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0章 【045】烽火戲諸侯

  • 魏宮蓮
  • 紅豆八寶飯
  • 3257字
  • 2023-01-12 17:21:51

馮太師看著新任的禮部尚書,實是由他禮部官員在做了,沒法子做到事不關己,只得跟他說得明白:

“那字畫上有南朝的書畫大家,也有我北朝的,大家出現在了一副字畫里。”

禮部尚書點頭,接話道:“就像它南朝的國書,是那一個鈐印。正統……自始皇帝而來。”

是說的萬世一系,自他開始,千秋萬代。說出來的卻是,“他南朝的宋使以任期未到,還就不走了。國書,他也有。”

一模一樣。現在,也就多了個“齊”。

直到南齊叫他回去。又說,“這南齊代宋,代,代……”接下來的話,到底交淺言深不合適,遂又改口,“出了這等事情,宋使回去會怎樣?”

改口之下,隨口說的。

不想馮太師還答了,“南齊的使臣怎么說的?”

“齊民?”一開始,是說的,昔為宋使,今是齊民。禮部尚書道,“南朝來了齊的使臣,這回去復命的使臣卻是宋。是它齊天子要見的。”

“國書,也只有他拿合適。原就是他拿過來的。”太師馮熙也在,只是一開始并不曾留意。

是說的丹陽王劉昶的佩劍,甚至說他揮劍斬之,也是南朝的齊使那一聲:“陛,陛下。”

驚慌之下,南朝來的人是說,劉昶實是已經死了的宋前廢帝。

劉子業。

壓是壓不下去了。各國使臣齊聚一堂,雖然也很出了太師馮熙的意料。

“……所以,那怎么可能是個皇帝。”禮部尚書看著新搗鼓出來的宗譜。

他們說是不講究這些,只是會被他家長輩杖責一百一百的,打死而已:

言傳身教。而到了這個層次,都差不多了,外人面前總得看起來是那么回事。

簡單來說,他家已經受當地敬仰。養大了說,萬民還得跟他學。

說出來的,卻又成了,“一個不成器的,也攀扯不上其他人。再說,哪有賜死孝武帝劉駿所有兒子的道理?”

他看著太師馮熙,接著說,“更像是,防范于未然。”

太師馮熙自然是懂的,他也在看周禮,因為天子劉子業陷落敵手,故而他們這一支的繼承權,全部作廢。

甚至包括劉駿的女兒,劉子業的姐妹,公主。罪,那就比照南朝的規定,隨便寫。

“……還是不能,不能。”這一刻的魏宮禮部尚書,走馬上任不久,一時也不知要如何說。

他等這個官職,一朝尚書,都得湊齊天時地利人和。想來,要做天子,總是更難的。

學的也更多。這做官,實則有個任期。

大概也是多喝了幾杯,禮部尚書遂也說了大實話,“它南朝是這樣的。”

只需要作廢。他看著案上翻開的冊子,宗譜,是替換掉幾頁,還是說拿個章,鈐印“作廢”即刻?

又說,“‘義嘉之變’,確有其事?天下舉兵,‘烽火戲諸侯’了。”說著,看了過去。

接著說,“也對,你祖馮弘,還有三百人‘投海浮宋’。”

是高句麗追封的皇帝。而它南朝,則是出不了這等天子:

烽火戲諸侯,以周禮廢帝。

劉彧出來了。也是善后,視同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遂說,“鎮它劉家棺材板的人物盡出,外面的架子雖然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蕭何家的子孫遂出面善后,也是白撿了個便宜。”

說著,也是宗親出身的禮部尚書不知想到了什么,也笑。也要前面的王族劉家同意:

它劉家就是憑著傲人的戰功,上去的。

劉子業御駕親征,到了前線的徐州彭城。諸王兄弟都在。

但彭城被圍。

一開始,情況不明,是打算臨陣換個天子吧。他三弟劉子勛。

但做不到。宋文帝劉義隆壓其子孝武帝劉駿,他的兒子劉彧出面善后:

是為宋明帝。

然后,南齊代宋。皇帝到了蕭道成所在的蘭陵蕭氏。

廢帝劉子業及其子孫,徹底與南朝繼承權無緣。

時間離得很近。具體不知。只是從常理推斷,廢帝的真相,更像是邊地彭城失守,天子在城中或突圍時被俘。

再不然,就是亡國之君。這里,必須有個斷代:

南齊代宋。

也是從周朝而來。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及其太子被俘,遂遷都,周幽王長子即位,東周代西周。

西漢末年,說是漢宮飛燕。實則,王莽篡漢。

遷都洛陽,東漢接西漢。

接下來,晉宮皇后不知羞,丑女多作怪,實是他司馬氏八王之亂,坐不穩天下了。

遷都,南渡,東晉接西晉。

正應時下時流行的話: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禮部尚書拓跋氏和太師馮熙說,“以前好歹用了心,皇后是個無可挑剔的美女。亡了國,乍一聽,也說得過去。”

現在流行寫實。就都想不通了,只能得出最重禮儀規矩的司馬氏,千挑萬選了一個“呆皇帝”。皇后無顏,實是他司馬氏娶妻重德。

“皇后,也有非得出席的場合。再如何,她也得是個皇后模樣。”身為外戚的馮太師有幸見過幾位皇后,遂如是說。

禮部尚書拓跋氏接話道,“到了這時,城破,第一個得到消息的也不會是皇后。”

