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電檢查實用指南
- 景勝 拜克明 靳保衛主編
- 8602字
- 2021-10-29 22:37:29
第二節 電費計算
1.單一制電價電費如何計算?
(1)居民客戶電費的計算方法。居民客戶用電主要是指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由于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與提高,居民客戶用電已由過去的單一照明向家庭家電廣泛應用過渡,已從以往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向中高檔空調機、廚房電炊等發展,用電量急劇上升成為居民生活用電的重要一環,不可忽視。居民客戶電費在我國仍劃歸為單一制電價范圍。
居民客戶電費計算公式為:
電費金額=抄見電量×電能單價
(2)其他單一制電價客戶電費計算方法。其他單一制電價主要包括:非居民照明、非工業電價(含商業電價第三產業電價)、普通工業電價、農業生產電價、貧困縣農業排灌電價等。其他單一制電價客戶容量達到100kVA及以上的,還要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計算公式為:
電費金額=抄見電量×電價+抄見電量×電價×(±)功率因數增、減百分數
+其他代收
其中功率因數增、減率可按下式先計算出功率因數值:
有功電量
cosφ=
(有功電量)2+(無功電量)2
然后對照功率因數標準值調整電費表查出增、減電費百分數結算。(3)實行峰谷電價客戶電費計算方法。計算方式為:
電費金額=高峰抄見電量×高峰電價+低谷抄見電量×低谷電價+平段抄見
電量×平段電價+(高峰抄見電量×高峰電價+低谷抄見電量×低谷電價+平段抄見電量×平段電價)×(±)功率因數增、減百分數+其他代收
2.1983年出臺的《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中規定的功率因數標準值及其適用范圍是什么?
(1)功率因數標準0.90,適用于160kVA以上的高壓供電工業用戶(包括社隊工業用戶),裝有帶負荷調整電壓裝置的高壓供電電力用戶和3200kVA及以上的高壓供電電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數標準0.85,適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其他工業用戶(包括社隊工業用戶),100kVA(kW)及以上的非工業用戶,100kVA(kW)及以上的商業和100kVA(kW)及以上的電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數標準0.80,適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農業用戶和躉售50
用戶,但大工業用戶未劃由供電企業直接管理的躉售用戶,功率因數標準應為0.85。
3.什么情況下可以不執行功率因數標準?
根據電網的具體情況,對不需要增設補償設備,用電功率因數就能達到規定標準的用戶,或離電源點較近、電壓質量較好、無須進一步提高用電功率因數的用戶,可以降低功率因數標準值或不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但須經?。ㄗ灾螀^、直轄市)電力局批準,并報電網管理局備案。降低功率因數標準的用戶的實際功率因數,高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數標準時,不減收電費,但低于降低后的功率因數標準時,應增收電費。
4.當月有增容或變更用電時,功率因數如何計算處理?
當月用電客戶有增容或變更用電,引起功率因數執行標準發生變化的,需要根據變化前后的電量數據分段計算電費。
5.裝有帶防倒裝置的反向無功電能表的客戶功率因數如何計算?
供電部門應在計量點加裝帶有防倒裝置的反向無功電能表,按倒送的無功電量與實用無功電量兩者絕對值之和計算月平均功率因數。
6.在計算轉供戶用電量、最大需量及功率因數調整電費時,應扣除被轉供戶、公用線路與變壓器消耗的有功、無功電量。最大需量按哪些規定折算?
(1)照明及一班制:每月用電量180kW·h,折合為1kW。(2)二班制:每月用電量360kW·h,折合為1kW。
(3)三班制:每月用電量540kW·h,折合為1kW。
(4)農業用電:每月用電量270kW·h,折合為1kW。
7.兩部制電價客戶電費如何計算?
設客戶每月應付的電費為A,每月用電量為W,則執行兩部制電價的客戶的月用電電費用公式可表示如下:
A=J+D=PS+EW
則該客戶的月平均電價為:
客戶月平均電價=A/W
式中 J———基本電費,元;
D———電度電費,元;
P———基本電費電價,元/kVA、元/kW;
S———客戶接用供電企業容量,kVA;或客戶去用供電企業最大需量,kW;E———電度單價,元/(kW·h);
W———客戶月用電量,kW·h。
8.什么是基本電費?
基本電費是根據用電客戶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量和國家批準的基本電價計收的電費。
9.基本電費的計算方法有哪兩種?
