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
- 盧改林 高紅斌 馬小霞主編
- 793字
- 2021-10-29 21:11:02
第五節 功和熱量
一、可逆過程的體積變化功
工程熱力學中,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是通過工質的體積膨脹實現的。系統體積變化時通過邊界與外界交換的功稱為體積變化功,用符號W表示,單位為J或kJ。單位質量工質所作的體積變化功,稱為比功,用符號w表示,單位為J/kg或kJ/kg。工程熱力學規定:熱力系統對外界做功,功量為正;外界對熱力系統做功,功量為負。
如圖1-4(a)所示,假定氣缸中盛有質量為m的工質,經歷了一個可逆膨脹做功過程。若活塞在工質壓力p的推動下向前移動了一微小距離dx。活塞面積為A,則工質作用于活塞上的力為pA(非平衡過程不能用系統的狀態參數確定此力)。于是工質在這一可逆微元過程與外界交換的功(存在耗散效應的準平衡過程,此功僅是工質所做的功)為
δW=pAdx=pdV
式中 dV——活塞移動距離dx時氣缸中工質體積的增量,dV=Adx。
在工質由狀態1可逆膨脹到狀態2的過程中,工質與外界交換的體積變化功為

單位質量工質所交換的體積變化功為

上述關于功量的計算式僅適用于可逆過程。可以看出,功量是過程量,即功量數值的大小不僅取決于系統的初、終狀態,而且與過程的途徑有關。如圖1-4(b)所示,盡管初態都是狀態1,終態都是狀態2,當經歷過程途徑1—a—2時,過程線與橫坐標包圍的面積(過程1—a—2線下的面積)則為系統與外界交換的比功。當經歷過程途徑1—b—2時,過程線下的面積(過程1—b—2線下的面積)變化,所交換的比功也就不同。因此,p-v圖也可以稱為示功圖。

圖1-4 活塞氣缸及p-v圖
根據比體積的變化,可以判斷可逆過程系統與外界之間功量交換的方向:若比體積增大dv>0,則δw>0,系統對外做功,即膨脹功;若比體積減小dv<0,則δw<0,外界對系統做功,即壓縮功。
二、可逆過程的熱量
熱力系統與外界之間依靠溫差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用符號Q表示,單位與功的單位相同,為J或kJ。單位質量工質所傳遞的熱量,稱為比熱量,用q表示,單位為J/kg或kJ/kg。工程熱力學中規定:系統吸收熱量,熱量為正;系統放出熱量,熱量為負。
熱量也是過程量,即熱量數值的大小也與過程的途徑有關。在可逆過程中,與功量計算式相對應的熱量計算公式為

以上熱量計算公式中,S為狀態參數熵,單位是J/K或kJ/K。s為單位質量工質的熵,稱為比熵,單位為J/(kg·K)或kJ/(kg·K)。因此,對于可逆過程熵的定義式為


圖1-5 T-s圖
熵是可逆過程熱量傳遞的標志性參數。根據熵的變化,可以判斷可逆過程系統與外界之間熱量交換的方向:若熵增大ds>0,則δq>0,系統吸熱;若熵減小ds<0,則δq<0,系統放熱。可逆過程中單位質量工質與外界所交換的熱量可以用T-s圖中過程曲線下的面積來表示,如圖1-5所示,所以T-s圖又稱為示熱圖。上述關于熱量的計算式僅適用于可逆過程,所以用熵的變化判斷熱量交換的方向也僅適用于可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