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珠江三角洲地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區,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和政治地位。珠江下游地區河道處于感潮河段,在枯水季節和枯水年份,受海水上溯的影響,澳門、珠海、廣州等城市飲水安全長期受到嚴重威脅。該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關系到當地近4000萬城鄉居民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會的穩定和諧。黨中央、國務院及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珠江三角洲地區的飲水安全,多次通過上游的水庫調度、三角洲地區的水庫建設等措施緩解飲水危機,但是水質問題目前尚未得到根本解決。

解決水源水質問題是保障飲水安全的第一個環節,是最基礎的工作,是保障飲水安全的前提。水源水質問題在珠江下游地區首先體現為海水及人為污染物復合作用下的水質問題。季節性水質問題是珠江下游地區水源安全的重要特征,其突出表現就是咸潮威脅。由于人類活動對河口河道形態的改變,枯水期珠江上游河道下泄徑流量的減小,經濟增長導致用水量增加以及潮汐動力、海平面季節變化、風場變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珠江河口枯水季節咸潮入侵日益加重,咸潮上溯嚴重威脅珠海、澳門、中山等城市飲水安全

2005年以來,珠江流域水利委員會通過科學論證、精心組織,成功實施了2005年和2006年兩次抑咸補淡應急調水、2006~2007年和2007~2008年兩次珠江骨干水庫統一調度、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及2010~2011年三次珠江枯季水量統一調度工作,確保了澳門及珠海等珠江三角洲重要城市的供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七次成功實施的珠江水量統一調度實踐證明,通過流域和區域水資源合理調配來抑制咸潮是目前解決枯水期潮汐影響城市飲用水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然而,目前水資源調度模式與現有水庫以防洪、灌溉、發電為主要功能的調度運行方式不相適應,還不能完全滿足枯水期抑咸調度的需要。

針對珠江下游地區咸潮上溯問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中設立專門課題,研究河口地區的水質安全問題,其中“多汊河口的水庫—閘泵群聯合調度咸潮抑制技術課題”(2009ZX07423-001-2)是由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承擔的任務,該課題從珠江流域上游水庫群的聯合調度、三角洲地區的閘壩運用、海水動態及上溯機理分析預測等多角度,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咸水上溯控制的技術方案并進行了示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承擔了其中上游水庫群聯合調度的有關研究工作,本書是在該課題成果基礎上撰寫而成的。

本書共分10章,第1章由雷曉輝、賀新春等撰寫,全面介紹了國內外分布式水文模型及水庫調度的研究進展;第2章由廖衛紅、雷曉輝、王宇暉等撰寫,介紹了自主開發并獲得軟件著作權(軟著登字第0480814號)的分布式水循環模擬模型EasyDHM;第3章由唐克旺、王琳、雷曉輝等撰寫,介紹了水循環要素演變規律的幾種研究方法,包括突變分析、小波分析等;第4章由雷曉輝、王旭、王宇暉等撰寫,介紹了課題研制的梯級水庫群抑咸調度模型;第5章由唐蘊、王琳等撰寫,闡述了珠江流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水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特點;第6章由廖衛紅、王宇暉、張峰、孫甲嵐等撰寫,具體闡述了珠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構建,包括基礎數據庫的建設、空間單元劃分、要素信息提取、模型率定及驗證等;第7章由王琳、王宇暉、唐蘊、張峰、孫甲嵐等撰寫,系統闡述了珠江流域水循環的演變規律,包括溫度變化、降水變化、徑流演變等;第8章、第9章由雷曉輝、劉盈斐、張峰、王旭等撰寫,在構建流域徑流預報模型基礎上,進行了流域短期及中長期的徑流預測預報,提出了抑咸調度的多種方案并進行了優化分析及推薦方案的建議;第10章由唐克旺、王琳等撰寫,提出了珠江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的對策建議。原書中多幅圖為彩色,由于印刷限制,這些彩色圖在書中正常位置以單色出現,為保證閱讀效果圖名中標“*”號的圖在書后附上了彩色插頁。

在本課題的實施過程及本書的撰寫過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一直給予悉心指導,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賈仰文在模型模擬及動態預測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琳等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課題頂層設計,明確了研究方向及任務。在此,向上述專家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書可供水資源調查、規劃、管理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人員參考借鑒,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作者

2013年9月1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图木舒克市| 鄢陵县| 驻马店市| 克东县| 从江县| 河南省| 邢台县| 嘉峪关市| 莱阳市| 海晏县| 南京市| 玉门市| 通辽市| 通山县| 岗巴县| 宁河县| 辽源市| 岳西县| 固镇县| 武隆县| 台湾省| 浮山县| 石河子市| 定襄县| 富川| 建水县| 闽清县| 抚顺县| 孝义市| 马龙县| 宣汉县| 双牌县| 常山县| 台北县| 桂东县| 秦皇岛市| 林甸县| 赣州市| 高淳县|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