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輸水96億方惠及逾5000萬人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通水運行兩年多。國務院南水北調辦14日介紹,截至9月13日,中線工程已累計向華北地區輸水96億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省(直轄市)5310萬人,社會、經濟、生態等綜合效益顯現。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數據顯示,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北京市累計分水26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100萬人;天津市分水21億立方米,受益人口900萬人;河北省分水1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510萬人;河南省分水33億立方米,受益人口1800萬人。

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區日供水量七成,供水范圍基本覆蓋北京中心城區、豐臺河西地區和大興、門頭溝等新城以及昌平、通州部分地區,全市人均水資源量由原來的100立方米提升至150立方米。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表示,“南水”不僅為北京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必要水源,也為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機場等重大項目提供了水資源保障,大大提升了北京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安全的戰略儲備。

“南水”也為天津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據悉,目前天津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等14個行政區的市民都用上了“南水”,該市也因“南水”補充形成了“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新供水格局。

此外,河北省新(改)建的112座配套地表水廠也全部建成,石家莊、邯鄲、廊坊、保定、滄州、衡水等地已用上“南水”。在河南,鄭州、新鄉、焦作、安陽、周口等11個省轄市也已全部通水,日供水量600多萬立方米,極大緩解了當地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中線工程通水以來,在“南水”補充下,北京、天津等受水區也加快了南水北調水與當地地下水水源的置換,壓減地下水開采量,目前部分超采區的地下水位已開始回升。通過水源置換和優化配置,各地利用“南水”向農業和河道補水,也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河湖生態環境。

記者:魏夢佳

2017年9月14日新華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县| 宝山区| 龙南县| 屯昌县| 宜都市| 慈溪市| 长治市| 仙居县| 吉木萨尔县| 永定县| 镇沅| 娄底市| 天水市| 武夷山市| 敖汉旗| 获嘉县| 屯昌县| 利辛县| 汝城县| 张家口市| 闽侯县| 黄山市| 武清区| 马关县| 博白县| 淄博市| 漠河县| 侯马市| 五华县| 泽普县| 乳山市| 平舆县| 冀州市| 兰西县| 新乡县| 西华县| 工布江达县| 石门县| 将乐县| 息烽县| 屏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