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山洪災害分析評價技術作者名: 李衛平 任娟慧 任波本章字數: 893字更新時間: 2021-10-22 21:36:53
前言
山洪災害是我國洪澇災害中致人傷亡的主要災種。每年我國由于山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全國洪澇災害經濟損失的70%,死亡人數占2/3左右,且山洪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占全國洪澇災害死亡人數的比例呈逐年遞增趨勢。2006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全國山洪災害防治規劃》,2011年4月國務院通過了《全國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和綜合治理總體規劃》,規劃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防為主,防治結合”“以非工程措施為主,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2013年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啟動了全國山洪災害防治建設項目,提出了山洪災害調查評價、非工程措施補充完善和重點山洪災害防治區建設方案。山洪災害調查評價是防治山洪災害的基礎,為山洪災害防治和山洪溝治理提供支撐。
本書按照科學、實用的原則,以《山洪災害分析評價技術要求》《山洪災害分析評價方法指南》為基礎,主要闡述了山洪災害評價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為山洪災害評價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及技術支撐。
全書共分為6章,第1章綜述了山洪災害的基本特點、成因、防治及評價概況;第2章講述了山洪災害評價的前期準備工作及外業調查的主要內容;第3章介紹了設計洪水計算的主要理論方法;第4章提出了防洪現狀評價的主要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第5章是對山洪預警指標分析、預警閾值確定方法的簡要描述;第6章以山西省某縣為例介紹了山洪災害評價的整個歷程。
本書是山西省大同市山洪災害分析與評價工作的重要成果。其中于玲紅、王曉云參與了第1章和第2章的撰寫工作,黃立志、王曉云參與了第3章的撰寫工作,王志超、楊文煥參與了第4章和第5章的撰寫工作,孫巖柏參與了第6章的撰寫工作。初稿完成后由李衛平、任波和任娟慧進行統稿和修訂。感謝陳阿輝、莘明亮、王非、賈曉碩、李巖、崔亞楠、王銘浩、唐若凱、隋秀斌、王澤君、原浩、于治豪、齊璐、王智超、郝夢影、呂雁翔、李美玲等團隊成員在專著撰寫過程中的大力協助和辛勤勞動。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此,向所有支持本書出版的同行專家和朋友一并表示深切的謝意。
鑒于作者水平有限,經驗不足,難免存在疏漏,熱誠希望讀者朋友們提出寶貴意見。
作 者
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