(1)按客戶自備受電變壓器計算。凡是以自備專用變壓器受電的客戶,基本電贊可按變壓器容量計算。不通過專用變壓器接用的高壓電動機,按其容量另加于瓦數計算基本電費,1kW相當于1kVA。
(2)按最大需量計算。由電業部門安裝最大負荷需求量表記錄最大需求量的客戶,其基本電費按最大需量計算,并應實行下述規定:
1)最大需量以客戶申請,電業部門核準數為準,超過核準教部分,加倍收費;小于棱準數時,按實抄見千瓦數計算。
2)最大容量應包括不通過變壓器接用的高壓電動機容量。倘若實際發生的負荷量低于設備總容量的40%時,則按總容量的40%核定最大需求量。
3)最大需量應以指示15min內平均最大需求量表為標準。
10.客戶基本電費計算標準有哪些?
(1)按最大需量或按變壓器容量。按照變壓器容量收取基本電費的原則為:基本電費以月計算.但新裝、增容、變更與終止用電,當月的基本電費可按實用天數(日用電不足24h的,接一天計算),每日按全月基本電費1/30計算。事故停電、檢修停電、計劃限電不扣減基本電費。
(2)對轉供容量的計算。轉供戶扣除轉供容量不足兩部制電價標準的,仍按兩部制電價計收。被轉供戶的容量,達到兩部制電價時,實行兩部制電價。
(3)對設備容量的計算。用設備容量可參照下列原則與客戶以協議方式規定。《供電營業規則》以變壓器容量計算基本電費的客戶,其備用的變壓器(含高壓電動機),屬冷備用狀態并經供電企業加封的,不收基本電費。屬熱備用狀態的或未經加封的,不論使用與否都計收基本電費。客戶專門為調整用電功率因數的設備,如電容器、調相機等不計收基本電費。
11.多路供電客戶的基本電費如何計算?
電力客戶負荷較大的一個受電點作為一個計量單位,多個受電點的最大需量不能累計計算,而應分別計算。
(1)一個受電點有兩路及以上進線,正常時間同時使用。
按變壓器容量計算:各路按受電變壓器容量相加計算基本電費。
按最大需量計算:各路進線應分別計算最大需量,如因電力部門有計劃的檢修或其他原因,造成客戶倒用線路增加的最大需量,其增大部分計算時可以合理扣除。
(2)一個受電點有兩路電源或兩個回路供電,經電力部門認可,正常時互為備用。
按變壓器容量計算:應選擇容量大的變壓器的容量栗計算。
按最大需量計算:應選擇其最大需量千瓦數較大的一臺計收基本電費。
(3)一個受電點有兩路電源或兩個回路供電。其中一路為正常(主要供電)電源,另一路為保安備用電源,則保安備用電源實行單一制電價,對用電容量達到100kVA的,應同時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正常電源基本電費按變壓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計算。
12.階梯電價電費如何計算?
總用電量=第一檔用電量+第二檔用電量+第三檔用電量=峰電量+谷電量。
(1)基礎電費=峰電量×第一檔峰電價+谷電量×第一檔谷電價。(2)第二檔遞增電費=第二檔用電量×第二檔遞增電價。
(3)第三檔遞增電費=第三檔用電量×第三檔遞增電價。
總電費=基礎電費+第二檔遞增電費+第三檔遞增電費。
13.什么是功率因數調整電費?
功率因數調整電費是按照用戶的實際功率因數及該戶所執行的功率因數標準對用戶承擔的電費按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表系數進行相應調整的電費。
14.對新裝客戶復核時需要關注哪些信息?
對于一個新增的客戶必須從客戶的供電容量、供電電壓、行業分類、執行電價、計量方式、功率因數考核方式及功率因數標準、綜合倍率以及計算變壓器損耗的相關信息、抄見電量計算的相關信息、客戶流程中對應的接電信息、定量定比信息等方面進行細致的復核,以杜絕電費錯誤的發生。
15.對增容、減容客戶復核時需要關注哪些信息?
對于增容的客戶,需要對增加容量值、用電類別、變壓器損耗相關信息、功率因數考核方式及標準、增容時間、有否換表、有否特抄、增容后電量變化、用電性質等信息進行復核。
16.對暫停、暫換客戶復核時需要關注哪些信息?
由于在變更用電中客戶的許多情況發生了改變,因此在電費計算信息的復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變更類型要特別注意相關信息的變化:如容量、用電類別、變壓器損耗相關信息、功率因數考核方式及標準、計量方式、變更時間、執行電價、表計示數等。
17.合表用電客戶總、分表之間為什么會出現差額?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總表和分表電量抄錯,分表的尾數未計,或總、分表抄表日期不一致;②總表內的內線有漏電現象或在總表范圍的客戶中可能有竊電現象;③在運行中,從總表到分表的一段導線也會消耗電量,分表本身也要消耗電量,這些都被總表計量,而分表不能計量該部分;④分表負載不合理,造成部分耗電僅在總表上反映出來,而加大了總分表之間的差額;⑤分表使用年久、失準。
18.計量方式與變壓器損耗有什么關系?
