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4 懸吊式頂棚構造

懸吊式頂棚,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龍骨架膠合板吊頂、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鋁合金龍骨礦棉吸音板吊頂、鋁合金裝飾板吊頂等。

2.4.1 木龍骨架膠合板吊頂

木龍骨架膠合板吊頂,是使用較早的一種頂棚裝飾裝修形式,一般由吊桿、主龍骨、次龍骨及膠合板四部分組成 (圖2.15)。

1.吊點的設置與固定

(1)設置吊點:對于普通平面頂棚的木龍骨吊點,一般是按1個/m2吊點進行布置,在頂棚上均勻排布。對于有疊級造型的吊頂木龍骨架,應在其高低錯落的交界處布置吊點,吊點間距0.8~0.9m。較大的燈具及其他較重的吊掛設施,必須單獨設置吊點進行懸吊。如有上人檢修等要求時,其孔洞處要按設計加密增設吊點。

(2)固定吊點:吊點與結構的固定方法采用膨脹螺栓、射釘等緊固件固定,膨脹螺栓或射釘固定數量不少于兩個。吊桿通過勾掛、焊接等方式實現吊點處的連接 (圖2.16)。

2.吊桿的選擇

木吊桿一般選用截面為50mm×50mm或40mm×40mm;金屬吊桿有圓鋼、角鋼、鍍鋅鐵絲等,對于圓鋼吊桿,輕型吊頂選用φ6,中型、重型吊頂選用φ8。如果設計有特殊要求,或荷載較大,則需經結構設計與驗算確定 (圖2.17)。

圖2.15 木龍骨架膠合板吊頂組成

圖2.16 木龍骨吊點的固定方式

圖2.17 吊桿與龍骨的連接方式

3.木龍骨的選擇

吊頂木龍骨分主龍骨和次龍骨。主次龍骨截面形式一般分方形或矩形。龍骨規格按設計要求,設計無明確規定時,一般按主龍骨50mm×70mm或50mm×100mm,次龍骨50mm×50mm或40mm×(40~60) mm。其中,主龍骨間距一般為600~1000mm,次龍骨間距按次龍骨截面尺寸和面板規格而定,一般為400~600mm,龍骨的連接方式為槽口拼接 (圖2.18)。

圖2.18 木龍骨利用槽口拼接

4.面層處理

為了確保木質懸吊式頂棚面層的平整度,它的基層一般都選用4mm加厚三層木膠合板或五層木膠合板,主要是考慮減少頂棚吊頂的局部變形量。

(1)木膠合板的布置與釘接。布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整板居中,分割板布置在兩側;另一種是整板鋪大面,分割板歸邊。使用電動或氣動打釘槍,采用長度為15~20mm的釘槍釘。

(2)飾面處理方式。主要有涂料涂飾、裱糊等。

5.木龍骨吊頂的構造方式

(1)單層骨架構造。設有邊龍骨,與主、次龍骨在同一平面構成吊頂骨架覆面層。邊龍骨可通過設在墻內的預埋件加以固定,無預埋件時可采用木楔圓釘法,即按間距500~800mm沿標高線打孔塞入木楔,將邊龍骨釘固于木楔上 (圖2.19)。

(2)雙層骨架構造。與吊桿相連的承載主龍骨在上,由次龍骨拼裝的覆面格柵在下,邊部不設靠墻龍骨,待罩面板材鋪釘后,可安裝天花陰角裝飾線條作為吊頂面的收邊處理 (圖2.20)。

圖2.19 木龍骨單層骨架構造

圖2.20 木龍骨雙層骨架構造

2.4.2 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

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是以輕鋼龍骨主件與配件組成骨架,通常以金屬桿件為吊桿,以石膏板等板材為面板所組成的吊頂頂棚。

