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微風起于青蘋的太后
- 視頻剪輯:盤點十大掌權女子
- 與清風無關
- 2616字
- 2021-10-03 11:04:09
第二十二章 微風起于青蘋的太后
點進平臺,熟悉的場景緩緩開啟:
【你起于清貧,卻如青松百折不撓】
【父母雙亡的慘痛,讓你過早的知道了人間的冷暖】
【是真宗的疼愛讓你第一次掀起了少女的微笑】
【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你樣樣拈來】
【你崛起于冷漠的宮墻】
【逆流而上,讓自己成為了一道冷冽的風景】
【你尊師重道,開創交子,真乃賢后之風】
幾句平直的話緩緩道來,一個女子一生的寫照朦朧于視頻之上,如同一點墨,潤開了一個未有的盛世仁德。
市井走卒間,有微風清虛而過,戶盈羅綺中,有丹櫻映照天霞。
舞罷庭前月,歌盡扇底風。
一江春水遠,何人覓影蹤。
視頻中,特有的絲竹之聲拌合著空靈的古箏,忽遠忽近,繞之青山綠水三千。
如果說什么能夠契合眼下的場景,恐怕就只有那京師汴梁了。
隨著動聽的音樂背景,一條小船載江而過,滑出了古色古香的一串文字。
【歷史十大掌權女子盤點!】
【制作者:吳辰】
【盤點沒有排位制,只談功績,只輪成敗,不論人品!】
緊接著,一間擺滿了四書五經的書房,一位身穿宮服的女子靜靜地坐在那里,目光卻落在了旁邊的折子上。
那是王曾上奏的折子,折子上寫滿了結黨營私的弊端。
她雙眉緊鎖,眼睛中迸射出奪目的光芒。
【歷史十大掌權女子盤點】
【第八名】
【北宋王朝】
【劉娥,北宋劉太后】
【宋真宗趙恒之妻,被稱為章獻明肅皇后,仁宗朝太后】
【上榜理由:一代賢后,號令嚴明,賞罰有度,歷史上第一位發明交子的太后,宋朝第一位臨朝聽政的太后,其在政年間,尊重士大夫之言,杜絕朝廷黨政之患,生活簡樸,提拔人才,為仁宗之治奠定了基礎?!?
“北宋真宗皇后?”
“仁宗的母親劉娥?”
“這,這個朝代是什么時候的?!?
漢朝竇太后剛訓斥完家族那些不安分的人,看到平臺上的信息時不由一愣。
“宋朝?難道大漢王朝之后還有其它朝代?”
“雖然不知道漢朝與之之間到底間隔了多久,但看起容貌不像是那種陰寒森冷之人,這個天后能夠當上廟號為仁的母后,看來應該有不平凡之處?!?
“只不過只是培養出來了仁皇,恐怕自己在政治上的建樹也不多吧。”
“歷代帝王,或成就霸業,或成就開疆拓土之功,廟號為仁字,雖然有自己的原因,但做太后的更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
竇太后乃是漢文帝之妻子,漢景帝母后,更是漢武帝劉徹的政治啟蒙,一生歷經三位皇帝,從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漢朝最輝煌的時期,都有她的身影。
“皇帝的思維更多是受到母后的影響,若是母后政治敏感,其子聰慧,必然能夠成為一代明君?!?
“劉娥能夠被叫做章獻明肅皇后,可見她在政治上的手腕與見解?!?
“聰明睿智為獻,無幽不察為明,威德克就為肅?!?
“這樣的太后怎么可能有一個廟號為仁的皇帝兒子呢?”
“能夠傳承下一個王朝的。成為執政的太后,就應該讓下一任的繼承者更加銳意進取。”
“不過能夠被成為明肅,我倒很想知道,她明肅在什么地方?!?
說完,竇太后饒有興趣地盯著平臺上那一抹身影。
另一個位面王朝。
長孫無垢靜靜地看著李世民:“陛下,是吳先生的那個視頻讓你震驚?”
