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用電檢查實用指南作者名: 景勝 拜克明 靳保衛主編本章字數: 6709字更新時間: 2021-10-29 22:37:27
第五節 供電營業規則
1.什么情況下保安電源應由用戶自備?
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保安電源應由用戶自備:
(1)在電力系統瓦解或不可抗力造成供電中斷時,仍需保證供電的。(2)用戶自備電源比從電力系統供給更為經濟合理的。
供電企業向有重要負荷的用戶提供的保安電源,應符合獨立電源的條件。有重要負荷的用戶在取得供電企業供給的保安電源的同時,還應有非電性質的應急措施,以滿足安全的需要。
2.供電企業的用電營業機構統一歸口辦理用戶的用電申請和報裝接電工作,此項工作包括哪些環節?
供電企業的用電營業機構統一歸口辦理用戶的用電申請和報裝接電工作,包括用電申請書的發放及審核、供電條件勘查、供電方案確定及批復、有關費用收取、受電工程設計的審核、施工中間檢查、竣工檢驗、供用電合同(協議)簽約、裝表接電等項業務。
3.變更用電有哪些類型?
(1)減少合同約定的用電容量(簡稱減容)。
(2)暫時停止全部或部分受電設備的用電(簡稱暫停)。(3)臨時更換大容量變壓器(簡稱暫換)。
(4)遷移受電裝置用電地址(簡稱遷址)。
(5)移動用電計量裝置安裝位置(簡稱移表)。(6)暫時停止用電并拆表(簡稱暫拆)。
(7)改變用戶的名稱(簡稱更名或過戶)。
(8)一戶分列為兩戶及以上的用戶(簡稱分戶)。(9)兩戶及以上用戶合并為一戶(簡稱并戶)。
(10)合同到期終止用電(簡稱銷戶)。(11)改變供電電壓等級(簡稱改壓)。(12)改變用電類別(簡稱改類)。
4.對用戶辦理減容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減容,須在5天前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1)減容必須是整臺或整組變壓器的停止更換小容量變壓器用電。供電企業
在受理之日后根據用戶申請減容的日期對設備進行加封。從加封之日起,按原計費方式減收其相應容量的基本電費。但用戶申明為永久性減容的或從加封之日起期滿2年又不辦理恢復用電手續的,其減容后的容量已達不到實施兩部制電價規定容量標準時,應改為單一制電價計費。
(2)減少用電容量的期限,應根據用戶所提出的申請確定,但最短期限不得少于6個月,最長期限不得超過2年。
(3)在減容期限內,供電企業應保留用戶減少容量的使用權。超過減容期限要求恢復用電時,應按新裝或增容手續辦理。
(4)在減容期限內要求恢復用電時,應在5天前向供電企業辦理恢復用電手10
續,基本電費從啟封之日起計收。
(5)減容期滿后的用戶以及新裝、增容用戶,2年內不得申請減容或暫停。如確需繼續辦理減容或暫停的,減少或暫停部分容量的基本電費應按50%計算收取。
5.用戶辦理暫停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暫停,須在5天前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1)用戶在每一日歷年內,可申請全部(含不通過受電變壓器的高壓電動機)
或部分用電容量的暫時停止用電兩次,每次不得少于15天,一年累計暫停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季節性用電或國家另有規定的用戶,累計暫停時間可以另議。
(2)按變壓器容量計收基本電費的用戶,暫停用電必須是整臺或整組變壓器停止運行。供電企業在受理暫停申請后,根據用戶申請暫停的日期對暫停設備加封。從加封之日起,按原計費方式減收其相應容量的基本電費。
(3)暫停期滿或每一日歷年內累計暫停用電時間超過6個月者,不論用戶是否申請恢復用電,供電企業須從期滿之日起,按合同約定的容量計收其基本電費。
(4)在暫停期限內,用戶申請恢復暫停用電容量用電時,須在預定恢復日前5天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暫停時間少于15天者,暫停期間基本電費照收。
(5)按最大需量計收基本電費的用戶,申請暫停用電必須是全部容量(含不通過受電變壓器的高壓電動機)的暫停,并遵守前面(1)~(4)項的有關規定。
6.用戶辦理暫換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暫換(因受電變壓器故障而無相同容量變壓器替代,需要臨時更換大容量變壓器),須在更換前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必須在原受電地點內整臺的暫換受電變壓器。
(2)暫換變壓器的使用時間,10kV及以下的不得超過2個月,35kV及以上的不得超過3個月。逾期不辦理手續的,供電企業可中止供電。
(3)暫換的變壓器經檢驗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
(4)對兩部制電價用戶須在暫換之日起,按替換后的變壓器容量計收基本電費。