1.UCL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

(1)吊點的固定。吊點 (吊筋與頂板的連接)的構造方法。一般采用膨脹螺栓或射釘槍固定固定鐵件,吊桿與鐵件通過勾掛或焊接連接。

(2)吊桿的設置。吊頂荷載的大小是決定吊桿截面尺寸的主要因素。不上人吊頂吊桿可選用φ6鋼筋,上人吊頂通常選用與龍骨配套的標準配件。如不選用標準配件,可用φ8鋼筋。如荷載較大,則需經過結構計算確定吊桿斷面。

上人吊頂的吊桿間距為1000~1200mm,無主龍骨不上人吊頂吊桿間距為800~1000mm。主龍骨端部距離第一個吊點不超過300mm,否則應增設吊點,以免主龍骨變形。

(3)龍骨的組合。輕鋼U形龍骨為承載龍骨,是吊頂骨架的主要受力構件;C形龍骨為覆面龍骨,是吊頂龍骨骨架構造中固定罩面層 (吊頂飾面板)的構件;L形龍骨通常被用作吊頂邊部固定飾面板的龍骨,故也可作為覆面龍骨 (圖2.21)。

圖2.21 U形輕鋼龍骨吊頂

1—吊桿;2—吊件;3—掛件;4—承載龍骨;5—覆面龍骨;6—掛插件;7—承載龍骨連接件;8—覆面龍骨連接件造

(4)龍骨的布置。用主龍骨吊件將主龍骨固定在吊桿上,用次龍骨吊件將次龍骨掛在主龍骨上。固定紙面石膏板的次龍骨間距一般不應大于600mm,在南方或潮濕的地區,間距以300mm為宜。在同一平面內次龍骨與垂直方向橫撐之間,用平面連接件連接 (圖2.22和圖2.23)。

(5)面板安裝。吊頂飾面一般采用9mm厚的紙面石膏板。紙面石膏板的長邊 (包封邊),應沿縱向次龍骨鋪設,用自攻螺釘固定,自攻螺釘距包封邊 (長邊)以10~15mm為宜,距切割邊 (短邊)以15~20mm為宜。釘距以150~170mm為宜,螺釘應與板面垂直。

(6)面板拼縫處理。為了防止紙面石膏板在對其進行進一步涂飾、裱糊時拼縫處開裂變形,面板拼縫處要進行處理。面板與面板拼縫處應采用端頭打坡,刮涂膩子嵌縫,并貼穿孔紙帶。如果不進一步處理直接飾面,可采用伸縮縫配件拼縫 (圖2.24)。

(7)雙層罩面板的耐火吊頂。采用雙層耐火紙面石膏板作為輕鋼龍骨吊頂的封閉式罩面,其耐火極限可達1h以上。在設置第二層板材時應注意:第一層板采用 M3.5×25自攻螺釘固定,并用嵌縫石膏膩子將縫隙嵌平。第二層板與第一層板的長邊板縫至少錯開300mm,短邊與第一層板的短邊板縫相互錯開的距離至少是相鄰兩根C60覆面龍骨的中距,并采用M3.5×35自攻螺釘 (圖2.25)。

2.V形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

V形龍骨又叫V形卡式龍骨吊頂,V形龍骨構造工藝簡單,安裝便捷。主龍骨與主龍骨、次龍骨與次龍骨、主龍骨與次龍骨均采用自接式連接方式,無需任何多佘附接件。此外V形卡式龍骨吊頂的最大優點是在裝配龍骨架的同時就可進行校平并安裝紙面石膏板。因而節省施工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2.26)。

圖2.22 輕鋼龍骨吊頂平面圖

2.4.3 鋁合金龍骨礦棉吸音板吊頂

鋁合金龍骨的基本斷面形狀為T形,由T形龍骨變形的產品有 H形、Y形、Z形等,但并未脫離T型的基本形狀和應用技術,這些略約變形的鋁合金龍骨,有利于安裝飾面板以及使吊頂面具有多變的線型或立體效果 (圖2.27)。

