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014】詠絮“堂上燕”

自家小姐愛繪畫,尤其是名剎古寺風格的壁畫,丹蔻第一眼想到的則是刺繡。

春日的晴滟里,鋪了繡床在水閣石欄桿前,照著小姐的畫繡一幅花紅柳綠宴浮橋,歡聲笑語里秋池也是鮮活的。

“我又不會。”青梅自捧著茶,倚欄花叢坐著。

姿態愜意。

身邊楊柳垂下萬千綠絲絳,桂蕊香糕擲向水面,引得游魚浮上來接喋。

“不會?不會,還來吃我們問小廚房要的面點。”一時間,群情激昂。

丹蔻便來拉她。

“罰你給我們穿針引線。”頓了頓,又說,“看好了,我要這個顏色——”

想到這里,青梅神情晦暗,可這些如畫的場景都隨著丹蔻的香消玉殞而銷聲匿跡。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

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永平求法樣“。漢明帝遂派使臣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同返東漢國都洛陽,高僧被安排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于“鴻臚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為現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在這里譯出。

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道場。

大概是自小受此熏陶,太師府的小姐抄寫經書皆是一筆端莊雅麗的簪花小楷,是學的晉朝衛夫人。

傳說衛夫人是王羲之的少時老師。能當得起書圣王羲之的老師,可見衛夫人書法水平之高。后人對衛夫人的書法評價非常的高。

唐朝的書論家張懷瓘,他寫的《書斷》里評價衛夫人衛鑠,說她的書法“碎玉壺之冰,瀾瑤臺之月,宛然芳樹,穆若春風”。而馮太師幾個少爺小姐的一筆字,皆出眾,大概是自小抄寫佛經打下的基礎。

時年抄寫佛經,全是端正楷書,從恭敬中透露出禮佛的虔誠、嚴謹。而他們的字畫,皆是師從治學嚴謹的陳郡謝氏謝家女。

陳郡謝家因淝水之戰而名滿天下。

在決定東晉生死存亡的淝水之戰中,正是謝安指揮,謝石、謝玄和謝琰率軍,八萬晉軍大敗前秦苻堅二十萬軍隊。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北魏趁機重立代國。

而這次大勝,也讓謝家從一個普通士族一躍成為當時可與司馬共天下、與瑯琊王氏并列的南朝最高名門望族。

陳郡謝家治學嚴謹。

南地世家大族的子弟們,無論男女,無論是否出仕,皆是滿腹詩書,才華橫溢。而據說,陳郡謝家的宰相謝安,經常聚集子弟們“講論文義”。

有一次,謝安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的子侄們講解文義。

不一會兒,雪下得大了,他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

他的侄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比擬。”

他的侄女謝道韞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未若柳絮因風起)。”

謝安聽后高興地大笑起來。

憑借“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詠雪故事,人稱謝道韞“詠絮之才”,在《三字經》“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所提及,是與漢代的班昭、蔡琰等齊名的才女。

在適婚的年紀,嫁給書圣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丈夫王凝之為會稽太守時,抵御盧循、孫恩之亂,城破被抓。王凝之及其子女被擒。

無一肯降,據說,都殉國。而輪到謝道韞時,孫恩赦免了她。這里說一句題外話,就算是棄城逃跑的古代守城官員,就算被朝廷抓到追究責任:

也只罪責他一人。很少有問罪至死,多是貶官,談不上牽連家人。

古代刑法上有株九族,實際頒布就只有株三族,具體實施大概還要酌情遞減。

一般都是只誅首惡,罪不及妻小。所以,這些動亂造反,這片土地上盜亦有道,斷不至于此。

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其父王羲之還活著,想來也只有一句話:“誰叫他是王羲之的兒子了。”

歷史上只說王凝之為會稽太守時,抵御盧循、孫恩之亂,城破,王凝之死,并未提及他的子女們。

王凝之死后,謝道韞在會稽獨居,終生沒有改嫁。?頗有文才,所著的書,流傳于世。

晉人重風骨,由身而內,貌柔和而內剛強。而識英雄重英雄,無論南北都是一樣的,故而,名門望族王謝的族人在一江之隔的北地也很受推崇。

馮太師為兒女進學特意延請諸多名家,最后請到了陳郡謝氏族親的謝家女來教導兒女字畫,贊其一筆字,字字珠璣,筆筆俱到,不愧是“謝家詠絮”的“堂上燕”。

南地名門王謝的顯赫,在其所結姻親中也可體現。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第觀念盛行,世家大族相互通婚,既要看門當戶對,也要看家世清貴。

由上而來。只是,以前不為民間所知。南北朝時期,北方五胡十六國,或者更多,而一水相隔的南方一開始亦有紛爭,這才叫人窺見其中些許端倪:

和天家挑選天子婦仿佛,世家大族相看世家婦,并無太大區別。

也是由上而來。南朝以王謝兩家與天家聯姻最多,彼此之間也通婚,是南北兩地公認的清貴人家。

馮太師原是出身公卿之家,雖然自謙說是京都平城一清貴世家耳,不以官家自詡,而重清名。

為兒女延請名師,便皆是奔著這等清貴人家而去,言傳身教。

至于馮太師請來的謝家女,和大才子王肅又攀得上親,這卻是后話了。

也是這時世家大族聯姻的真實,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而自家小姐因對佛經壁畫獨特的穎悟而來的小字“妙蓮”,一開始就與佛有緣。

在家中時,馮太師就常將她抄寫的佛經家書供于家廟。

也投了太皇太后的眼緣。

看了那一卷《妙法蓮華經》之后,太皇太后待自家小姐便又多了幾分親近,似乎對魏天子的選擇不再患得患失,甚至有了說不出的期許。

太皇太后是禮佛的人,和馮太師一樣,格外喜歡自家小姐抄寫的經書,在宮里就使喚慣了的。

出了宮,也如舊。

七月的盂蘭法會,太皇太后又要了一百卷《妙法蓮華經》布施。而青梅一直記掛著,剛剛自家小姐不勝酒力,是真的去了內室更衣。

出來信步走向秋池附近的水閣,吹風醒酒。

在回廊的轉角處,宦官高公公帶著一隊侍從宮女迎面走來,潔白的浮塵飄飄灑灑。

因是在太師府芙蓉花園的九曲回廊遇上了。原就是賀馮太師嫡長孫周歲誕辰的家宴,這里還是內宅,自家小姐便只帶了她一人。

青梅一下認出了迎面而來的高公公,正是魏天子身邊的,她有些驚惶地悄聲通服自家小姐:“師傅,那是內廷高公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漯河市| 遂溪县| 都安| 蒙山县| 南投市| 邵阳市| 兰西县| 吉安市| 泌阳县| 毕节市| 通州区| 天门市| 正定县| 满洲里市| 罗平县| 承德市| 教育| 阿勒泰市| 乐平市| 鹤壁市| 泰顺县| 新泰市| 瑞金市| 开阳县| 敖汉旗| 余江县| 墨脱县| 和政县| 喀什市| 湖南省| 喀喇沁旗| 偃师市| 黎川县| 辽宁省| 麻城市| 安阳市| 南华县| 荔浦县| 鹿邑县| 溆浦县|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