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計與利用,是人性暗面的毒藥》
作者:張世偉
人性最深的泥潭,往往裹著蜜糖般的偽裝。你看那笑臉迎人的,手中暗藏砒霜;口稱兄弟的,背后淬滿冷箭。算計是裹著糖衣的砒霜,初嘗甜膩,后勁穿腸。
職場里,總有人把“合作”寫成“榨取”。同事小趙熬夜三個月做出的方案,被組長輕飄飄一句“團隊智慧”據為己有;實習生小李為領導代購咖啡三年,轉正名額卻落在“關系戶”頭上。成年人的世界,不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缺的是將心比心的“笨人”。那些把別人當墊腳石的,終會跌進自己挖的坑——畢竟,誰愿意與深淵長久對視?
友情中,最怕遇到“情感高利貸”。朋友阿林開店時,老同學拍胸脯借他十萬,卻在每個飯局“無意”提起:“當年要不是我……”;發小結婚收的份子錢,成了十年后催債的籌碼。真心若被標價,情誼便成了秤砣,稱得出斤兩,卻量不準溫度。真正的交情,從不在“你欠我”的賬簿上添墨加筆,而是像暗夜的螢火,無聲卻長明。
愛情里,算計更是誅心的刀。有人用“婚前協議”丈量真心,把彩禮變成談判桌上的籌碼;有人拿“情緒價值”當幌子,索取關懷卻回避責任。感情一旦放進利益的天平,左邊是砝碼,右邊只剩荒蕪。見過一對擺地攤的老夫妻,丈夫總把烤紅薯最甜的心偷偷留給妻子,妻子默默攢三個月零錢給他買護腰——沒有算計的婚姻,連皺紋都帶著糖霜。
網絡時代,偽善者披上“正義”的外衣。鍵盤俠們用“為你好”的旗號,把謠言編成刺向陌生人的箭;營銷號將熱點熬成“人血饅頭”,流量背后躺著無數被誤傷的靈魂。當道德成為表演的工具,善良便成了稀缺的奢侈品。記得那個被網暴的早餐攤主嗎?直到他因抑郁癥離世,人們才發現“缺斤短兩”的視頻是惡意剪輯——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記得自己曾歡呼著墜落。
選擇純粹,是對抗算計的終極鎧甲。環衛工王叔撿到裝滿現金的包,在寒風中等失主四小時,只說“不是我的,用了睡不著”;支教老師婉拒家長送的土雞,卻收下孩子畫的歪扭賀卡:“這比金子干凈。”善良或許會吃虧,但絕不會貶值——它會在時光里發酵,釀出人性最醇厚的回甘。
別怕被算計的人笑你傻。暗室欺心者,終要活在提心吊膽的牢籠;光明磊落者,自有星空為冠。這世界需要一種“笨哲學”:把承諾刻成碑,讓真誠淬成火,縱使暗箭如雨,亦能踏荊棘而生。
張世偉原創于2025年5月26日早上創作完成。
禁止任何媒體、網站、短視頻等平臺轉載或使用,違者必究。轉載或使用必須得到張世偉授權,正版發布于QQ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