固定吊桿:將膨脹螺栓預埋在樓板結構層內并與吊桿連接,吊桿常為φ6~8的鋼筋或鍍鋅鐵絲,間距為900~1200mm。

安裝龍骨:次龍骨安裝在主龍骨之間并連接牢固。次龍骨應定位準確,與主龍骨十字交叉,緊貼主龍骨。安裝時按設計要求留出燈孔、排風口、冷暖風口的位置,其四周應增加橫支撐與吊桿 (圖2.28和圖2.29)。

安裝礦棉板:礦棉板根據其邊口構造形式,有直接平放法 (明架龍骨)、企白嵌裝法 (暗架龍骨或半暗架龍骨)、粘貼法三種形式 (圖2.30~圖2.32)。

(1)直接平放法 (明架龍骨)。直接將礦棉板擱置在T形龍骨架上,操作簡單,拆換方便。在吊頂正面形成整齊的龍骨框架和幾何形塊狀分割。礦棉板擱置安放時,需留有板材安裝縫,每邊縫隙不宜大于1mm,縫與縫之間必須十分平直,板縫接頭必須一致。安裝完成后,吊頂面應十分平整。整個吊頂表面的平整度偏差一股不大于2mm。

(2)企口嵌裝法 (暗架龍骨)。將礦棉板四邊的企口,對準龍骨架的邊緣,逐一插入龍骨架中,板與板之間用龍骨插片連接,在吊頂正面形成整體而統一的花紋圖案。

(3)粘貼法。粘貼法是在礦棉板背面涂膠黏劑,再平貼于石膏板上,同時用直釘或門型釘在板面或邊口加以固定。

圖2.23 輕鋼龍骨吊頂細部圖

圖2.24 伸縮縫配件

圖2.25 雙層罩面板的耐火吊頂構造

圖2.26 V形輕鋼龍骨紙面石膏板吊頂

圖2.27 TL型鋁合金龍骨吊頂

圖2.28 暗架礦棉板T形龍骨吊頂透視圖

圖2.29 暗架礦棉板H形龍骨吊頂透視圖

圖2.30 明式粘貼

圖2.31 暗式粘貼

圖2.32 跌級式粘貼

2.4.4 輕鋼龍骨鋁合金裝飾板吊頂

鋁合金裝飾板吊頂結構緊密牢固,構造技術簡單,組裝靈活方便,整體平面效果好。鋁合金裝飾板的規格、型號、尺寸多樣,但龍骨的形式和安裝方法都大同小異。常見鋁合金裝飾板及構造做法有以下幾種形式。

1.鋁合金條形裝飾板吊頂

鋁合金條形裝飾板又叫鋁合金條形扣板,根據條形板的尺寸、類型的多樣化和龍骨的布置方法的不同,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化萬千的效果。條形板吊頂按其板縫處理形式不同,分為開縫條形板頂棚和閉縫條形板頂棚。目前開縫頂棚愈來愈少,而閉縫 (密縫)頂棚占據了主導地位(圖2.33)。

圖2.33 金屬條板吊頂

2.鋁合金方形裝飾板吊頂

鋁合金方形裝飾板吊頂,可以是全部頂棚采用同一種造型、花色的方形板裝飾而成,也可以是全部頂棚采用兩種或多種不同造型、不同花色的板面組合而成。它們可以各自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同時與頂棚表面的燈具、風口、排風扇等有機組合,協調一致,使整個頂棚在組合結構、使用功能、表面顏色、安裝效果等方面均達到完美和諧統一 (圖2.34)。

圖2.34 金屬方板吊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大同县| 建水县| 定西市| 襄垣县| 通榆县| 阿鲁科尔沁旗| 惠来县| 岳普湖县| 大丰市| 屏南县| 繁峙县| 西城区| 鄄城县| 淅川县| 金溪县| 仙居县| 临夏市| 韶山市| 宜春市| 张家口市| 布尔津县| 安龙县| 图们市| 乌恰县| 开平市| 锦州市| 东莞市| 天等县| 寿阳县| 防城港市| 灵武市| 靖江市| 玛曲县| 凌源市| 南昌县| 德保县| 巴青县| 奈曼旗| 上饶县| 唐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