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裝飾材料與構造
- 郭洪武 劉毅主編
- 6699字
- 2021-11-05 10:39:45
1.2 裝飾材料的基本知識
近幾年,裝飾行業的繁榮帶動了裝飾材料行業的快速發展,新材料的研發和使用也促進了裝飾行業的進步。由于房地產、室內裝飾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室內裝飾材料的生產消費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裝飾材料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裝飾材料如何合理地劃分材料種類,如何體現材料自身的功能和地位,使其在室內裝飾裝修中發揮應有的價值,是室內設計師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1.2.1 室內裝飾材料分類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的類型、品種繁多,從化學成分的不同可分為有機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裝飾裝修材料以及復合式裝飾裝修材料。無機裝飾裝修材料又分為金屬裝飾裝修材料和非金屬裝飾裝修材料兩大類型。更多的分類方法是按建筑室內的裝修部位來劃分,這種分類方法,見表1.1。
表1.1 裝飾裝修材料分類

1.2.2 材料的裝飾性
設計師對材料的認識應從形、色、質、肌四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材料肌理美感的不同組合形式,體現材料本身的價值,使建筑形式更有意義。
1.顏色
材料的顏色取決于三個方面:①材料的反射光譜;②由觀看時照射在材料上光線的光譜組成;③觀看者眼睛對光譜的敏感性。因此顏色并非是材料本身固有的,它涉及物理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多方面規律。人的心理感官會反映他對顏色的感受,不協調的顏色組合會使人產生強烈的眼部視覺反應。顏色選擇恰當、顏色組合協調,能創造出舒適美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裝飾材料的顏色豐富多彩,尤其是涂料、壁紙一類的飾面材料。不同的顏色給人不同的感受,進行室內設計時利用這個特點,可以使建筑物表現出質樸或華麗、溫暖或涼爽,向后退縮或向前逼近等不同的效果。此外,人對顏色的感受還受使用環境的影響,例如,青灰色調在炎熱氣候的環境中顯得涼爽安靜,但若在寒冷地區則會顯得陰冷壓抑。
2.光澤
光澤是材料表面的一種特性,在評定材料的外觀時,其重要性僅次于顏色。光線照射到物體上,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如果物體是透明的,則還有一部分被透射。如被反射的光線集中在與光線的入射角相對稱的角度中,這種反射稱為鏡面反射。如被反射的光線分散在各個方向中,這種反射稱為漫反射。漫反射與材料的顏色及亮度有關,而鏡面反射則是材料產生光澤的主要因素。光澤是有方向性的光線反射性質,它對物體形象的清晰程度即反射光線的強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一種顏色可顯得鮮明亦可顯得晦暗,這與材料表面的光澤度有關。材料表面的光澤可用光電光澤計來測定。
3.透明性
材料的透明性也是與光線有關的一種性質,既能透光又能透視的物體稱透明體,只能透光而不能透視的物體為半透明體,既不能透光又不能透視的物體為不透明體。例如普通門窗玻璃大多是透明的,磨砂玻璃和壓花玻璃等則為半透明的,而木材、金屬、石材等都不具有透明性。
4.表面組織
由于裝飾材料所用的原材料、配比、生產工藝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從而使材料的表面組織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有細致或粗糙的,有堅實或疏松的,有平整或凹凸不平的等。不同的材料會產生不同的質感,不同的質感會引起人們不同的感覺。例如,堅硬而表面光滑的材料如花崗石、大理石表現出嚴肅、有力量、整潔之感,富有彈性而松軟的材料如地毯及紡織品則給人以柔順、溫暖、舒適之感。同種材料不同做法也可以取得不同的質感效果,如粗獷外露的混凝土和光面混凝土墻面會呈現出迥然不同的質感。
飾面的質感效果還與具體建筑物的體型、體量、立面風格等方面密切相關。粗獷質感的飾面材料及做法用于體量小、立面造型比較纖細的建筑物不一定合適,用于體量比較大的建筑物效果就好些。另外,外墻裝飾主要看遠效果,材料的質感相對粗些無妨。室內裝飾多數是在近距離內觀察,甚至可能與人的身體直接接觸,通常采用細膩質感的材料。較大的空間如公共設施的大廳、影劇院、會堂、會議廳等的內墻適當采用較大線條及質感粗細變化的材料裝飾效果好。室內地面通常需要考慮凹凸質感及線型變化,但陶瓷錦磚、水磨石、拼花木地板和其他軟地面雖然表面光滑平整,卻也可利用顏色及花紋的變化來表現獨特的質感。
