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工程項目管理
- 張宏 劉紅芳主編
- 1661字
- 2021-10-22 15:28:20
三、我國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的發展與差距
(一)我國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快速發展,完成營業額從1985年的6億多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38億多美元。新時期,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的國際承包業務正朝著多樣化模式發展,國家也加大了對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支持力度,積極鼓勵國內企業參與國際承包項目工程,以此來提升國家在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力。近年來,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呈現一個快速增長的態勢。2012年,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營業額達到了1166億美元,新簽合同數額達到1565億美元,同比增長12.7%和10.0%。而美國麥格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McGraw-Hill)發布的2012年度ENR (Engineering News-Record)全球最大225家國際承包商排名中,我國內地企業也有52家上榜。
國際工程承包市場從分布區域情況看,亞洲、非洲等傳統市場仍然是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區域,2008—2011年,亞非區域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收入之和均占中國國際工程承包市場收入的80%以上。由于非洲、沙特阿拉伯以及印度等區域市場的巨大市場需求,預計這一份額比例可能還將會維持數年。房屋建筑、水利電力、石油化工、交通運輸、礦產資源開發、電子通信等行業是國際工程承包的主要業務領域。
在整體業務規模快速擴大的同時,我國對外承包的項目規模和檔次也在不斷提高。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整體的發展特點是:模式不斷創新發展,產業分工體系深化,國際承包商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經營管理日益科學化、信息化、規范化,重視工程安全和綠色建筑,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等。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工程建筑行業能力的飽和過剩,可以預計,在未來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將會呈現快速增長的發展態勢。
(二)我國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發展存在問題
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的新趨勢下,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的發展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
1.企業融資難度大,得不到足夠的金融支持
目前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承包工程項目存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短缺。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融資體制與國際上通行的項目融資體制還沒有完全接軌。此外,國家對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銀行政策支持的力度也不夠。其次,企業要得到融資擔保比較難。國家設立的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規模小,而且使用資金的程序復雜、審批時間過長、支持范圍有限且往往需要經歷很長的審批周期,擔保的范圍和幅度都很有限。目前,我國銀行提供的國際工程承包貸款利率為3.8%(不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兩優”貸款業務),遠遠高于國際通行利率。
2.面臨市場準入困難
國際工程承包要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目前我國在相關的技術、法律特別是行業服務質量標準方面還沒有真正與國際接軌。而歐美等國都實行了十分專業的工程資格及專業執照規定以及具有很完善的市場準入法律體系,這些都對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承包項目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而新的國際服務貿易設置的國際工程承包的服務質量標準等,也使我國企業面臨比較嚴苛的技術壁壘。
3.國際工程承包業務的質量較低
目前,我國的國際工程承包業務主要集中在亞非拉等落后國家及地區,工程項目的業務增長仍然采用粗放模式,而工程營業額的增長也大多依靠項目數量的增加,在業務質量方面還有明顯的不足。我國企業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的總體管理水平較低,持續的營業能力較差,利潤率普遍低下。許多企業將發展重點主要放在如何增加項目數上,對工程建設及管理的質量并不是十分重視。而目前我國企業參與的國際工程項目也多以傳統基建的專業施工承包模式為主,對新型的國際總承包模式(DB、EPC、PMC、BOT及PPP模式等)的涉及研究仍停留在初級摸索階段。
4.缺乏復合型的國際工程總承包管理人才
人才缺乏一直是影響我國對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問題,目前,我國企業十分缺乏的人才有富有經驗的國際工程項目經理,設計、采購、施工各階段的核心管理人員,通曉國際工程法律的人員,項目風險評估人員,國際工程合同管理人員,國際工程財務人員,國際工程融資人員,國際工程造價估算和報價人員等。此外,語言障礙也是一個突出問題,使得我國企業的技術、管理人員良好的技術管理素質難以在國外工程承包中得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