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親歷篇

在那大移民里的日日夜夜

周家山

我的家鄉位于漢水中游的湖北省鄖縣。土生土長于家鄉的人們,都愿意把這里叫鄖縣。然而,為了南水北調,多次承擔過國家使命的鄖縣再一次變成了很多人的故鄉。他們在淚別故鄉的時候,我在用攝影的方式挽留他們。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為支持丹江口水庫、黃龍灘水庫、第二汽車制造廠、十堰市、襄渝鐵路、東風輪胎廠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建設,600多年歷史的鄖縣古城水葬江底,12萬移民舉家外遷,10余萬移民倉皇內安。每當我一遍遍翻看記錄這段歷史的珍貴照片時,心里總是感慨萬千,悲壯、使命、感激、遺憾,我能體會到我那父老鄉親們遠遷他鄉的不舍、悲壯和擔當,我感激那些留存這些珍貴瞬間的攝影前輩,同時,我也深感遺憾,受當時諸多經濟條件的限制,照片留存的太少了!

時光匆匆,命運使然。40多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親歷和見證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鄖縣的移民外遷,在我聆聽到它征行的第一遍號角響起時,我就對我自己說:“周家山,你趕上了,你得把這事兒搞好了!你得對得起這段歷史,對得起鄖縣攝影家協會主席這個角色,不要再留遺憾!”

擔當從這一時刻開始,我如一個瀟瀟風雨中奔襲沙場的壯士,義無反顧地踏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攝影的征程。

外遷移民開始動遷前,我的鏡頭主要聚集在那些大的視角里——即將被淹沒的土地、房屋村落、水利設施、標志性工程,以及長江委測量水位線、鉆探地質結構。我跑遍了我所知道和我認為可能會淹掉的每個地方,我想讓我自己和鄖縣的歷史記住這些可能再也看不到的場景,每一寸土地,每一棵綠樹,每一條溪流,每一棟房屋,她們都是有生命的,我能在我的照片上感受到她們的律動和呼吸。

而更加震撼我心靈的則是2010年的那個夏季,正值鄖縣的移民外遷試點鄉鎮安陽鎮開始外遷之時。安陽鎮的龍門堂村、余咀村、青龍村是試點移民村。我開始走進龍門堂村,我舉著相機走近那里的父老鄉親,鄉親們對家鄉看最后一眼不舍的眼神,車隊徐徐開動送行的親人在黑夜里揮手再見的身影,那留不住的移動車窗,在安置地歡迎儀式上鄖縣領導流著熱淚請當地政府對鄖縣移民“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的深情,這所有的一切,讓我在按動快門的那一刻,眼淚也悄然而下。我忽然覺得那一張哀傷的、深情的、堅毅的、充滿期盼的臉,那每一個可敬可愛的移民和移民干部,他們才是這段歷史中最鮮活的存在,他們才是我要為之記錄和感謝的最直接的方式,一個攝影人的使命和職責讓我在心里對他們說——讓我記住你的臉。

我開始為遇到的每一戶移民拍攝全家福,并抓拍他們在離別時的每一個刻骨又精彩的瞬間。那背著一棵花椒樹告別故鄉的深情,那叩別祖先的撕心裂肺的傷痛,那扶棺遠行的悲壯,那每一張全家福上無限憂傷又滿懷憧憬的臉。

“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炮火不夠近。”這是我一直崇拜的20世紀著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說過的話。這句話一直激勵和指引著我如何才能做一個真正的攝影人。

難忘那艱苦卓絕的2010年,難忘那38批(次)的大移民,從春到夏,從秋至冬,四季變換中鄖縣的移民外遷工作堅定前行。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參加了全程38批(次)的全程攝影。流汗、流血、受傷,這在我的攝影路上是家常便飯,而對我們來說每一次的困難都只是對一名攝影人的考驗。最艱苦的拍攝是大規模移民開始后連續5天的5批移民。那幾天,我和我的攝影兄弟們常常從安置地返回鄖縣,到達已是半夜,回家往電腦里轉存照片后換身衣服,馬上又趕車下鄉,凌晨再隨另一批移民趕赴安置地。如此循環5天5夜,那是常人難以忍受的煎熬。2010年8月21日,城關鎮武陽嶺村、紅橋村、后店村、牧場溝村93戶372人外遷武漢市蔡甸區7個安置點。我們在炎熱的酷暑中不停地按動著相機快門,生怕錯過了每一個難忘的瞬間?;氐郊依镆咽前胍?,我頭重腳輕,把相機包從身上取下便一頭栽到沙發上去了。妻子用體溫計一量,39.5℃,她一邊讓我吃退燒藥,一邊不停地用冰毛巾給我降溫,并央求我不要參加第二天的移民外遷拍攝了。凌晨3點,趁著妻子在勞累中睡著,我悄悄爬起來又連夜趕到安陽鎮。22日,我又跟隨安陽鎮小河村的258戶1102人的移民車隊,前往安置地仙桃市長坰口、西流河、沙湘7個移民點,在頭暈眼花中我只拍到了90多張照片,為此,我遺憾了好一陣子。

人的生活是有一種慣性的,這種拍攝狀態一直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外遷結束后。我常常睡到半夜突然爬起來,穿上衣服,提起攝影包就走。每逢此時,妻子也訓練有素地嗖地起床,拉著我說明天沒有移民,而我大腦一片空白只看到妻子嘴在動,并不知她在說什么,只是機械地穿著衣服去開門,等回過神來查外遷時間表和筆記本確定沒有外遷移民后才又沉沉地睡下。那段時間走在大街上,很多熟人遇見到我總會驚訝地問:“你是周家山嗎?怎么又黑又瘦,都沒有人樣了?”只有告訴對方我在參加外遷大移民攝影,人家就會很理解地點頭:“哦,保重身體啊!”

