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中國龍的形象

《荀子·賦》:“天下幽險,恐失世英。螭龍為蝘蜓,鴟梟為鳳凰。“

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于龍的形象卻未提及。宋人羅愿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鑒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到了明代,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本草綱目·翼》云:“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須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升天。呵氣成云,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通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资源县| 太保市| 河北省| 布拖县| 东阳市| 保靖县| 云龙县| 旬邑县| 泉州市| 饶平县| 陇西县| 吉林市| 高青县| 湘潭县| 黄龙县| 涿州市| 佳木斯市| 巴青县| 和平区| 普陀区| 徐水县| 河池市| 湘阴县| 阜宁县| 左云县| 安图县| 繁峙县| 龙陵县| 永平县| 云安县| 徐州市| 兴义市| 饶河县| 晋中市| 大埔县| 富蕴县| 上林县| 三原县| 金华市|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