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給后世留下一個完全的大明
- 視頻剪輯:盤點十大掌權女子
- 與清風無關
- 2374字
- 2021-10-08 19:18:08
第四十五章 給后世留下一個完全的大明
“給華夏帶來了恥辱?”秦始皇微微皺眉,他自詡華夏守護之龍,那些蠻夷更是被其殺戮一空。
但看到大明這最后的番外時,不由眉頭緊湊:“難道后世對待蠻夷如此寬容?”
“華夏之恥辱?軍兵死傷慘重?”
“后世對待這樣的蠻夷就那么畏懼?若是如此,就讓朕從現在開始著手吧,只要朕的軍隊世代鎮壓于此,將那些蠻夷盡數殺光,我相信未來的華夏,必將不會再被這些蠻族欺負。”
張氏靜靜地站在宮殿前方,看著天空中那璀璨的蒼穹鏡,一時陷入了沉思。
“我經歷六位帝皇,雖然有功,但并不卓著,但無意間的舉措卻給華夏帶來了災難。”
“本后垂簾聽政那么多年,自然知道各位皇帝的性格,品德。雖然有些軟弱,甚至有些行為怪異,但都沒有進行過大的干涉。這一點,我與前幾位盤點女子有些不同。”
“永樂大帝所創之寶船,以及所有的航海日志和海上路線圖,本后將之交給夏將軍,被束之高閣,最后不了了之。”
“對待萬國之來使,本后秉承先帝意志,贈予大明豐富之物產,金銀之珠寶,精美之瓷器,有用之書籍。”
“但對于他們過于寬松,甚至東洋倭之使者在我大明殺人,也只不過是略施懲戒。”
“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自然有屬于自己的驕傲,可是以后世來看,此行為不但給大明帶來不了實惠,還給大明帶去了沉重的負擔。”
“本后知錯,若是蒼穹鏡能夠給出獎勵的話,本后自然用之有效之地,還我大明一個世王朝。”
隨之,蒼穹鏡平臺上,巨大的聲音緩緩響起:
【十大掌權女子第五位】
【明仁宗之皇后】
【實至名歸,得蒼穹鏡認可】
【特降下獎勵!】
畫面中蒼穹鏡緩緩波動,巨大的光環映襯四周。
“若是大明也能得到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石碑就好了,那就是對我大明徹底的認可,也是為了宣示我大明正統的帝號。”
朱棣眼神緊張的看著上空。
“朕出身農民,若是能夠得到風調雨順,那咱家的江山就不會再有人造反了。”
朱元璋微微嘆口氣。
與此同時,張氏緊張地望著天空:“獎勵會是什么?”
大明的百姓,更是盡數走出房間,向著天空中巨大的蒼穹鏡望去。
“仁宗皇后張氏”
“歷經六位皇帝,乃是大明第一位執政的太皇太后。”
“一生護佑四位皇帝。政績平和,民眾樂業。”
“作為守成之君,能尊重祖先之意志。”
“美中不足是目光短小,不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特頒布獎勵,望大明時代永存!”
話音一落,蒼穹鏡中突然爆出一團光亮。
“獎勵一,為期一年的風調雨順。”
“獎勵二,龜鶴丹,可增長壽命二十年。”
“獎勵三,高產農作物番薯種子!”
“什么,竟然有三種獎勵?”
“玉米種子?這是什么,簡直為所未聞啊。”
“龜鶴丹,增長壽命二十年?”
三個獎勵一出,整個平臺陷入了徹底的瘋狂。
風調雨順已經能夠給大明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了。為期一年,那足夠改變大明很多地方的種植習慣。
番薯這種食物,就算是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夠生長的作物,而且畝產可以達到幾百斤,若是好的土壤,甚至可以達到上千斤。
“可以增長壽命的龜鶴丹?”
不要說其他帝皇了,淡淡朱元璋都不由地臉色通紅,神情緊張:“可以增長壽命?原來這個世界上真正存在了仙人。”
“若是沒有仙人存在,怎么可能有龜鶴丹。”
“二十年,若是朕還要二十年,那大明又該是怎么樣的情景?”
無數位面王朝如同地震一般,大秦宣太后猛然從座上站起身來:“二十年的壽元,若是為我所用,那大秦的未來該是如何的繁盛。”
“二十年,再給朕二十年,朕就完全可以統一漠北,將大明打造成天下最強盛的王朝!”朱棣臉色猙獰,那雙眼睛仿佛時刻都能夠看到未來一般。
朱高熾更是一臉苦澀:“難道自我之后,大明的帝王就沒有壽命很長的嗎?是不是每一代都會早早的死去?”
“若是朕再有二十年,加上這風調雨順,那我武周王朝的路,又該是如何?”
張氏看到這三個獎勵的時候,也會震驚了。
“風調雨順護佑大明。”
“番薯可以達到千斤之規模。”
這兩樣東西,完全可以保證大明的正常運行。
“可是,龜鶴丹?這,這難道也是真的嗎?”
似乎是看出了劉氏的猶豫,蒼穹鏡的聲音慢慢響起。
“龜鶴丹,乃是平臺神藥,品質肯定有保證!”
劉氏激動地將兩樣東西捧在手中:“多謝蒼穹鏡饋贈!”
“延年益壽啊,這,這簡直就是無上神物!”隋文帝眼神炙熱:“如果能的得到這樣的神藥,朕愿意用任何寶物去交換。”
無數位面王朝的帝王將相眼神炙熱的看著劉氏手中的東西。
而那些得到過饋贈的太后更是眼神復雜。
武則天長出一口氣:“沒想到這世界上還真的有此物!”
慈禧更是眼睛叭叭的看著,作為大清王朝最后一位掌握實權的太后,現在的她雖然快被八國聯軍趕的想條狗了,但權力的掌控權還是那么炙熱。
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力,甚至想狗一樣在帝國主義面前搖著尾巴:“量華夏之物力,結諸國之歡心!”
這樣的無恥之人,更是瘋狂的轉動著眼珠子:“平臺盤點掌權女子,為何不見我?這已經是第五名了,難道我的名字就在前方?”
“我大清國力強盛,對外邦交如此開放,難道哀家這功績,還不足以上榜嗎?”
一直關注著平臺動向的吳辰不由地吐了一口唾沫:“無恥之人,就你這樣的賣國賊還想上榜?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若是評選十大不要臉之人,你一定上榜。”
眾人在眼紅龜鶴丹之余,又將目光瞄準了番薯這個作物。
“畝產一千斤以上?”
“若是有驚人的產量,那么農民必然會更加的安定,這天下就不會再有那么多饑荒之人。”
一代賢后長孫無垢更是眼神炙熱:“這樣的作物,竟然沒有出現在大唐的盤點上,真是可惜了。”
太宗嘆口氣:“龜鶴丹,番薯作物,這大明一代賢后歷經六位皇帝,沒想到竟然還能夠得到這樣的獎勵。”
“從上面看,大明皇帝或許都短命,這種情況下,若是再給劉氏二十年時間,那她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安排一切。”
劉氏靜靜地思考著,大明的寶船雖然已經被擱置了,但工匠和水手的傳承還有在的,如果真如平臺所說的那樣,因為自己一系列目光短淺的操作,讓未來的華夏陷入恥辱的局面。
那何不利用這次機會,讓大明的航運重新開始?
至于具體這么做,劉氏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她需要解惑,這個人,就是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