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季節(jié)還有有點寒冷,尤其是在這西北部邊陲,這幾天又開始下雪了,侯成依舊堅持著每天的練武,雪地里他上身赤裸,這是月氏赤谷城內(nèi),候成的兄弟大多都是東北人,所以抗寒還是問題不大。塌頓和樓班帶著五百多梟騎軍分列在四周守衛(wèi)著,侯成赤裸的身體上滿是刀痕!十七歲的他早已經(jīng)不是曾經(jīng)那個少年!他的身上已經(jīng)充滿了王者的氣息,雖然還不夠成熟!但對于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做到殺伐果斷,遇事冷靜已經(jīng)很不錯了!塔西婭帶著幾個女護衛(wèi)走了進來,侍衛(wèi)也沒有阻攔,這半月大家都已經(jīng)熟識,而且還是侯成特地安排的!
塔西婭沒有打擾侯成只是靜靜地看著侯成!等著侯成練完才走了過去!
“弟弟,這是姐姐給你做的將袍,是用虎皮縫制的,初春的季節(jié)還是很冷,留著御寒!”
“那就謝謝姐姐了!”侯成說完轉(zhuǎn)身對樓班說道:“通知所有將軍,到大帳!”
“諾!”
“姐姐,里面坐,我洗漱一下!”
侯成擦了一下臉,然后便換上了黃金甲,侯成看了一眼幾名女侍衛(wèi),她們快步走了出去,她們對這位將軍還是很滿意的,她們其實都很看好自己的女王和這位少年將軍!
“我可能明天就要走了!”
“那就等弟弟凱旋!”
“塔西婭!”
“弟弟要是沒什么事,那我就先走了!”
兩人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其實里面夾雜著很多情緒,侯成的意思塔西婭完全懂,而侯成能感覺到自己是被拒絕了!侯成完全可以強迫這種感情,而且塔西婭也無法抗拒,可是侯成對塔西婭確實是有感情的,除了塔西婭長的像魏羨兒,其次塔西婭確實在他的心里有種不一樣的感覺!
看著塔西婭走了,侯成便握著配劍提著三尖兩刃刀走了出去,他把刀扔給了塌頓!大帳內(nèi)已經(jīng)聚了好多人,燒著爐火烤著羊肉!不光有陳宮,張遼,侯杰,陳到,侯樾,程普。張飛,還有烏孫的悍將艾力以及月氏的第一勇士格桑!
“而今赤谷城有十萬騎兵!我明天就要離開赤谷了,所以我是這樣計劃的,由張遼為主將,程普,艾力,塌頓,侯樾,樓班為副將統(tǒng)帥十萬大軍駐扎赤谷城!你們的駐扎不僅僅是為了守衛(wèi)赤谷城,第一修繕赤谷城,尤其是城墻,院落,第二帶月氏和烏孫以及其他所有的百姓進行生產(chǎn)種植!將四周的游牧部落全部聚集在赤谷城!”
“諾!”
“這十萬大軍我給它一個名字就叫北涼軍團,今夜估計老典帶著則注和史阿還有那五百狼梟騎也會趕來!到時候赤谷就拜托給諸位了!凡事多聽則注先生的,切不可以義氣用事!”
“諾!”
“樓班,塌頓,你二人隨我這么長時間了,也是該見見世面了,丘力居將軍是個猛將,我希望你們不比他差!”
“多謝將軍厚愛!”
“其余人明日同我率兩千狼梟騎,五千鐵甲軍前往西涼!”
侯成去西涼的目的其實就在于黃巾之亂,此時的韓遂怕還是個小官吧,取了羌女的馬騰恐怕還沒有從軍,而后來威震天下的西涼錦馬超可能也就才七八歲左右!反正是對于三國亂世侯成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具體的他也很模糊!不過他也打聽到?jīng)鲋荽淌访凶蟛∵@個左昌可不是啥好東西,不然北宮伯玉他們也不會反啊!當然侯成打聽他也只是想拜個官職罷了!
侯成第二天一早便離開了赤谷城,張飛和侯杰率鐵甲軍緩慢行進!侯成帶著剛從遼西趕回來的典韋,格桑,陳到,陳宮率兩千狼梟騎先行,不過他們都換了衣服,換了漢軍的普通衣服,侯成是校尉,陳宮為從事,陳到,典韋。格桑都是都尉!他們一路走的很慢,有點游山玩水的感覺,其實侯成是在等,等時間!他們一走就是半月,等他們趕到金城時各地的黃巾之亂已經(jīng)徹底爆發(fā)!公元184年(甲子年),張角相約信眾在3月5日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號興兵反漢;“蒼天”是指東漢,“黃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據(jù)五德始終說的推測,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所以眾信徒都頭綁黃巾為記號,象征要取代腐敗的東漢。張角一面派人在政府機關(guān)門上寫上“甲子”二字為記認,另一方面派馬元義到荊州、揚州召集數(shù)萬人到鄴準備,又數(shù)次到洛陽勾結(jié)宦官封胥、徐奉,想要里應(yīng)外合。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張角一名叫做唐周的門徒告密,供出京師的內(nèi)應(yīng)馬元義,馬元義被車裂,官兵大力逮殺信奉太平道信徒,株連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張角。由于事出突然,張角被迫提前一個月在二月發(fā)難,史稱黃巾起義,因為起義者頭綁黃巾,,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張梁分別為“地公將軍”、“人公將軍”在北方冀州一帶起事。他們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掠,一個月內(nèi),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fā)生戰(zhàn)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于3月戊申日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zhèn)守京師;又自函谷關(guān)、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guān)口,設(shè)置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zhàn)、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而此時的涼州境內(nèi)也大肆開始招募新兵!
其實侯成知道黃巾起義必然是失敗的,他們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一,黃巾軍面對的敵人強大。起義爆發(fā)后,鎮(zhèn)壓黃巾軍不僅有龐大的東漢官軍,而且還有各地豪強的大小武裝,他們面對的是整個地主階級的瘋狂鎮(zhèn)壓,最終寡不敵眾,終于失敗。
其二,由于起義計劃被叛徒出賣,使起義不得不倉促發(fā)動,各地起義軍之間的相互配合發(fā)生了極大的困難。尤其是洛陽起義流產(chǎn),使東漢政府解除了后顧之憂,得以全力鎮(zhèn)壓外圍起義軍。
其三,農(nóng)民起義的歷史局限性。從主觀方面來說,黃巾軍缺乏有戰(zhàn)略頭腦的軍事領(lǐng)袖人物,其起義計劃的制定極不完備,起義后各地起義軍沒有迅速地集結(jié)起來,而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甚至不進行相互支援配合,終于被官軍各個擊破。同時起義軍首領(lǐng)缺乏軍事指揮才能,張角、張梁、張寶、波才、張曼成、趙弘、韓忠等,個個都是只知固守一城一池,或久圍堅城,與東漢軍拼消耗,不懂得運用靈活的戰(zhàn)術(shù)戰(zhàn)法,取得主動,始終被動挨打,直至失敗。
其四,東漢派來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將領(lǐng),如皇甫嵩、朱儁、曹操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戰(zhàn)的悍將,他們的統(tǒng)兵作戰(zhàn)的能力,軍事指揮的才能、戰(zhàn)術(shù)計謀的運用,都高于黃巾軍首領(lǐng),因而往往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終擊敗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