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私生子,不是那么丟人
- 視頻剪輯:盤點十大掌權女子
- 與清風無關
- 2532字
- 2022-11-14 03:32:09
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生子,不是那么丟人
這在當時的確是個很有懸念的問題,因為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
按照常例,安國君應該在自己最寵幸的夫人所生的兒子里選擇自己的太子,但最受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恰恰沒有生育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安國君別的妃子所生的二十多個兒子個個都心存奢望,暗中較勁。
但在這場明爭暗斗之中,異人似乎是個弱勢群體,他在兄弟排行中居中,不前不后。
一般來說,老大往往會受重視,年幼的又會受寵愛,而居中者則無人關注。
在國內不受寵愛,沒有人脈關系,現又長久羈留異邦,遠在趙國充當人質,異人似乎沒有任何優勢,他自己都感到毫無可能。
但是,呂不韋的神情,呂不韋的話語,讓異人感到大有文章,他的態度一下子溫和起來,做出了推心置腹的樣子。
呂不韋接著說:“表面上看您似乎沒有任何過人之處,但這一點也可以成為您的優勢,因為眼下不會有人防備您啊。沒人防備,您就少了對手,可以乘人不備,趁虛而入。我已經幫您找到了最佳的切入點。”
這個切入點就是華陽夫人——沒有生育能力而又受安國君寵愛的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受寵愛,她說話就會有分量;而她又沒有孩子,她的話就會讓人感到客觀公正。
因此,呂不韋表示,如果異人有意競爭太子的位置,他呂不韋愿意傾其所有,和華陽夫人拉關系、套近乎,西去秦國為異人游說。
短短的一番話,呂不韋把自己的行動步驟、方法、手段交待得清清楚楚。
異人大喜過望,當即許諾:“此事能成,我愿意分秦國一半的土地和您共享。”
于是,呂不韋開始了一系列著名的操作。
開始操作他經商以來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樁大買賣,開始經營一樁震古爍今的大生意。
他在異人身上大把花錢,讓異人在邯鄲廣交朋友,用以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這叫“外圍作戰。”
同時,呂不韋自帶黃金萬兩,前往秦國都城。
但是怎樣才能接近華陽夫人呢?
呂不韋將目光盯在了華陽夫人的姐姐身上。
華陽夫人和姐姐感情深厚,對姐姐的話幾乎言聽計從。
選擇這樣一個人物去落實他的謀劃,可謂獨具匠心。
呂不韋一鼓作氣,拿出雙份舉世罕見的珍奇禮物,一份贈給華陽夫人的姐姐,一份托其轉贈華陽夫人。
呂不韋三招兩式就將華陽夫人的姐姐成功招納,讓她成了自己的傳聲筒。
受人財物的華陽夫人的姐姐在轉獻珍奇禮物之時,當然借機大肆贊揚異人賢能,尤其突出異人對華陽夫人的孝心和忠誠。
找準華陽夫人姐姐這個突破口之后,他又通過華陽夫人姐姐的嘴,向華陽夫人提出警告:“靠美貌得到的寵愛,一旦美貌消失,寵愛也就跟著消失。眼下,華陽夫人得到的寵愛已到極點,但因為沒有兒子,如果不在權勢達到頂峰時,在庶子中培養一位賢才,確定為嫡子,等到色衰愛弛,即使想再開口幫誰說上一句話,恐怕也不可能了。如果有心為自己留個后路,建議您關注異人。
因為眾王子之中,異人最有才干,而眼下又無靠山,夫人如果能夠拉他一把,讓本來沒有可能的異人當上太子,異人怎么會不感激涕零、知恩圖報呢?
現在您可以成為異人的靠山,將來異人卻可以成為您的靠山,如果真能這樣,夫人的地位將無后顧之憂。”
這段話入情入理,句句都擊中華陽夫人的軟肋,她沒有理由不被打動。
是啊,在風高浪急的秦國后宮,沒有一子半女的華陽夫人,其地位是沒有任何保障的,她隨時可能失去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事情的發展一如呂不韋所料,地位卑微、原本無望的異人最終勝出,成了未來秦國合法的繼承人。
呂不韋正在實施一個驚天陰謀,他要將異人推到秦國政壇的前沿。
在實施這一計劃的過程中,呂不韋和異人難免常常碰頭,這樣,異人也就難免常常到呂不韋家里去。異人不經意間遇到了呂不韋的小妾趙姬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這一相遇可就生出來了一段歷史公案。
也許是趙姬太漂亮了,也許是異人太少見多怪了。
無論如何,當時的情景是,異人對趙姬一見傾心,一見鐘情,嘆為天人。
他當即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舉動:非常殷勤地向呂不韋敬酒。
接著,他提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請求,厚著臉皮請求呂不韋將這個女孩也就是趙姬轉讓給自己。
異人的請求既讓呂不韋有些生氣,又讓呂不韋有些尷尬,誰愿意將自己的小妾拱手讓人?
但呂不韋后來轉念一想,自己幾乎傾家蕩產辛辛苦苦包裝異人,為的是什么?
為的不就是將來巨大的收益嗎?
現在已接近成功,豈能因為一個女人惹得異人心里不痛快,如果是那樣,豈不是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也許,《史記》所記錄的呂不韋的態度是合情合理的:自己的小妾被異人索要,給吧,于心不忍;不給吧,又會因小失大。
在兩難之中,呂不韋做出一個決定,“遂獻其姬”,哪怕她已經懷孕。
因為,天下的女人多的是,而異人則是獨此一家。
“姬自匿有身”,也就是她主動選擇了向異人隱瞞自己已經懷孕的事實。趙姬為什么這么做,沒有人知道原因。
“自匿有身”的舉動說明趙姬這個女孩心思比較細密,有決斷,有擔當。
因為她的“自匿有身”,讓她順利地成為了秦國王子的人。
就這樣,到了臨產的時候,趙姬生下了一個男孩。
因為這個男孩出生在正月,他被命名為“政”。
因為秦國的王族姓嬴氏,所以這個男孩的全名叫“嬴政”。
又因為出生在趙國,所以這個男孩有時候也被稱為“趙政”。
生了個男孩,趙姬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她被異人冊立為夫人。
原來是商人呂不韋的小妾,現在是王子異人的正妻,二者之間的差別自然很大。
只是,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出生在趙國的嬴政后來會成為千古一帝——秦始皇。
長期以來,司馬遷的這一記述一直為歷史所接受從沒人提過任何異議。
到了明朝,情況發生了變化,開始有人小心翼翼地懷疑司馬遷的記述。
譬如,明代的王世貞認為秦始皇乃私生子的說法,很可能出自呂不韋的門客或者是被秦所滅的六國遺老遺少之口。
是“戰國好事者為之”。
清代的梁玉繩認為司馬遷之所以寫“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目的就是“別嫌明徵”,表示該傳說并不可靠。
不能認為司馬遷把這件事當成了史實,而應看做他實際上在秦始皇是否是私生子的問題上持保留態度。
從明代直至今天,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否定秦始皇是私生子。
一是閑話說,認為把秦始皇說成私生子是戰國時期的人們由于飯后無聊而胡編亂造;
二是陰謀說,認為是一些人出于某種政治斗爭的目的而制造輿論;
三是抹黑說或者是泄憤說,認為是被滅國了的六國后人,為了精神勝利,制造出了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謊言。四是孤證說,認為《史記》上所記載的秦始皇的身世,不見于其他史書,因此,孤證不立,秦始皇私生子一說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