7.用戶辦理移表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移表(因修繕房屋或其他原因需要移動用電計量裝置安裝位置),須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在用電地址、用電容量、用電類別、供電點等不變情況下,可辦理移表手續。
(2)移表所需的費用由用戶負擔。
(3)用戶不論何種原因,不得自行移動表位,否則,可按違約用電處理。
8.用戶辦理暫拆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暫拆(因修繕房屋等原因需要暫時停止用電并拆表),應持有關證明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用戶辦理暫拆手續后,供電企業應在5天內執行暫拆。
(2)暫拆時間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暫拆期間,供電企業保留該用戶原容量的使用權。
(3)暫拆原因消除,用戶要求復裝接電時,須向供電企業辦理復裝接電手續并按規定交付費用。上述手續完成后,供電企業應在5天內為該用戶復裝接電。
(4)超過暫拆規定時間要求復裝接電者,按新裝手續辦理。
9.用戶辦理更名或過戶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更名或過戶(依法變更用戶名稱或居民用戶房屋變更戶主),應持有關證明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在用電地址、用電容量、用電類別不變條件下,允許辦理更名或過戶。(2)原用戶應與供電企業結清債務,才能解除原供用電關系。
(3)不申請辦理過戶手續而私自過戶者,新用戶應承擔原用戶所負債務。經供電企業檢查發現用戶私自過戶時,供電企業應通知該戶補辦手續,必要時可中止供電。
10.用戶辦理分戶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分戶,應持有關證明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1)在用電地址、供電點、用電容量不變,且其受電裝置具備分裝的條件
時,允許辦理分戶。
(2)在原用戶與供電企業結清債務的情況下,再辦理分戶手續。(3)分立后的新用戶應與供電企業重新建立供用電關系。
(4)原用戶的用電容量由分戶者自行協商分割,需要增容者,分戶后另行向供電企業辦理增容手續。
(5)分戶引起的工程費用由分戶者負擔。
(6)分戶后受電裝置應經供電企業檢驗合格,由供電企業分別裝表計費。
11.用戶辦理并戶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并戶,應持有關證明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1)在同一供電點,同一用電地址的相鄰兩個及以上用戶允許辦理并戶。
(2)原用戶應在并戶前向供電企業結清債務。
(3)新用戶用電容量不得超過并戶前各戶容量之總和。(4)并戶引起的工程費用由并戶者負擔。
(5)并戶的受電裝置應經檢驗合格,由供電企業重新裝表計費。
12.用戶辦理銷戶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銷戶,須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1)銷戶必須停止全部用電容量的使用。
(2)用戶已向供電企業結清電費。
(3)查驗用電計量裝置完好性后,拆除接戶線和用電計量裝置。(4)辦完上述事宜,即解除供用電關系。
13.用戶辦理改壓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改壓(因用戶原因需要在原址改變供電電壓等級),應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用戶改壓超過原容量者,超過部分按增容手續辦理。(2)改壓引起的工程費用由用戶負擔。
由于供電企業的原因引起用戶供電電壓等級變化的,改壓引起的用戶外部工程費用,由供電企業負擔。
14.用戶辦理改類是如何規定的?
用戶改類,須向供電企業提出申請,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在同一受電裝置內,電力用途發生變化而引起用電電價類別改變時,允許辦理改類手續。
(2)擅自改變用電類別,應按違約用電處理。
15.用戶依法破產時,供電企業應如何辦理?
用戶依法破產時,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1)供電企業應予銷戶,終止供電。
(2)在破產用戶原址上用電的,按新裝用電辦理。
(3)從破產用戶分離出去的新用戶,必須在償清原破產用戶電費和其他債務后,方可辦理變更用電手續,否則,供電企業可按違約用電處理。
16.除電網有特殊要求的用戶外,用戶在當地供電企業規定的電網高峰負荷時的功率因數,應達到什么要求?
