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內容

1.1.1 課題研究背景

墻體改革的最大目的是保護耕地,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能源,堅持可持續發展。我國耕地資源緊缺,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0%,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我國農村每年新增住宅約8億m2 ,主要以磚混結構建筑為主。建筑材料中70%是墻體材料,黏土磚仍然占主導地位,耗用大量耕地。國發辦33號文件提出:“限制生產、使用實心黏土磚,并逐步向小城鎮和農村延伸”。明文規定了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的城市,逐步淘汰黏土制品,并向郊區城鎮延伸;其他城市要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分期分批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并向小城鎮和農村延伸。

2007年浙江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浙江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明確了新型墻體材料非黏土化的產業發展方向,確定了新型墻體材料推廣使用由城市向農村推進,禁止在全省生產和使用實心黏土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浙政發〔2011〕56號)中提出積極推進墻體革新,并提出“鼓勵其他建筑工程和農村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墻體材料”,并鼓勵發展“以工業廢渣、粉煤灰、建筑渣土、煤矸石和江河湖海泥等為原料的新型墻體材料,積極開發各種砌塊、輕質板材和高效保溫材料,推行復合墻體和屋面技術,改善墻體保溫和屋面保溫的防水技術性能。積極研究開發科技含量高、利廢效果好、節能效果顯著的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技術”。

在新農村建設興起的背景下,浙江農村住房建設量非常大。在2001—2014年間,浙江農村新建住房16.38萬戶,建房面積11819.09萬m2 ,占全省房屋建設總量的50.81%,年均建房面積2954.77萬m2。農村居民建房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人均居住面積從2000年的46.4m2擴大到2005年末的55m2 ,2012年已經達到61.51m2

浙江省在“十五”期間,在一些鄉鎮建設一批應用新型墻體材料的新農居和高山移民搬遷下山居住區試點示范建筑,取得了巨大成功,帶動了周邊鄉村農居建設選用新型墻材。如紹興東湖鎮龍山村、臨安楊嶺鄉、建德市蓮花鎮應用混凝土砌塊和混凝土磚建造農居面積分別達到30多萬平方米、3萬多平方米和5萬多平方米。實踐證明,新型墻體材料在新農村建設中推廣應用是可行的。浙江省富陽市于2014年完成320戶,5.24萬m2的發展新型墻體材料專項補助,為農村全面推廣新型墻體材料發揮了示范與帶動作用。

1.1.2 課題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

(1)通過對浙江農村建筑基本情況、建筑材料的使用情況和村民意識等方面的調查,掌握農村現有自然村落、新型農村社區建筑的基本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

(2)介紹適宜浙江農村建筑使用的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等建筑產品類型和性能,以及相關廠家的產品信息。

(3)介紹適宜浙江農村建筑使用的墻體保溫隔熱系統、適用條件及相關規范。

(4)根據我國現行農村建筑節能設計規范的相關要求,并根據我省農村建筑的建造特點,列出了浙江省農村節能建筑墻體選用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安陆市| 长泰县| 苗栗市| 承德市| 宝应县| 天等县| 榆中县| 镶黄旗| 桂东县| 河东区| 永康市| 五莲县| 阿坝| 逊克县| 松滋市| 金坛市| 色达县| 科技| 扬中市| 肇源县| 宁波市| 滁州市| 贡山| 新丰县| 宜阳县| 苏尼特左旗| 和龙市| 法库县| 汪清县| 武功县| 宁城县| 乌兰察布市| 滦南县| 宜良县| 阿尔山市| 县级市| 竹北市| 梧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