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國內河流健康評估進展

1.4.1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河湖健康評估研究起步較晚,近十幾年來才逐漸從河湖健康視角關注河湖生態系統,逐步在河湖健康評估指標體系、河湖健康狀況評估方法學、河流和湖泊的可持續管理等方面開展了一定的工作。

自唐濤等(2002)在《應用生態學報》上發表了《河流生態系統健康及其評價》起,發表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已達300余篇,在河湖健康概念辨析、河湖健康評估方法及其應用等理論探討方面開展了較多工作,研究了不同類型、流域的河湖健康評估指標體系,并對國內較多河湖開展健康評估(唐濤,2002;李國英,2005;董哲仁,2005a、2005b;劉恒,2005;耿雷華 等,2006;文伏波 等,2007;蔡守華等,2008;張楠等,2009;張晶等,2010;張方方等,2011;馮彥等,2012;周瑩等,2013;于志慧等,2014;王勤花等,2015;殷守敬等,2016;王蔚等,2016)。

國內河湖健康的理論探討和方法構建研究進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王乙震等,2017)。初期階段,更多關注點放在了河湖健康內涵與評估方法上,如唐濤等(2002)概括了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概念的含義,詳細介紹了以著生藻類、無脊椎動物、魚類為主要指示生物的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評估方法,并提出了河流健康評估方法的發展方向;董哲仁(2005b)初步探討了河流健康的內涵、評估方法和原則,并比較了國外河流健康評估技術;耿雷華(2006)也從河流的健康內涵出發,立足于河流特性,考慮到河流的服務功能、環境功能、防洪功能、開發利用功能和生態功能,探求了健康河流的評估指標和評估標準。第二階段,國內學者在河湖健康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河湖健康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方法,如張楠等(2009)建立遼河流域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多指標評價方法;張晶等(2010)提出基于主導生態功能分區的河流健康評價全指標體系;張方方等(2011)建立基于底棲生物完整性指數的贛江流域河流健康評價方法并應用。到第三階段,即近幾年來,河湖健康評估研究發展到研究不同類型河湖健康評估方法的實際應用、不同類型區域河湖健康評估方法研究等方面,如王勤花等(2015)提出干旱半干旱地區河流健康評價指標方法;王蔚等(2016)基于投影尋蹤-可拓集合理論的河流健康評價方法。為進一步促進水功能區管理和河湖健康評估兩種管理制度,王乙震等(2016)探討了基于水功能區劃的河湖健康內涵,提出了基于水功能區劃的河湖健康評估指標體系的健康河湖特征,闡述了基于水功能區劃的河湖健康評估原則。與此同時,湖泊健康評估的理論、評價方法也隨河流健康評估在不同階段的研究應運而生。

1.4.2 國內工作實踐

近年來,面對河湖健康問題,隨著河湖健康評估方法的不斷更新發展,這些方法不斷的應用于實際河湖健康評估實踐中。南京大學于志慧等(2014)基于熵權物元模型,對太湖流域若干城市化地區河流進行健康評估;華南師范大學盛蕭等(2016)基于東江流域底棲無脊椎動物監測數據,使用生物完整性方法(B-IBI)用于東江河流健康評估。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殷守敬等(2016)結合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岸邊帶范圍提取、生態系統高精度分類、生態結構特征提取方面的優勢,將景觀結構指數納入岸邊帶生態健康評估指標體系,從生態功能、生態結構和生態脅迫3個方面對淮河干流岸邊帶生態健康狀況進行全面調查評估。

我國政府部門也開展了大量實踐工作,主要體現在流域管理機構層面。自2005年起到2009年,水利部各大流域機構逐步開展了河湖健康評估相關研究工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提出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實施意見,從生態環境功能和服務功能兩個角度對長江健康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研究;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從理論體系、生產體系、倫理體系等角度研究如何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在河流生態修復和保護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研究;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在濕地補水、改善生態系統方面進行了調查研究。總體而言,該時間段國內河湖健康評估實踐主要側重于借助物理、化學手段評估河湖狀況。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根據水利部《關于做好全國重要河湖健康評估有關準備工作的通知》(資源保函〔2010〕7號)和《關于做好全國重要河湖健康評估(試點)工作的函》(資源保函〔2011〕1號)的要求,自2010年6月起,水利部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河湖健康評估,根據水利部《河流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和《湖泊健康評估指標、標準與方法(試點工作用)》等技術標準,從水文水資源、物理、水質、生物、社會服務功能5個方面對試點河湖進行健康診斷,每個試點河湖評估周期為三年。其中,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丹江口水庫、漢江中下游、鄱陽湖、洞庭湖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黃河下游、黃河河口等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淮河干流上中游、沙潁河干流等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灤河、漳河、白洋淀、于橋水庫、岳城水庫、永定河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桂江、清水河等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先后完成嫩江下游、水利部松花江干流等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先后完成虞河、太浦河和新安江等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

在地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機構層面,結合水利部建立的河湖健康評估制度,近幾年來與流域管理機構同步全面開展河湖健康評估的省市主要有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江蘇省、云南省等。北京市主要開展了北京市境內全部山區河流和城市河流的健康評估工作;天津市主要開展北運河、薊運河、七里海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廣東省主要開展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河流、惠州市河流、惠陽區河流、木強水庫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江蘇省主要開展了省內主要河流、太湖、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云南省主要開展了清水河、五郎河、程海湖等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泉县| 大洼县| 宁乡县| 鹤壁市| 大英县| 墨竹工卡县| 丰宁| 神池县| 宣化县| 永济市| 嘉峪关市| 哈密市| 临夏市| 阆中市| 长沙市| 余江县| 高平市| 会宁县| 浠水县| 晋宁县| 黄平县| 龙岩市| 通州区| 龙胜| 沙坪坝区| 屏南县| 太仆寺旗| 钟山县| 盖州市| 黑水县| 临海市| 凤翔县| 关岭| 夏邑县| 奎屯市| 高平市| 苏州市| 崇州市| 太康县| 淮北市|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