盜和北境蠻夷殺干凈,五十年內,大魏平安無事。”
謝宵沒有吹噓,他掌控了白衣衛這頭巨獸,但也因此被限制在京師。
早在武牧大將軍執掌荒州時,謝宵便是大將軍的副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女子稱帝,大逆不道。”國師說。
“別這么老頑固,前朝不也有一位女帝嗎?”謝宵說:“比起那個軟弱無能的太子,長公主更像是手腕強硬的帝王。”
“有人和我一樣老頑固。”國師說。
“那位文道魁首的內閣首輔嗎?”謝宵搖了搖頭說:“文道七品,雖然堪比武道八品巔峰,但是還不夠,他最多能和九品過兩招,今晚,起不了什么大用處。”
“可如果他是文道八品呢?”
謝宵的手臂微微一顫,口中喃喃:“那麻煩可就大了。”
文道羸弱,是因為三千年前的那位文圣分走了文道九成氣運,這才苦了后輩。
可這并不代表修文道的人弱,正相反,文道在三千年前,才是修真者的主流。
文道八品,可殺武道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