高供高計客戶電能計量裝置裝設在變壓器的高壓側,無需單獨計算變壓器損耗;高供低計客戶電能計量裝置裝設在低壓側,其損耗未在電能計量裝置中記錄,按照《供電營業規則》的規定,損耗由產權所有者承擔;低供低計客戶的損耗由供電部門承擔。
19.當用電計量裝置不安裝在產權分界處時,線路與變壓器損耗應如何分擔?
當用電計量裝置不安裝在產權分界處時,線路與變壓器損耗的有功與無功電
量均須由產權所有者負擔。在計算用戶基本電費(按最大需量計收時)、電度電費及功率因數調整電費時,應將上述損耗電量計算在內。
20.為什么要實行功率因數考核電費?
在客戶結算電費中,還要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的辦法,是因為客戶功率因數的高低,對發、供、用電的經濟性和電能使用的社會效益有著重要影響。提高和穩定用電功率因數,能提高電壓質量,減少供、配電網絡的電能損失,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電力設施的投資和節約有色金屬。由于供電部門的發供電設備是按一定功率因數標準建設的,故客戶的功率因數也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因此,要利用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的辦法來考核客戶的功率因數,促使客戶提高功率因數并保持穩定。
21.功率因數的標準值及其適用范圍是如何規定的?
(1)功率因數標準0.90,適用于160kVA以上的高壓供電工業用戶(包括社隊工業用戶)、裝有帶負荷調整電壓裝置的高壓供電電力用戶和3200kVA及以上的高壓供電電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數標準0.85,適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其他工業用戶(包括社隊工業用戶),100kVA(kW)及以上的非工業用戶和100kVA(kW)及以上的電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數標準0.80,適用于100kVA(kW)及以上的農業用戶和躉售用戶,但大工業用戶未劃由電業直接管理的躉售用戶,功率因數標準應為0.85。
22.一個315kVA的大工業客戶,辦理永久性減容后,容量為100kVA,用電性質不變,功率因數標準值是否改變?
原大工業客戶執行0.9的功率因數標準,永久性減容后其功率因數標準應執行0.85的標準。
23.哪些情況下會引起客戶的電量電費異常?該如何處理?
正常情況下,客戶申請變壓器暫停當月,一般都將引發電量電費的波動(突54
變);帶電調換計費電能表,調換過程中需短接電流互感器,也存在有電量退補的問題;在實際電費復核時,經常會遇到有計費電能表、互感器的調換記錄,而沒有電量退補的聯系單(傳票)的現象,此部分電量需要通過退補的形式進行補收。
24.最大需量的定義?
客戶的最大需量是指客戶在本結算周期內,每15min內的最大平均負荷。最大需量通過抄錄在客戶處安裝的最大需量表來得到。
25.多電源客戶的基本電費如何計算?
多電源客戶在計算客戶的基本電費時,應根據客戶的實際運行方式,按可能占用系統資源的最大量來計算基本電費。
26.什么是結算電量?
結算電量是電力企業電費管理部門與電力客戶最終結算電費的電量。
27.實行峰谷電價的客戶電度電費如何計算?
電費金額=高峰結算電量×高峰電價+低谷結算電量×低谷電價+平段結算電量×平段電價。
28.執行單一制電價的客戶,容量達到多少時應執行功率因數調整標準?
單一制電價客戶容量達到100kVA及以上的,客戶還要實行功率因數調整電費辦法。
29.變損電量計算原則是什么?
用電計量裝置原則上應安裝在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如產權分界處不適宜裝表的,對專線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供電變壓器出口裝表計量;對公用線路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用戶受電裝置的低壓側計量。當用電計量裝置不安裝在產權分界處時,線路與變壓器損耗的有功與無功電量均須由產權所有者負擔。變壓器的損耗按天計算,日用電不足24h的,按一天計算。
30.變壓器損耗有幾種?
變壓器損耗分為有功損耗和無功損耗兩種。有功損耗又分為有功鐵損和有功銅損兩部分,無功損耗又分為無功鐵損和無功銅損兩部分。
31.高供低計客戶月用電量為零時,變損電量如何計算?
當客戶的月用電量為零時,變壓器只計算空載損耗電量,空載損耗電量可以按正常情況計算。
32.什么樣的用戶應負擔線路與變壓器的損耗電量?為什么?