而最遠的西周末年和最近的西晉末年,實是中原正統王朝被他們眼里的異族攻破王城,俘虜天子。它西晉的王城還兩次被攻破。

八王之亂后西晉元氣大傷,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中原的局面。

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晉都城洛陽在“永嘉之亂”中被劉聰攻破。

晉懷帝司馬熾被俘殺,其侄司馬鄴于公元313年在長安稱帝,定都于長安。史稱晉愍帝。

公元316年長安失守,公元317年西晉滅亡。次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史稱東晉。

而南朝現在則是廢帝。一旦天子御駕親征,或者城池陷落,被對方俘虜。

就會廢帝。

甚至,斷代,南齊代宋。后面,只會做得更加無可挑剔。

也就是,以軍功起家的劉宋遲遲不能一統南北朝,也被質疑。

而蘭陵蕭氏的蕭道成等,已經起來了。到了劉子業繼位,也是不得不接替其父孝武帝劉駿,來到前線督戰。

北燕末帝馮弘身后可以有三百人浮海投宋,那么,這一戰,敗,而令青徐四州降魏,也是可能。

時間南北朝時期。

史稱劉彧宋明帝,說明這個危機是他出面解決。

就像劉子業的兄弟,也可能因建康廢劉子業天子,而舉兵。但,實際上,劉宋并沒有什么人愿意響應他們:

故而劉彧是為明帝。更多人附和他的選擇:

而邊鎮及其附近有劉子業的兄弟,他們手里有兵。劉昶投敵,理由牽強,舉兵伐王城……烽火戲諸侯吧。

“這次,南朝是由他蘭陵蕭氏主推換俘,也是想和我們商量一下互市。”太師馮熙遂也說。

是要締結邊地的和平條約。與南朝不再有大規模的征伐,也是因此,作為南朝主戰的彭城劉氏,至少,年少登基的劉子業沒有辦法。

劉彧雖為天子,主和,落得個郁郁而終。但接下來他的長子劉昱,主戰,則連天子也當不成。

“劉裕沒有能夠一統。”禮部尚書拓跋氏遂也笑,還是說了。

建立胡夏的赫連勃勃,是個人物,但其為人比三國呂布,還惹非議。

赫連勃勃是鐵弗匈奴部人,是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后代,與前趙光文帝劉淵同族,母族為前秦苻氏(桓文皇后)。

雖不與前趙劉淵同,自稱漢室后人,實也是有這個說法。

赫連勃勃則是因同族的劉淵,攻破長安,鼓吹他有漢室血統。追溯祖上,波及赫連勃勃。

劉淵,字元海,是西漢時期匈奴首領冒頓單于的后裔。據其說,漢高帝劉邦將一位宗室之女作為和親公主嫁給冒頓單于,并與冒頓單于相約為兄弟,所以,冒頓單于的子孫都以劉氏為姓。

《晉書》:“永興元年,元海乃為壇于南郊,僣即漢王位………乃赦其境內,年號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這個在晉朝末年,自封為漢王,并追尊劉禪的人,正是冒頓單于后裔、漢趙帝國創始人,漢光文帝劉淵。

劉淵所建立的漢趙,在其死后一年,攻入洛陽,并俘虜了晉懷帝和一眾王公大臣,史稱永嘉之亂。

自此以后,北方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此起彼伏,互相攻伐,交戰不休,揭開了神州離亂百余年的序幕。

東漢胡人內遷之際,劉淵的先祖進入汾水與澗水一帶定居,他們還曾出兵幫助征討黃巾軍。

劉淵,新興郡匈奴人,十六國時期漢趙開國皇帝,匈奴首領冒頓單于后代,左賢王劉豹之子,母為呼延氏。

劉淵文武雙全,擅長騎射。父親死后,接掌部落事務。后趁西晉發生八王之亂,割據并州地區,在永興元年(公元304年)以“兄亡弟紹”為名建立漢國,設置文武百官,追尊后主劉禪。

而赫連勃勃于義熙二年(公元406年),據說,原名劉勃勃,姚興拜他為安北將軍、五原郡公,鎮守朔方。

襲殺高平公沒奕于(岳父),兼并軍隊物資,自號天王、大單于,國號大夏,改姓赫連,年號龍升,定都統萬城,率兵征戰四方。

大概是其為人,有恩將仇報的重利不重情嫌疑,這時的人重德。魏宮遂也有傳聞:

娶了他女兒赫連氏的太武帝拓跋燾,說是遇弒。

是和赫連皇后有關。“實也是受了漢宮飛燕的影響。”禮部尚書拓跋氏瞅著太師馮熙,還是不信。

時年做官要是做官的模樣,做天子要是做天子的模樣,那么,皇后實也是要挑揀的。

其家都已稱帝,見多識廣,誰又肯委屈了自己兒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天长市| 桐梓县| 宾阳县| 南投市| 瓦房店市| 道真| 易门县| 项城市| 彭阳县| 南部县| 双鸭山市| 娄烦县| 尚义县| 林西县| 广南县| 双辽市| 蒲城县| 建平县| 漳州市| 礼泉县| 久治县| 宜兰县| 葵青区| 高雄县| 阜新| 黄陵县| 永登县| 招远市| 蓬安县| 南京市| 崇阳县| 和龙市| 都匀市| 深州市| 周口市| 八宿县| 英吉沙县| 介休市| 疏附县|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