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在乎,所以痛
- 張世偉暖心雞湯
- 作家張世偉
- 1084字
- 2025-05-14 11:57:31
《在乎,所以痛》
作者:張世偉
人是個有思想的高級動物,若不是對某一件事物上了頭,開始在乎了,有了占有欲,除此之外,你根本傷不到他半毫半厘的心。
一、在乎,是人性最柔軟的盔甲
深夜的社交軟件里,總有人反復刷新著朋友圈的點贊,盯著聊天框的“正在輸入”忽明忽暗。你說這是矯情?不,這只是因為在乎。那些輾轉反側的夜晚、欲言又止的對話框、反復修改的簡歷,都是因為“在乎”在心底鑿出的痕跡。
“在乎越多,軟肋越深。”
職場上,有人為一句批評徹夜難眠;家庭中,父母為孩子的前程輾轉反側;愛情里,一句“已讀不回”就能讓心跳漏掉半拍。這些痛感不是軟弱,而是人性最真實的溫度。我們在乎工作,因為那是尊嚴的基石;在乎親情,因為那是生命的來處;在乎愛情,因為那是靈魂的共鳴。若連痛感都麻木,人生便只剩冰冷的軀殼。
二、痛感,是執念生長的土壤
你見過被風吹散的蒲公英嗎?它輕盈、自由,卻注定漂泊無依。而人之所以扎根,正是因為有了執念。有人為夢想熬過十年冷板凳,有人為家庭扛起風雨,有人為愛情跨越山海——這些執念,像藤蔓一樣纏繞著心臟,越掙扎越痛,卻也越痛越清醒。
“執念是光,照見深淵,也灼傷自己?!?
年輕人總愛說“躺平”,可真正躺下的人,有幾個能心安理得?那些喊著“無所謂”的嘴角,往往藏著咬緊的牙關。痛感是一面鏡子,照見你心底最深的渴望。若沒有對成功的在乎,便不會有失敗時的失落;若沒有對真情的珍視,便不會有背叛后的心寒。痛,是因為你還在乎;痛,證明你仍鮮活。
三、與痛和解,才能讓在乎落地生根
有人問:既然痛,為何還要在乎?就像明知花會凋零,我們仍要種下種子。生活的智慧,不在于躲避疼痛,而在于學會與痛共處。
“真正的強大,是敢于在乎,也懂得釋懷。”
職場的挫折,教會我們韌性;親情的摩擦,磨出理解的棱角;愛情的裂痕,最終沉淀為包容的底色。痛感不是終點,而是成長的刻度。那些深夜的眼淚、清晨的嘆息,終將化作生命的年輪,一圈圈拓寬心靈的疆域。
與其說“不在乎”是鎧甲,不如說它是牢籠。屏蔽了痛,也隔絕了光。而那些敢于直面痛感的人,才能在裂縫中看見星辰。
四、在乎,是人間最美的煙火
城市的霓虹下,有人為生計奔波,有人為理想堅守,有人為愛情等待。這些在乎,讓冰冷的鋼筋水泥有了溫度。
“人間若無在乎,便只?;脑??!?
你看那外賣小哥風雨中的身影,母親廚房里熬煮的湯,戀人手機里存著的聊天記錄——每一份在乎都是瑣碎生活里的微光。痛感與幸福,本就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因為痛過,才懂珍惜;因為在乎,才知活著。
張世偉原創于2025年5月14日早上創作完成。
禁止任何媒體、網站、短視頻等平臺使用,違者必究。轉載或使用須經張世偉授權。正版發布于QQ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