如專線或專用變壓器屬用戶財產,若計量點不設在變電所內或變壓器一次側,則應負擔線路與變壓器損耗電量。
用電計量裝置原則上應裝在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如產權分界處不適宜裝表的,對專線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供電變壓器出口裝表計量;對公用線路供電的高壓用戶,可在用戶受電裝置的低壓側計量。當用電計量裝置不安裝在產權分界處時,線路與變壓器損耗的有功與無功電量均須由產權所有者負擔。在計算用戶基本電費、電量電費及功率因數調整電費時,應將上述損耗電量計算在內。
33.高供低計客戶變壓器報停時,變損電量如何計算?
因變壓器的損耗計算方法已經計算到日,而變壓器的暫停只是運行天數發生變化,則根據變壓器暫停的啟停日計算出運行天數后即可使用損耗計算公式計算變壓器的暫停情況的損耗。
34.線路損耗如何進行分攤?
線路損耗的分攤方法與變壓器損耗的分攤方法相同。其中一條專線下面存在多個客戶情況的線路損耗分攤方法:若與客戶有協議值按照協議值來分攤線損,若與客戶沒有協議,則按照各客戶用電量與總用電量的比例進行分攤線損,若與客戶沒有協議且客戶總用電量為零時,則按照客戶容量比進行分攤線損。
35.用電變更后容量發生改變的,基本電費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基本電費=原容量×變更前變壓器實際運行天數/30×基本電價+變更后剩余容量×變更后變壓器實際天數/30×基本電價(其中變更時按每臺變壓器進行計算)。
36.有兩路及以上進線的用戶,如何計算最大需量?
對有兩路及以上進線的用戶,各路進線應分別計算最大需量。在分別計算需量時,如因電業部門的計劃檢修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用戶倒用線路而增加的最大需量,其增大部分可在計算用戶當月最大需量時合理扣減。
37.如有不通過專用變壓器接用的高壓電動機時,如何計算最大需量?
按最大需量計算基本電費的用戶,凡有不通過專用變壓器接用的高壓電動機,其最大需量應包括該高壓電動機的容量。用戶申請最大需量,包括不通過變壓器接用的高壓電動機容量(電動機千瓦視同千伏安),低于按變壓器容量(kVA視同kW)和高壓電動機容量總和的40%時,則按容量總和的40%核定最大需量。由于電網負荷緊張,電業部門限制用戶的最大需量低于容量的40%時,可以按低于40%數核定最大需量。
38.基本電價按需量計費的有何規定?
基本電價按照最大需量計費的用戶應和電網企業簽訂合同,按照合同確定值計收基本電費,如果用戶的實際最大需量超過核定值5%,超過5%部分的基本電費加1倍收取。用戶可根據用電需求情況提前半個月申請變更下一個月的合同最大需量。電網企業不得拒絕變更,但用戶申請變更合同最大需量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6個月。
39.我國各供電所營業部門對用電戶交付電費的期限一般是怎樣規定的?居民電費違約金是怎樣收取的?
我國各供電營業部門對用電戶交付電費的期限一般規定為3~10天。逾期是指規定期限到期之日的次日起計算。每日的電費違約金按下列方法計算:居民客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1‰;總額不足1元者按1元收取。
40.應如何計算電費違約金?
用戶在供電企業規定的期限內未交清電費時,應承擔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從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納日止。每日電費違約金按下列規定計算:
(1)居民用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1‰計算。(2)其他用戶。
1)當年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2‰計算。
2)跨年度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3‰計算。
電費違約金收取總額按日累加計收,總額不足1元者按1元收取。
41.回收電費要注意哪些措施和技巧?
電費回收人員充分利用法律所賦予的職權做好電費催收工作,要注意把握回收電費的措施和技巧,千方百計回收電費:
(1)電費回收人員應不厭其煩地上門催費,耐心細致地向客戶宣傳電費回收政策。
(2)多方位掌握客戶的生產動態、資金流向,但注意為客戶保密。
(3)想客戶所想,幫助客戶解決用電的難題,為客戶的降損節電出謀劃策,合理降低客戶用電成本。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會關系、公共關系催繳電費,特別是政府部門關系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關系,要積極向地方政府匯報欠費情況,爭取主動,避免說情等。
(5)處理好三角債關系,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客戶要回欠款,利用好法律認可的代位權,主動出擊,特別要注意供電企業及三產與欠費企業的商務關系。
(6)對瀕臨倒閉的企業要防止資產轉移,正確運用質押、依法起訴或申請仲裁等法律手段。
(7)采用技術手段催費:對信譽度不高的企業要采取裝設預付費電卡表、負荷管理系統等有效技術措施催費。
(8)對長期欠費、信譽度不高及臨時用電的企業采取預收電費的辦法。
(9)合理利用政策,對欠費用戶停止辦理一切變更用電手續,不予開具增值稅發票。
(10)嚴格執行電費違約金制度及欠費停限電制度。
(11)對欠費客戶的催費時申請司法介入,在發送停電通知書時,同時發送律師意見函。
(12)對長期拖欠電費或屢次拖欠電費被供電企業停電超過兩次的用戶,可終止供用電合同,解除供用電關系,用戶需要恢復供用電關系,按新裝用電辦理。
42.電費違約金、違約使用電費、罰款的概念和區別是什么?
