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道行從陳都回到金庭山,神農專心處理人族事物。三十年后,又效仿伏羲在祭壇上敬告天地后將人皇之位傳給了軒轅氏。
這時天將功德,其中約兩層玄黃功德往金庭山而去。而剩下的功德直接進到了神農的體內,當即神農體內散發出更多功德。原來神農前世撐天功德顯現。
待神農修為提升到了準圣之時,往金庭山方向拜了兩拜,卻是感謝道行多年教導和為了精衛之事。而后踏上九龍車對著軒轅說道:“皇弟,我二人在火云洞中等你。”
……
“咚咚~”
這一日,道行在洞府體悟天道,被這鐘聲敲醒。自神農傳位給軒轅后,這三十年來,一直在洞府清修,更是在教導神農的功德幫助下,已是大羅金仙顛覆,只要機緣一到立馬便可以突破準圣。
今日這鐘聲,確是玉虛宮大殿門口的金鐘,這鐘聲奇妙的是,除去闡教弟子,他人法力只要未曾達到準圣的境界,卻是聽不見這金鐘之聲。于是道行便對著前方蓮花池上的光球說道:“師公,有事出去一趟,你待在此處不要亂跑。”
“師公,有要去哪?精衛不想一個人待在這里。”光球中傳出奶聲奶氣的說道,卻是那神農之女精衛。
道行想了想說道:“這樣我把白虎留下來陪你。”
“那好吧,那你要早點回來,精衛會想你的。”精衛撒嬌道。
“好好好。”道行無奈搖頭。
道行出了洞府,駕云來到昆侖山看眾位師兄都已到了,立馬上前分別行禮。
道行轉了一圈,“如何不見大師兄?”
“吾等來到時也,并沒有看到大師兄。”
這時,殿門打開白鶴童子從中走出,“老爺,讓你們進去。”眾人排好隊伍,依次進入。
殿中排在首位的座位上坐著廣成子低著腦袋,也沒有看眾人,道行等一眾師兄弟來到元始天尊面前,叩拜行禮:“拜見老師。”
“起來吧。”元始天尊話中帶著一絲絲無奈說道。
“今日叫你們而來乃是因廣成子之弟子軒轅,當年地皇神農曾于人族中找到兩名人皇候選,一個便是軒轅,另一個乃是九黎部落的蚩尤。因蚩尤性格殘暴不仁,故選擇了軒轅為人皇。
那蚩尤回到九黎部落之后,心中不滿,于是帶神農歸位后便起兵攻打軒轅。本來有你們大師兄在,并非難事,但是不知為何這蚩尤覺醒了血脈成為了大巫。歷經十五載后,也未能打敗蚩尤,只好暫時退兵。而此次叫你們來,乃是讓你們下山助其一臂之力。”
“此次就勞煩各位師弟了。”廣成子一臉尷尬的道,并且還像其余人鞠躬行禮,道行等人見此連忙回禮,“大師兄,不必客氣,我闡教一脈,同氣連枝,無需客氣。”
卻說廣成子此次為何如此客氣,原來是他看道行教導神農如此輕松隨意,變到元始天尊面前,想教導下一任人皇。
“為師并沒有指點道行,前去尋找神農。神農前世乃是撐天的玄龜,死后道行為其化解怨氣,玄龜有感便拜于道行門下。”元始天尊說道。
廣成子聽完,當即跪倒在地,滿臉委屈的樣子,“還請老師指點,弟子雖為老師首徒,但樣樣不如道行師弟,弟子實在無臉為闡教大師兄。”
元始天尊看廣成子這個樣子,“罷了,你前去軒轅之丘,有熊部落。”
“弟子必不負期望!”說完,便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前往有熊部落而去。
……
此時,軒轅憂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滅蚩尤。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
醒來后,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后的人嗎?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
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后,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以風后為相,力牧為將,開始準備大舉進攻蚩尤。
這時廣成子帶著一眾闡教弟子前來。眾人相互行禮,特別是軒轅看到道行之后,更是欣喜若狂。
待大家坐定,“今日多謝諸位師叔相助,軒轅在在此先行謝過。”說罷并鞠躬行禮。
眾人連忙起身回禮,“此乃順應天道之事,人皇大可不必如此客氣。”此時門外傳令兵跑來說道:“人皇,門外有一女子求見。”
“讓她進來。”
稍后門外走進一女子,作揖行禮:“九天玄女奉玉帝之命,帶天兵天將三千,另帶兵法一部前來相助。”
這位九天玄女卻是十分美麗之中,更帶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同時雍容華貴,自有一副端嚴之致,令人肅然起敬,不敢逼視。
軒轅哈哈大笑,“多謝玉帝相助。”
此后,九天玄女與軒轅經常談天說地,到后來更是發展到了乳膠是漆的地步,軒轅更加是寫下了《黃帝內經》。
這一日,待大軍行至一處山林之時,并被一片白茫茫的大霧籠罩,一時竟分便不出方向。
軒轅無奈只能宣布就地安營扎寨。當晚便找到十二金仙,“如今大軍被大霧所阻,敢問老師和各位師叔可有何辦法?”
道行當即拿出司南說道:“此物可為你指引方向。”
“此乃何物?”軒轅接管司南一臉疑惑的看像道行。
“此物名為司南,將磁石做成湯勺,放于青銅制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你可命人趕制。”
軒轅謝過道行后連忙命人制作,十日之后,大軍穿過山林,前往逐鹿之地,攻打蚩尤,后又有應龍,女魃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