5.規格和形狀
室內裝飾中對磚塊、板材和卷材等裝飾材料的形狀和尺寸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規格。除卷材的尺寸和形狀可在使用時按需要剪裁和切割外,大多數裝飾板材和磚塊都有一定的形狀和規格,如長方、正方、多角等幾何形狀,以便使用時可拼裝成各種圖案和花紋。室內設計對于各種裝飾材料表面的天然花紋 (如天然石材)、紋理 (如木材)或人造的花紋與圖案 (如壁紙)等也有特定的規格要求。
一定的分格縫和凹凸線條也是構成立面裝飾效果的因素。抹灰、刷石、天然石材、混凝土條板等設置分塊、分格,除了為防止開裂以及滿足施工接茬的需要外,也是裝飾立面在比例、尺度感上的需要。例如,目前多見的本色水泥砂漿抹面的建筑物,一般均采取劃橫向凹縫或用其他質地和顏色的材料嵌縫,這種做法不僅克服了光面抹面質感上的缺陷,同時還可減輕大面積抹面顏色欠均勻的感覺。
6.圖案與花紋
室內設計時對于各種裝飾材料表面的天然花紋 (如天然石材)、紋理 (如木材)或人造的花紋與圖案 (如壁紙)等也有特定的規格要求,以實現良好的裝飾效果。
7.立體造型
裝飾材料的立體造型包括壓花 (如塑料發泡壁紙)、浮雕 (如浮雕裝飾板)、植絨、雕塑等多種形式,這些裝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材料的質感,提高了裝飾效果。預制的裝飾花飾和雕塑制品,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立體造型。
總之,裝飾材料除了以上要求外,還應滿足強度、耐水性、耐侵蝕性、抗火性、不易沾污、不易褪色等要求,以保證裝飾材料在使用過程中能長期保持其原有特性。
1.2.3 裝飾材料的組織設計原則
室內環境設計需要對室內空間的各個界面進行有序處理,達到便利、舒適、美觀,保護室內空間的承重構架系統的目的,提高保溫、隔熱、隔聲等性能。那么,對不同材質、規格、顏色和紋理的裝飾材料,如何選擇、組織才能更好地表達室內設計理念,是一項復雜而重要的工作。因此,創造優秀的室內設計作品,就應提高材料組合的整體環境效應意識,主動駕馭材料,讓材料的特性真正在室內設計中發揮作用,以此來調整和加強室內空間的整體效果。
1.整體性原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處于一個有機整體中,室內環境的材質組織也是如此。室內設計就是將各種材質有機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整體性原則是室內環境設計時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它包含兩方面含義:一是由材質本身所構成的系統所表現出的整體感覺;二是材質與構成室內環境的其他要素 (空間、光影、色彩等)之間的相互協調。
室內環境材質所表現出的整體感覺會因材質組織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情感內涵,如粗獷豪放、溫馨細膩、自然樸素、生動活潑等。設計時,無論使用多少種材質進行組織,給人的整體感覺都要明確,并與室內使用功能、氣氛相一致。一般采用粗糙材質的組合方式,能給人自然、粗獷、剛毅與豪放的感覺,而采用紋理細膩的材料則使人感到整潔、溫馨。
2.對比性原則
沒有質感變化的空間會顯得乏味而單調,在一定程度上創造材料質感的變化可使室內空間環境變得豐富有趣。例如,在實木復合地板上鋪設一小塊地毯,這種材質上的軟硬對比可使空間增加一種溫馨的氣氛,常用于休息區的空間劃分。在運用材質的對比組合時,應特別注意色彩和面積的搭配。當室內環境顏色較為豐富時,應減弱材質之間的對比,否則易產生凌亂的感覺。一般來說,若用于對比的材質存在某種共同特征,諸如光澤度、色彩或相似的視覺重力感,那么它們之間就存在一定的和諧性,使得組合的材質容易獲得一種整體感。此外,在對比材質的組織設計中,還應注意它們在視覺上的平衡關系及秩序性和序列性。
3.平衡性原則
視覺環境設計要十分重視形式美,平衡作為形式美的法則之一,在室內環境材料組織設計應用中十分突出。使用具有明顯性格差別或對立的材質組合時,就需要運用平衡性原則對其位置關系、面積和形狀進行變化以保持它們在視覺上的平衡。一般來說,有一定視覺重量感差異的材質在搭配使用時,上輕下重可取得安穩感,上重下輕則有不安全感。因此,室內地板顏色普遍要重于墻壁、室頂的色彩,灰白色地板只有在室頂顏色為白色時才適合使用。
4.點睛性原則
點睛原則即利用高反光或折光材料來增強材質組合的表現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來講,在漫射光的作用下,光亮的表面會出現強烈的反光。若光亮表面是曲面或折面,那么光源位置的微小變動都會在其轉折處引起一系列光影變化,表達出一種閃爍、變幻莫測或華麗的感覺。高反光材料(如金屬、玻璃、水晶制品)一般只作點綴來使用,加鑲邊或包柱等。大面積使用容易產生眩光,影響材料的美觀和視覺效果。