鄖縣外遷大移民從2010年4月30日開始,到11月21日結束,共涉及8個鄉鎮66個村,7453戶31651名移民。動用車輛4200余臺(次),行程390余萬公里,分38批(次)將移民安全送達到全省11個縣、市、區的32個鄉鎮71個安置點。我有幸參加了所有外遷移民的跟蹤拍片工作,在記錄這段歷史的同時,我把每一張全家福照片洗出來親自送到每戶移民的手上,還有許多在安置地抓拍的全家福照片,我會洗出來后再寄給他們,在看到他們欣賞自己照片時那喜悅的笑臉,接到遠遷他鄉的老鄉收到照片后打來致謝電話的那一刻,一種幸福感在我的全身涌動。雖然工資不多,雖然囊中羞澀,但我不可抑制地去做這件事情,面對他們的可愛和犧牲,我沒有理由不為他們做點什么。

有人問我:“你下這么大力氣,動這么大勁兒去拍照,一定在移民指揮部掙了很多錢吧?”說實話,一年的外遷移民攝影工作我只在移民指揮部拿到500元錢,那是全縣完成外遷移民總結表彰大會上,我被表彰為全縣外遷移民先進工作者,領到了一本榮譽證書和500元獎金。這與我在外遷移民拍攝過程中自己開支的1萬多元錢相比太少了,雖然在數字上看我似乎是虧了,雖然家人和很多朋友都覺得不可理解,但是我自己知道我沒有虧,而且我獲得了很多更寶貴的東西,我得到了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資料,我得到了移民老鄉的一聲聲感謝,我得到了領導和朋友們的支持和認同,這都是我最大的精神財富,因此,我從不后悔。

一直想說聲感謝。在這段風雨兼程的移民外遷攝影路上,我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鼓勵??h委書記和宣傳部長多次鼓勵我要為這次大移民拍出好鏡頭,將來把照片放大到北京市和天津市辦影展,告訴大家一個真實鮮活的庫區和庫區移民;縣長親自打電話安排和寫抽調意見,讓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外遷移民的攝影工作中;還有一路陪伴過我一起頂烈日迎風雨一起摸爬滾打的攝影朋友;還有一直耐心給予我指導的十堰日報攝影部主任陶德斌老師;還有那熱心給我端碗水喝,留我吃餐飯的可愛移民。太多的感謝我無以為報,只能更認真地拍好我的片子。

一直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將這些珍貴的照片集結成冊,那也算是對這段歷史,對所有支持鼓勵過我的領導和朋友,對我自己有個交代。如今,大規模外遷移民工作早在2010年11月21日結束,全省的移民內安總結會也于2012年9月18日在鄖縣圓滿舉行。再過兩天就是中秋佳節了,抬頭看著窗外那輪圓圓的月亮,照片中那一張張移民老鄉的臉在我的腦海里一次次閃過,我的老鄉們,每逢佳節倍思親啊,你們在他鄉還好嗎?窗外月亮的青輝傾灑大地,似乎是一張圓圓的臉,含著淡淡的笑,從窗外注視著我靜靜地整理這些照片。我的移民老鄉們,我努力記住你們每一張親切的臉,現在我將如愿讓你們一一住進我的畫冊里了,這里面飽含對你們的敬意和祝愿,飽含一個癡愛攝影的人無比的欣慰和幸福。

后記:在2010年南水北調38批(次)大移民過程中,我全程追蹤拍攝移民圖片4萬多張,為移民免費拍送紀念照片和全家福照片價值1萬余元。2013年3月,出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大移民紀實攝影專集《故鄉鄖縣》。湖北電視臺采訪攝制《移民攝影師周家山》專題片,在湖北省結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外遷和內安移民期間播出,并作為湖北省移民工程有突出貢獻的10名代表參加了匯水儀,受水區多個省市現場直播了匯水儀式。2015年1月31日,中央電視臺在早間新聞和午間新聞中的“行進中國精彩故事”欄目中播出了《南水北調移民攝影師周家山》的故事專題片,對我在南水北調工作中取得的攝影成果給予了肯定,如今我的鏡頭還在對準南水北調移民后期幫扶工作,通過7年的攝影積累我已拍攝了10萬多張移民工程照片,今后庫區的污水處理、垃圾填埋、坡改梯水土流失治理、生態修復、環庫區旅游公路建設、農村聯戶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等仍將是我鏡頭聚焦的重點。

(作者系湖北省鄖縣攝影家協會會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沁阳市| 商水县| 大理市| 东阳市| 松桃| 伊川县| 鄂尔多斯市| 黔西县| 张家港市| 曲阜市| 祥云县| 寿光市| 大关县| 云阳县| 朝阳县| 苏尼特右旗| 湖北省| 金乡县| 郎溪县| 镇沅| 西乌| 渝中区| 新竹市| 遵义市| 洛阳市| 建始县| 宁津县| 崇阳县| 丹巴县| 铁岭市| 南靖县| 武平县| 保德县| 舒兰市| 鹤山市| 靖江市| 克东县| 界首市| 宜宾市|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