(1)電費違約金:電費違約金是用戶未能履行供用電雙方簽訂的《供用電合同》,未在規定的期限內交清電費,而承擔的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由電費部門按遲交金額×遲交天數×規定的比例(1‰~3‰)計算。
(2)違約使用電費:違約使用電費是用戶違反供用電雙方簽訂的《供用電合同》中約定的正常用電行為,應承擔其相應的違約責任。它由供電企業根據違約行為的性質按規定收取。違約使用電費不是電費收入,而是供電企業的營業外收入。
(3)罰款:罰款是電力管理部門對供用電各方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和《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而給予的行政處罰。罰款是行政處罰行為,罰款應上交各級地方財政。
43.在對專變用戶進行審核時,審核規則中的異常信息提示為“變壓器停運但有電量”,對此異常信息應如何進行處理?
該戶變壓器前期一直是處于停運狀態,但由于需要,用戶在未申請啟用或電力營銷人員未及時走暫停恢復流程的情況下用戶已經用電并有抄見電量。對此類用戶抄表、核算人員要發異常給相關人員進行現場核實變壓器的運行情況,若客戶擅自啟用停運設備應進行違約處理,并通知客戶辦理恢復手續,若停運時間超過兩年,應要求客戶按新裝辦理;若屬于內部流程不規范,應予以更正。
44.《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中規定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該如何處理?
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1‰~
3‰加收違約金,具體比例由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自逾期之日起計算超過30天,經催交仍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停止供電。
45.對月用電量較大的用戶分次收費是有何規定的?
對月用電量較大的用戶,供電企業可按用戶月電費確定每月分若干次收費,并于抄表后結清當月電費。收費次數由供電企業與用戶協商確定,一般每月不少于3次。對于銀行劃撥電費的,供電企業、用戶、銀行三方應簽訂電費劃撥和結清的協議書。供用雙方改變開戶銀行或賬號時,應及時通知對方。
46.用電計量裝置接線錯誤、保險熔斷、倍率不符等原因,使電能計量或計算出現差錯時,供電企業應按什么規定退補相應電量的電費?
用電計量裝置接線錯誤、保險熔斷、倍率不符等原因,使電能計量或計算出現差錯時,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退補相應電量的電費:
(1)計費計量裝置接線錯誤的,以其實際記錄的電量為基數,按正確與錯誤接線的差額率退補電量,退補時間從上次校驗或換裝投入之日起至接線錯誤更正之日止。
(2)電壓互感器保險熔斷的,按規定計算方法計算值補收相應電量的電費;無法計算的,以用戶正常月份用電量為基準,按正常月與故障月的差額補收相應電量的電費,補收時間按抄表記錄或按失壓自動記錄儀記錄確定。
(3)計算電量的倍率或銘牌倍率與實際不符的,以實際倍率為基準,按正確與錯誤倍率的差值退補電量,退補時間以抄表記錄為準確定。
退補電量未正式確定前,用戶應先按正常月用電量交付電費。
47.由于計費計量的互感器、電能表的誤差及其連接線電壓降超出允許范圍或其他非人為原因致使計量記錄不準時,供電企業應按哪些規定退補相應電量的電費?
由于計費計量的互感器、電能表的誤差及其連接線電壓降超出允許范圍或其他非人為原因致使計量記錄不準時,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退補相應電量的電費:
(1)互感器或電能表誤差超出允許范圍時,以“0”誤差為基準,按驗證后的誤差值退補電量。退補時間從上次校驗或換裝后投入之日起至誤差更正之日止的1/2時間計算。
(2)連接線的電壓降超出允許范圍時,以允許電壓降為基準,按驗證后實際值與允許值之差補收電量。補收時間從連接線投入或負荷增加之日起至電壓降更正之日止。
(3)其他非人為原因致使計量記錄不準時,以用戶正常月份的用電量為基準,退補電量,退補時間按抄表記錄確定。
退補期間,用戶先按抄見電量如期交納電費,誤差確定后,再行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