5.習慣性原則
在室內空間環境設計中,應充分尊重用戶對材料應用的習慣性心理。室內設計中的習慣性原則是人們在長期生活與認知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與自然和傳統的親近性。例如,人們在臥室、書房地面一般鋪設木地板,客廳地面鋪設地磚,如果吊頂采用較重的板材 (如石材)就會讓人產生不安全感。所以,在進行材質選擇和組合時采用習慣性的材料組合更易于獲得用戶的認同,從而產生良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舒適性。
6.經濟性原則
經濟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心設計、巧于用材、優材精用、普材新用。一般來說,提高經濟性的關鍵在于巧妙用材,用普通材料來代替昂貴材料并獲得相似裝飾效果,或以普通材質塑造新穎、獨特的視覺形象。通過設計師的高超技巧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既可以保證裝飾效果在視覺上可以達到預期,同時還降低了資源消耗和經費投入。
1.2.4 裝飾材料的選擇原則
室內裝飾的目的是創造一個自然、和諧、舒適、整潔的居住環境,室內裝飾藝術效果主要由材料的顏色、質感及線型三方面因素構成,即通常所說的建筑物飾面三要素。在室內裝飾中,各種材料色彩、質感、光澤、搭配等的選擇將對室內氛圍產生極大影響。一般來說,室內裝飾材料的選用應根據以下幾方面進行綜合考慮。
1.建筑類別與裝飾部位
建筑物種類繁多,而且建筑物的性質和使用功能也多種多樣,對裝飾材料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人民大會堂莊嚴肅穆,裝飾材料常選用質感堅硬而表面光滑的材料,如大理石、花崗石等,色彩用較深色調,不宜五顏六色;醫院氣氛沉重而寧靜,宜用淡色調和花飾較小或素色的裝飾材料。另外,裝飾部位的不同,材料的選擇也不同。臥室墻面宜淡雅明亮,但應避免強烈反光,在壁紙、墻布等裝飾上要尤其注意;廚房、衛生間應潔凈、清新,通常采用白色瓷磚作為飾面裝飾。
2.地域與氣候條件
裝飾材料的選用常與地域和氣候有關,水磨石、花階磚散熱快,在寒冷地區會使生活在這種地坪上的人感覺冷,從而有不舒適感,故應采用木地板、高分子合成纖維地毯,這些材料的熱傳導低,使人感覺暖和舒適;在炎熱的南方,則應采用有冷感的材料。在夏天的冷飲店,采用綠、藍、紫等冷色材料使人感到有清涼的感覺,而地下室、冷藏庫則要用紅、橙、黃等暖色調,從而給人們帶來溫暖的感覺。
3.空間與場地條件
不同的場地與空間,要采用與之協調的裝飾材料。空間寬大的會堂、影劇院等,裝飾材料的表面組織可粗獷而堅硬,并有突出的立體感,可采用大線條的圖案。室內寬敞的房間,也可采用深色調和較大圖案,不使人有空曠感。但是,對于較小的房間如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居家小戶型住宅,其裝飾最好選擇質感細膩、線型較細和有擴容效應顏色的材料。
4.標準與功能性
裝飾材料的選擇還應考慮建筑物的標準與功能要求。例如,不同星級的酒店,要不同程度地顯示其內部裝修的豪華、高貴、奢侈氣氛,采用的裝飾材料也不同。
當建筑要求裝飾材料有保溫絕熱功能時,壁飾可采用泡沫型壁紙,玻璃采用絕熱或調溫玻璃等。在劇院、報告廳等室內裝飾中,則需要采用吸聲裝飾材料如穿孔石膏板、軟質纖維板、珍珠巖裝飾吸聲板等??傊?,隨著建筑物對聲音、保溫、防水、防潮、防火等要求的不同,在選擇裝飾材料時應考慮具備相應的功能特質。
5.民族與文化性
在選擇裝飾材料時,要注意運用先進的材料與工藝技術,保留和突出表現民族傳統文化和地方裝飾特點。例如,金箔、琉璃制品是我國特有的裝飾材料,這些材料一般用于古建筑或紀念性建筑裝飾;而斗拱、藻井、唐卡等民族和宗教性裝飾元素的運用,能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6.經濟適用性
裝飾裝修材料的選擇還要考慮造價問題,目前我國的總體經濟發展水平還不是很高,居民的消費水準較低,不適合大量選用進口高檔裝飾裝修材料,并且國產的裝飾裝修材料已能滿足三、四星級公共建筑的裝飾設計要求。普通的裝飾裝修材料,經過設計師們的精心設計和能工巧匠們的精細施工,同樣能產生出乎意料的裝飾效果。所以新穎、美觀、適用、無污染、耐久、價格適中的裝飾裝修材料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是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的主導產品。
7.健康環保性