除電網有特殊要求的用戶外,用戶在當地供電企業規定的電網高峰負荷時的功率因數,應達到下列規定:
(1)100kVA及以上高壓供電的用戶功率因數為0.90以上。
(2)其他電力用戶和大、中型電力排灌站、躉購轉售電企業,功率因數為0.85以上。
(3)農業用電,功率因數為0.80。
凡功率因數不能達到《供電營業規則》規定的新用戶,供電企業可拒絕接電。對已送電的用戶,供電企業應督促和幫助用戶采取措施,提高功率因數。對在規定期限內仍未采取措施達到上述要求的用戶,供電企業可中止或限制供電。
17.對于公用路燈、交通信號燈公用設施投資建設、維護管理及交納電費等事項如何規定?
公用路燈、交通信號燈是公用設施,應由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管理部門投資建設,并負責維護管理和交納電費等事項。供電企業可接受地方有關部門的委托,代為設計、施工與維護管理公用路燈,并照章收取費用,具體事項由雙方協商確定。
18.用戶獨資、合資或集資建設的輸電、變電、配電等供電設施建成后,其運行維護管理如何規定?
用戶獨資、合資或集資建設的輸電、變電、配電等供電設施建成后,其運行維護管理按以下規定確定:
(1)屬于公用性質或占用公用線路規劃走廊的,由供電企業統一管理。供電企業應在交接前,與用戶協商,就供電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達成協議。對統一運行維護管理的公用供電設施,供電企業應保留原所有者在上述協議中確認的容量。
(2)屬于用戶專用性質,但不在公用變電站內的供電設施,由用戶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與供電企業協商,就委托供電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有關事項簽訂協議。
(3)屬于用戶共用性質的供電設施,由擁有產權的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如用戶共同運行維護管理確有困難,可與供電企業協商,就委托供電企業代為運行維護管理有關事項簽訂協議。
(4)在公用變電站內由用戶投資建設的供電設備,如變壓器、通信設備、開關、刀閘等,由供電企業統一經營管理。建成投運前,雙方應就運行維護、檢修、備品備件等項事宜簽訂交接協議。
(5)屬于臨時用電等其他性質的供電設施,原則上由產權所有者運行維護管理,或由雙方協商確定,并簽訂協議。
19.供電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責任分界點如何規定?
供電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范圍,按產權歸屬確定。責任分界點按下列各項確定:
(1)公用低壓線路供電的,以供電接戶線用戶端最后支持物為分界點,支持物屬供電企業。
(2)10kV及以下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廠界外或配電室前的第一斷路器或第一支持物為分界點,第一斷路器或第一支持物屬供電企業。
(3)35kV及以上公用高壓線路供電的,以用戶廠界外或用戶變電站外第一14
基電桿為分界點。第一基電桿屬供電企業。
(4)采用電纜供電的,本著便于維護管理的原則,分界點由供電企業與用戶協商確定。
(5)產權屬于用戶且由用戶運行維護的線路,以公用線路分支桿或專用線路接引的公用變電站外第一基電桿為分界點,專用線路第一基電桿屬用戶。
在電氣上的具體分界點,由供用雙方協商確定。
20.供電企業和用戶分工維護管理的供電和受電設備如何進行管理?
供電企業和用戶分工維護管理的供電和受電設備,除另有約定者外,未經管轄單位同意,對方不得操作或更動;如因緊急事故必須操作或更動者,事后應迅速通知管轄單位。
21.因建設引起建筑物、構筑物與供電設施相互妨礙,需要遷移供電設施或采取防護措施時,責任按什么原則確定?
因建設引起建筑物、構筑物與供電設施相互妨礙,需要遷移供電設施或采取防護措施時,應按建設先后的原則,確定其擔負的責任。如供電設施建設在先,建筑物、構筑物建設在后,由后續建設單位負擔供電設施遷移、防護所需的費用;如建筑物、構筑物的建設在先,供電設施建設在后,由供電設施建設單位負擔建筑物、構筑物的遷移所需的費用;不能確定建設的先后者,由雙方協商解決。
供電企業需要遷移用戶或其他供電企業的設施時,也按上述原則辦理。城鄉建設與改造需遷移供電設施時,供電企業和用戶都應積極配合,遷移所需的材料和費用,應在城鄉建設與改造投資中解決。
22.在供電設施上發生事故,按什么原則確定承擔的法律責任?
在供電設施上發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責任,按供電設施產權歸屬確定。產權歸屬于誰,誰就承擔其擁有的供電設施上發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責任。但產權所有者不承擔受害者因違反安全或其他規章制度,擅自進入供電設施非安全區域內而發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責任,以及在委托維護的供電設施上,因代理方維護不當所發生事故引起的法律責任。
23.供電設備計劃檢修時,對用戶的停電次數有何要求?
