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世民套話有了新的思路
- 大唐:躺平皇子,開局被賜婚武媚娘
- 仍是少年
- 1852字
- 2021-10-02 15:56:22
第二十一章 李世民套話有了新的思路
“青雀?你又在想什么,為何在父皇面前也在發呆。”李世民佯裝不高興
【因為我什么也不想跟你說,什么也不想告訴你,我只想回去睡覺。】
【怎么這么煩人呢,總不能讓我大庭廣眾之下告訴你老子不想呆在這吧】
“父皇,兒臣覺得草原各部落如今正好遇上大雪天氣,不適合我們中原人作戰,不如我們還是休養生息,先能夠解決百姓們的溫飽問題再另謀打算”。
李泰拱手,怕李世民這個時候發火,因為他記得歷史上這個時候的李世民極為看中對草原部落的用兵,不然怎么會有后來天可汗的美譽,可是,打仗的事到頭來苦的都只是些老百姓。
【李二空有著天下人都夸贊的美名,卻一點兒也不在意百姓的死活,這樣下去誰愿意為他賣命。】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作為君主,連這一點道理都不懂,真是的。】
“青雀,不是父皇不想休養生息,只是草原難得大雪,又有部落愿意與大唐合作,朕實在是不愿意放過如此天賜良機。”李世民不知道怎么跟李泰解釋自己心中的無奈。
“我也知道將士們有血有肉,都是家里的頂梁柱,我又何嘗想連年征戰,只是以戰止戰才是最好的辦法,青雀到底還是不懂朕的心。”李世民心里有些苦澀。
“父皇,如果急功冒進,將會給大唐王朝帶來不可避免的動蕩。”
“您可還記得隋朝是如何亡的國?當時雖然興建東都和開鑿大運河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事,可是就是因為隋煬帝太過于著急了,急功近利,根本不考慮國民是否能夠承受。”
李泰雖然一心想當個咸魚,不過看李世民這么著急,還是想冒死多說兩句。
“您可還記得,當時隋煬帝為了趕工期,根本不顧民眾的死活,到底導致了怎樣的慘狀”。
“父皇,兒臣斗膽,隋煬帝在修建洛陽城時,為趕工程進度,他不惜每月役使二百萬人,勞累而死的勞工十人中占到五個,每月每日都有運載死尸的車來回相望于道,這一慘象足使民間寒心。”
“洛陽城城中的宮殿都用最好的上等木料,必須從千里之外拉到東都,每根大柱,須兩千人共同牽拉才能移動,這些勞役的苦難可想而知!民工累死餓死的更是不計其數,根據歷史記載,這一工程共發丁夫三百六十多萬,開到中途徐州時已經死去了一百五十萬,以至于死尸滿野,無人收尸。”
“即位第一年,隋煬帝還征發了丁男一百多萬去修筑長城,在十天中民工就死了十分之五六。”
“父皇,如今您又想要如此著急的對突厥用兵,絲毫不顧百姓死活,兒臣不想讓您背上后世的罵名”。
李泰說完,后背冷汗直流,趕緊跪在地上,半天不敢起來。
等了半天也不見李世民有什么動靜,李泰偷偷的抬起頭看李世民,發現李世民沒有什么要生氣的跡象。
“青雀,已經很久不曾有人跟朕說過這么多話了,你起來吧,不必跪,發兵草原勢在必行,不過朕會好好考慮你說的話”,李世民也發現自己對李泰的耐心簡直感天動地。
【李二也太笨了吧,誰說就一定要發兵的,兵不血刃照樣能夠削弱草原的勢力,讓他們自相殘殺就好了。】
李泰摸不透李世民到底有沒有不高興,什么話也不敢說了。
【雖然離間草原各部落的關系看起來很難,但是其實又非常簡單】
【我才不是那種想要跟李二邀功的人,該說的說,不該說的打死都不能說。】
【如今大雪紛飛,如果能夠讓草原各部落因為糧草的事產生矛盾,民以食為天,攻破自然很簡單】
【不過也太奇怪了,李二為何今日突然叫我來說做這些奇奇怪怪的事。】
“青雀,你是朕的兒子,你應該知道朕對收服草原部落有著極為強烈的愿望,朕希望你作為朕最看重的兒子能夠多用心幫朕完成夙愿”。
李世民看著李泰的眼睛緩緩的說,他實在是不太明白為什么李泰有如此才能,偏偏要把自己埋藏起來。
“也許青雀只是身在皇宮太久了,為了尋求自保才如此行事,罷了,朕多理解一些”。李世民在心里默默的想。
“青雀?”李世民見李泰還是不說話,又叫了一聲。
“父皇,兒臣不才,的確沒有什么好辦法能夠為您分憂”,李泰頗為敷衍的下跪請罪。
【也不知道李二把那些史書都讀到哪里去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范雎當年用遠交近攻的方法為大秦王朝解決了很大的麻煩。】
【我記得之前看史書的時候范睢給當時的秦王說的原話應該是:“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他就是憑借這句話說服了當時的】
【就算是在如今的大唐王朝,遠交近攻也是個很好的法子,先離間草原各部落然后和離的遠的部落搞好關系,雙管齊下,定然有用。】
【這點我還是記得比較清楚的,在戰國末期的時候,天下七雄爭霸,人才輩出。當時的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之后,國家各方面的力量比起其他幾個國家都是發展最快的。】
【記憶中秦昭王就是在秦國國力最強盛的時候開始圖謀吞并六國,意圖獨霸中原。】
【好困啊,我的天呢,等會回去一定要好好補一個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