裝飾裝修材料的選定,尤其要考慮環保要求。2001年國家出臺了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GB18580—2001;GB18588—2001和GB6566—2001)共10項,分別規定了10種材料中有害物質的限量,而且從2002年7月1日起已強制實施,即人造木質板材、溶劑型木器涂料、內墻涂料、膠粘劑、木制家具、壁紙、PVC卷材、地毯、地毯用膠粘劑、混凝土防凍劑和裝飾裝修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1]。這些材料也是裝飾裝修工程中常用材料,在選用前一定要認真檢測,所含有毒物質如甲醛、苯、氡氣、氨、γ輻射、醚酯、三氯乙烯、丙烯腈以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TVOC)等不準超過國家的規定,以確保環境不被污染和人身安全。
1.2.5 裝飾材料的發展趨勢
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推動了室內裝飾材料產業的迅猛發展。除了材料的多品種、多規格、多花色等特性外,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不斷涌現,近年來裝飾材料產業還呈現出如下一些發展特點。
1.智能化、復合型、功能多樣化
將材料和產品的加工制造同以微電子技術為主體的高科技嫁接,從而實現對材料及產品的功能自動控制與調節,將成為裝飾裝修材料新的發展方向。
隨著人們對家裝的品位越來越高,單一材料已不能滿足要求,使得復合型材料被大量開發利用。另外,裝飾材料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比如,近年來發展極快的鍍膜玻璃、中空玻璃、夾層玻璃、熱反射玻璃,不僅能調節室內光線,也能配合室內的空氣調節,節約能源;以往常用作吊頂的軟質吸聲裝飾纖維板,已逐漸被礦棉吸聲板所代替,原因是后者的耐火性更強。對于現代高層建筑,防火性已是裝飾材料不可少的指標之一。
2.質量輕、強度高、大規格、高精度
現代辦公及住宅建筑向高層、超高層發展,對材料的容重也有了更高要求,像鋁合金這樣強重比高的材料將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工藝方面,主要是采取中空、夾層、蜂窩等形式來制造輕質高強的裝飾材料。此外,采用高強度纖維或聚合物與普通材料復合,也是提高裝飾材料強度而降低其重量的方法,例如近些年應用的鋁合金型材、鎂鋁合金覆面纖維板、人造大理石、中空?;u等。玻璃幕墻、陶瓷墻地磚等飾面材料,以往的幅面均較小,今后的發展趨勢是大規格、高精度和薄型。
3.產品規范化、系列化、高端化
室內裝飾材料種類繁多,涉及的專業面廣,具有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特點,在產品的規范化、系列化方面有一定難度。但是,隨著人工費的急劇增加、裝飾工程量的加大和對裝飾工程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保證裝飾工程的工作效率,裝飾材料必然將向著成品化、安裝標準化方向發展。此外,隨著人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的使用標準也越來越高。民用住宅的裝飾已經不滿足于傳統涂料,大量性能優異的中高檔裝飾材料,如實木、石材、陶瓷等已逐步走入普通家庭的裝飾中。
4.家裝工廠化、集成化
將原來在客戶家里現場制作的木制品,改為在工廠里生產制作,以機械作業代替人工的加工,只將工廠化工序完成后的成品與半成品搬到工地進行簡單的組裝或安裝,這就是家裝工廠化。工廠化家裝標準度高,精細度好,質量有保證,且可以按照業主的要求定做。家居裝飾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省時高效,節能環保,減少了大量的現場油漆、濕作業粘貼工作,施工現場干凈、整潔、噪聲少、建筑垃圾少,減少家裝對室內空氣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減輕了對周邊環境和鄰里的影響。圖1.3為集成式整體衛浴空間,用一體化防水底盤組合和壁板、頂板構成的整體框架,配上各種功能潔具形成的獨立衛生單元,具有淋浴、盆浴、洗漱、便溺四種功能。
5.綠色、節能、低碳、環保
節能、環保已成為當今室內裝飾業的主流,人們追求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無毒無害低碳環保的裝飾材料受到市場的青睞,特別是低甲醛和VOC釋放的涂料和油漆類材料。一般裝修完后需待室內氣味散發后再投入使用,并且保持通風狀態來稀釋室內的有害物質;另外也可在室內擺放一些闊葉類植物,某些植物本身具有吸收甲醛、苯、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功能,這樣既美化環境又能吸收有害氣體,一舉兩得。市場上也有一些諸如空氣凈化器、活性炭、甲醛吸附器等設備可以放入室內凈化環境。
圖1.3 集成式整體衛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