供電設備計劃檢修時,對35kV及以上電壓供電的用戶的停電次數,每年不應超過1次;對10kV供電的用戶,每年不應超過3次。
24.在什么情形下須經批準方可中止供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須經批準方可中止供電:
(1)對危害供用電安全,擾亂供用電秩序,拒絕檢查者。(2)拖欠電費經通知催交仍不交者。
(3)受電裝置經檢驗不合格,在指定期間未改善者。
(4)用戶注入電網的諧波電流超過標準,以及沖擊負荷、非對稱負荷等對電能質量產生干擾與妨礙,在規定限期內不采取措施者。
(5)拒不在限期內拆除私增用電容量者。
(6)拒不在限期內交付違約用電引起的費用者。
(7)違反安全用電、計劃用電有關規定,拒不改正者。(8)私自向外轉供電力者。
25.什么情形下不經批準即可中止供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經批準即可中止供電,但事后應報告本單位負責人:(1)不可抗力和緊急避險。
(2)確有竊電行為。
26.除因故中止供電外,供電企業需對用戶停止供電時,應按什么程序辦理停電手續?
除因故中止供電外,供電企業需對用戶停止供電時,應按下列程序辦理停電手續:
(1)應將停電的用戶、原因、時間報本單位負責人批準。批準權限和程序由省電網經營企業制定。
(2)在停電前3~7天內,將停電通知書送達用戶,對重要用戶的停電,應將停電通知書報送同級電力管理部門。
(3)在停電前30min,將停電時間再通知用戶一次,方可在通知規定時間實施停電。
27.因故需要中止供電時,供電企業應按什么要求事先通知用戶或進行公告?
因故需要中止供電時,供電企業應按下列要求事先通知用戶或進行公告:(1)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需要停電時,應提前7天通知用戶或進行公告。(2)因供電設施臨時檢修需要停止供電時,應當提前24h通知重要用戶或進
行公告。
(3)發供電系統發生故障需要停電、限電或者計劃限、停電時,供電企業應按確定的限電序位進行停電或限電。但限電序位應事前公告用戶。
引起停電或限電的原因消除后,供電企業應在3日內恢復供電。不能在3日內恢復供電的,供電企業應向用戶說明原因。
28.在用戶受電點內難以按電價類別分別裝設用電計量裝置時,應如何確定其電量?
在用戶受電點內難以按電價類別分別裝設用電計量裝置時,可裝設總的用電計量裝置,然后按其不同電價類別的用電設備容量的比例或實際可能的用電量,16
確定不同電價類別用電量的比例或定量進行分算,分別計價。供電企業每年至少對上述比例或定量核定一次,用戶不得拒絕。
29.計費電能表裝設后,用戶應承擔什么責任?
計費電能表裝設后,用戶應妥為保護,不應在表前堆放影響抄表或計量準確及安全的物品。如發生計費電能表丟失、損壞或過負荷燒壞等情況,用戶應及時告知供電企業,以便供電企業采取措施。如因供電企業責任或不可抗力致使計費電能表出現或發生故障的,供電企業應負責換表,不收費用;其他原因引起的,用戶應負擔賠償費或修理費。
30.用戶認為供電企業裝設的計費電能表不準時應如何處理?
用戶認為供電企業裝設的計費電能表不準時,有權向供電企業提出校驗申請,在用戶交付驗表費后,供電企業應在7天內檢驗,并將檢驗結果通知用戶。如計費電能表的誤差在允許范圍內,驗表費不退;如計費電能表的誤差超出允許范圍時,除退還驗表費外,并應按本規則規定退補電費。用戶對檢驗結果有異議時,可向供電企業上級計量檢定機構申請檢定。用戶在申請驗表期間,其電費仍應按期交納,驗表結果確認后,再行退補電費。
31.并網運行的發電廠,應在發電廠建設項目立項前與并網的電網經營企業就哪些內容達成意向性協議?
并網運行的發電廠,應在發電廠建設項目立項前,與并網的電網經營企業聯系,就并網容量、發電時間、上網電價、上網電量等達成電量購銷意向性協議。
32.對用戶自備電廠的供電范圍有何要求?
用戶自備電廠應自發自供廠區內的用電,不得將自備電廠的電力向廠區外供電。自發自用有余的電量可與供電企業簽訂電量購銷合同。
自備電廠如需伸入或跨越供電企業所屬的供電營業區供電的,應經省電網經營企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