剛剛繼位的李世民,如今與李淵的關系并不是太好,玄武門之變后,士林間對李世民又多是看法不一,本想成就一番豐功偉績的李世民,想著若是能夠得到吳辰的認同,評選個十大帝王的話,自然能名正言順。
但看到華夏帝國的國力,如今更是消極。
平臺上播放的宋朝劉太后的視頻剪輯,更是讓他心中五味雜陳。
“母后死的早,若是母后在身邊的話,一定能夠體會朕心中的哀痛。”
“父皇不待見我,兄弟又傾軋暗算,若是我沒有自保手段的話,實在難以活到今天。”
長孫無垢安慰道:“陛下,母后不在,還有我陪在你的身邊。臣妾一定效仿這平臺上的明后賢后,為陛下分憂?!?
“這個宋朝看上去怎么如此陌生?難道它存在于唐之后?”
長孫無垢的一句話讓李世民微微一嘆:“難道我大唐也不能傳承萬年嗎?”
“陛下,萬代朝廷不會出現在歷史上的,我大唐雖然鼎盛,但也不能說后世子孫就能夠永遠秉承陛下的意志,時代榮光?!?
“我的大唐未來將要走向如何?”
李世民緩緩閉上了眼睛,仿佛看到了許多年后,來自北方的鐵騎南下的場景。
“陛下,國內局勢還不穩定,如今又有頡利可汗在北方虎視眈眈,關于我大唐能不能上榜暫且不說,但陛下應該有一代明主的信心,而不是在此興嘆?!?
“大唐不能做那短命的隋朝?!?
“勵精方能圖治,陛下,每個朝代都有它的特點,陛下只要能夠取長補短,汲取優點,就能夠為我大唐所用?!?
“以史為鑒,以人為鑒。才是陛下當政之道?!?
“臣妾以為,視頻雖然盤點的是十大掌權女子,但更是間接地反應了一個王朝的興衰,而且平臺上還有那些王朝的短視頻播放。”
“逐漸人性化以及全面化的平臺,將會將一個王朝的各個方面都展示出來?!?
“我明白陛下肩上擔負著大唐萬千的子民,但陛下更應該做到知難而進。這個視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它既是歷史,又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1276年,元軍攻陷了臨安,這時候身在福建的楊太后為了南方的江山,擁戴了年僅9歲趙是繼位,這就是端宗皇帝。
看著四面的汪洋,就如同眼下南宋的場景。
當她看到視頻中的北宋劉太后時,滿臉的苦澀:“章獻明肅皇后,你是我大宋唯一能夠中興的太后,可為什么只是教導出了一個仁宗?”
“仁宗,寬厚仁慈為仁宗,難道我大宋需要的就是一個仁宗嗎?”
“皇后啊,你可知道數百年后大宋將面臨這什么么?是帝王被掠當做牛馬放養的靖康之恥。是國不將國只知道偏安一隅茍且偷生的無奈與倉皇?!?
“是你出錯了,還是我大宋就沒有天命所歸?”
“養民發展是為上策,可邊關的鐵騎聲你是否也應該聽到了,那是日夜叩響在我大宋心臟上的喪鐘!”
楊太后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靖康之恥后,這個國家就不再叫做國家了,將不敢領兵,兵不敢出戰,日日偏安只知道歌舞升平?!?
“你們濫用民力為你們修建豪華的宮殿,你們年復一年的朝貢就是為了做一個恥辱的兒皇帝嗎?”
另外一個位面空間,當隋煬帝看到這個視頻時候,不由地輕蔑一笑:“我看吳先生這次盤點的人物有誤啊?!?
“章獻明肅,看上去政績很好,但培養出了一個仁宗,真是愧對大宋的列祖列宗!”
對于隋煬帝這樣的人物來說,他不喜歡這個結果。
“能夠被稱為章獻明肅的女子,就應該像草原匈奴的王后一樣,輔助的應該是像朕一樣放眼四海的明君!”
隋煬帝剛繼位就西征吐谷渾,三次征伐高句麗,這樣的皇帝,怎么可能沒有意見呢?
而宋朝諸位皇帝和一眾皇后太后,更時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章獻明肅這四個字。他們也想知道,這個太后在宋朝歷史上真的就比開國皇帝趙匡胤,親自北征的皇帝趙匡義那么值得平臺盤點嗎?
而劉太后自己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內心更是微微一驚:“哀家竟然被吳先生點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