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力學基本原理及應用
- 劉洋編著
- 2字
- 2021-11-05 16:31:37
上篇 土的基本物理力學性質
緒論
0.1 什么是土
土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土的成因多,用途多。什么是土?土是指地球表面各類巖體風化后經搬運、沉積等地質作用,在極為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巖石碎屑和土顆粒組成的松散顆粒集合體。巖石成分和風化類型的不同,直接導致土體成分的差異,搬運和沉積過程中的自然條件和各種隨機因素的作用,致使土體具有不同的結構和構造。從母巖到形成土,經歷了很長的地質年代,期間的風化、搬運和沉積作用是交錯進行的,并且每一過程都會對土的性質產生影響。土體是由一定的材料組成,具有一定的結構,賦存于一定地質環境中的地質體,作為一種松散介質,土體具有不同于一般理想剛體和連續固體的特性-碎散性、多相性和各向異性。土中土顆粒間的膠結強度遠小于顆粒本身的強度,有的甚至沒有聯結,顆粒間具有孔隙,孔隙中通常有水或空氣。土一般為三相系,即由土顆粒、水和空氣所組成。當土體處于飽水狀態或干燥狀態時,則為二相系,即僅有土顆粒和水或土顆粒和空氣。土的成因將在第1章中詳細介紹。
工程上的土可分為一般土和特殊土。一般土廣泛分布于地表各處,根據其有機質含量的不同又可分為無機土和有機土兩類。根據其組成顆粒含量的不同,又可分為碎石類土、砂類土、粉質土和黏性土四大類。根據其顆粒間膠結程度又可分為黏性土和無黏性土。特殊土常見的有遇水發生沉陷的濕陷性土(如濕陷性黃土)、濕脹干縮的膨脹土以及凍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