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兩情相悅,怎抵風霜雨雪
- 視頻剪輯:盤點十大掌權女子
- 與清風無關
- 2302字
- 2022-11-14 03:32:09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兩情相悅,怎抵風霜雨雪
“盤點的竟然是一個青樓女子?”朱元璋微微一愣:“這倒是稀奇了,沒想到吳辰先生竟然開篇給了一個青樓女子。這恐怕有違天下體制。”
朝中的那是頑固儒生看到這里更是義憤填膺:“一個青樓女子也能夠盤點上榜,難道華夏歷史上文臣武將就沒有可盤點之處?”
更有甚者,已經有人開始洋洋灑灑數千字的討吳辰書了出來,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奔走相告之跡象。
而那些風流文士,看到這里不由地撫掌而笑:“妙。實在是秒極。”
“自古文臣風流,武將愛美人,若是這天下少了女子的點綴,豈不是少了很多樂趣。”
宋朝大文豪蘇軾更是哈哈長笑:“依偎紅帳,笑看天下,豈不是一件美事,我倒是覺得吳辰先生此舉,大有妙意啊。”
“哥哥,不知道你說的這妙意來自何處?”蘇小妹笑道。
“青樓女子不都是薄幸名之輩,其中更是有紅顏不輸當時文士者,吳辰先生能夠盤點此女子,想來必有非凡之處。”
奉旨填詞的柳永看到盤點后,不由地笑著對天下說道:“諸位姐姐請看,這吳辰先生也是爾等知音啊。”
就連始皇與太宗等人,也不由莞爾:“風流無雙,走馬消遣,人生美事。這倒是給枯燥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
平臺議論紛紛,而盤點緩緩進行。
“雖是兩情相悅,但那時的李香君已經名滿京城,梳攏必邀有風流雅士,還要付一筆豐厚的禮金給鴇母,可惜侯方域沒有銀子,無能為力。”
侯方域將一柄上等的鏤花象牙骨白絹面宮扇送給了李香君,扇上系著侯家祖傳的琥珀扇墜。
那時候的兩情相悅,若是送上了祖傳之物,必然代表了男子的真心實意。
一個是從小零落,一個是中途狼狽,又因兩方父親都是東林黨人,自然有很多共同話語。
這番詳談間,更覺得彼此乃是人生知己。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摯意,從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樓中。
從此與心上人相伴相隨,倒是讓心中郁悶的侯方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只不過時間長了,那買宮扇的錢卻被李香君得知。
原來這本是阮大鋮送給侯方域的一個人情,想拉攏侯方域入僚。
阮大鋮本是明末戲曲家和文學家,人品卻十分低下。
“妾身看中的不是你有多少錢財,而是公子的品性。”
侯方域尚自猶豫間,剛強的李香君,順勢將發簪摘下來,變賣了首飾,又四下借錢,總算湊夠了數,還給了阮大鋮。
“阮大鋮此人,以進士居官。先依東林黨,后依魏忠賢,崇禎朝以附逆罪去職。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東閣大學士,對東林、復社人員大加報復。”
由此可見此人心胸不是一般的狹隘。
李香君的行為,讓他不由地懷恨在心。南明小朝廷弘光皇帝繼位后,阮大鋮官至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東閣大學士。
他一邊加緊迫害東林黨人,一邊逼迫侯方域想讓他在南明為自己效力。
被逼無奈的侯方域,不得不前去投奔史可法。
“若是君尚且有報國之心,就好好在史大人麾下為國家效力,這大明雖然氣數已盡,但有志之士還是應該為國家盡最后的忠心,就算是死了,也比作亡國奴好。”
巾幗秀美,臉色凝神。一個柔弱女子的話語,讓心中猶豫不決的侯方域暗中慚愧:“多謝娘子提醒,我這就去史可法大人之處。”
“君且去,只今日始,奴家當洗盡鉛華,靜等公子回來。”
自侯方域去后,李香君洗盡鉛華,閉門謝客,一心等候公子歸來。
阮大鋮可不是一個善于原諒別人的人。
他現在身處要職,不僅沒有把心思放在怎么整飭軍武,怎么據半壁江山以求光復大明,而是利用職務之便,大肆排除異己。
南明皇帝朱由崧也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安樂皇帝,心中只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打算。
兩個臭味相投的君臣一碰面,自然是勾起了無限火花。
阮大鋮知道,抱負的時機成熟了。
他向皇帝身邊的大紅人田仰吹噓李香君的美貌。更是勾的后者心神搖曳。這李香君之名確實是名滿江南,若是能夠迎回做妾,也是一樁美事。
有阮大鋮打包票,田仰心癢難耐,立刻吹吹打打地來迎接李香君做妾。
誰知道李香君本是個烈性女子,對于這種要求更是堅決不從,情急之下,她一頭撞在欄桿上,猩紅鮮血正巧濺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親的人見鬧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著花轎溜回去了。
“倒是一個剛烈的女子。”秦太后不由點頭:“青樓之地,多是輕薄紅顏,能如此女子者,倒是不多見。”
大明的馬皇后不由暗暗點頭,馬皇后也是貧窮出身,心中對著青樓女子并沒有太多的異常之感。
“朕也是覺得這女子性情剛烈,能夠直面權貴,就是不知道后續的盤點如何了。”
阮大鋮也算是文壇上響當當的人物,但他沒想到李香君竟然如此剛烈,田仰沒有得逞,更是將怨氣灑在了他的身上。
一計不成的他,并不想就此放過李香君,若是前期因為他惱怒侯方域,故意刁難李香君,但眼下的他,心中想的是怎么將丟失的的臉面找回來。
“青樓之地,誕生無數風流雅詩的同時,也流傳著很多趣聞。大文豪紀曉嵐曾經被一名青樓女子的上聯困的抓耳撓腮。”
“而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更是與青樓女子有過一段美妙的邂逅。”
“倘若都如阮大鋮之輩,那歷史上可是少了很多文臣雅詩。”
阮大鋮并不想就此放過李香君。他一計不成再生一計。
這位南明的兵部尚書,沒有操心國事,沒有排兵布陣抵御清軍的鐵騎的兵部尚書,竟然親自提筆為弘光皇帝撰寫歌詞劇本。
“陛下,此等劇本應該由一位懂音律,善歌舞,長性情的女子方能演繹出來。”
“哦?不知尚書大人可有推薦?”朱由崧肥胖的身子微微扭動了一下,隨手將前方的兵報丟在一邊:“若是有的話,還不快快請來。”
阮大鋮得知李香君傷愈后,立即打著圣諭的幌子,將她征入宮中充當歌姬。
這一招李香君著實無法抵擋,她一個青樓女子,哪里敢違抗圣旨。
就這樣一個弱女子,在舉目無助的情況下,帶著一腔悲憤,走進了深宮。
宮門一入深似海,再見時蕭郎還是蕭郎嗎?
心中悲切的她好想托鴻雁捎封信給遠方的情郎,可此時戰事正緊,交通全部斷絕。
帶著無限的眷念和遺憾,李香君進了皇宮,懷里緊緊抱著那把鮮血寫成的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