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洪水影響評價要點分析與研究作者名: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 水利部珠江河口動力學及伴生過程調控重點實驗室 朱秋菊 劉學明 石赟赟 嚴黎等本章字數: 2698字更新時間: 2021-10-22 20:17:24
4.4 工程總體布置
4.4.1 擬建工程輸水工程總布置
位于佛山市順德區龍江鎮與杏壇鎮交界處的西江干流江中鯉魚洲島上設置鯉魚洲泵站取水,取水流量80m3/s,設計揚程49m,經泵站加壓后輸水至泵站后方的鯉魚洲高位水池,通過高位水池調壓進入輸水主干管。
輸水主干管以雙線盾構隧洞穿過西江左側河汊,進入龍江鎮,向東北穿順德支流進入杏壇鎮,繼續向東北穿越廣州南二環后改沿百安北路布置,穿越順德支流后沿龍洲公路(G325)南側布置,穿過勒流街道、倫教街道,在廣進汽車城附近轉沿G1501廣州南二環高速南側布置;東南向穿倫教街道雞洲村和大良街道永豐村,向東穿過S112碧桂公路、廣珠西線城際鐵路、S43廣珠西線高速和李家沙水道后進入南沙區欖核鎮;向東穿過南沙區欖核鎮,在雁沙村附近該向東南方向布置,穿過蕉門水道后交水至新建的高新沙水庫。該段輸水管線全線采用2條外徑6.0m的盾構隧洞,僅后段約4km長度采用內襯4.8m鋼管的結構斷面。
高新沙水庫為主體工程的一部分,總庫容為529.4萬m3,水庫規模按滿足反調節和基本的應急備用庫容要求進行設計,并與該工程同步實施。該工程在高新沙水庫東南角布置高新沙加壓泵站,泵站設計流量60m3/s,設計揚程59m,水流經泵站加壓后進入輸水主干管。
輸水干線從高新沙水庫提水口開始以單線盾構隧洞形式向東偏北布置,穿過高沙河、南沙港快速公路,沿規劃的魚窩頭大道向東布置,穿過騮崗涌、G4W京珠高速和廣州地鐵4號線,在廣深港客運快速專線慶盛站東側穿至廣深港客運快速專線的北側,然后沿虎門二橋(建設中)南側繼續以盾構方式穿蓮花山水道、海鷗島和獅子洋,從虎門港北側進入東莞市沙田鎮;然后繼續以盾構隧洞形式向東布置,穿過S3沿江高速、鞋底沙河、東引運河后沿白濠沿河一街路下以盾構方式布置,穿過東莞市地鐵2號線、G4廣深高速后,在沙溪水庫南側輸水至沙溪高位水池,并在此向東莞市西南部片區分水;沿廣深港客運專線北側以隧洞方式向東布置,穿過大嶺山、蓮花山、馬山后輸水至深圳羅田水庫。輸水干線總長90.3km。
東莞分干線從深圳羅田水庫取水后以輸水隧洞和頂管形式向北布置,穿過G9411莞佛高速、美景西路、紫檀山后在松山湖西南側交水至松木山水庫。東莞分干線長度為3.4km。
在羅田水庫東南側設羅田泵站,泵站設計取水流量30m3/s,設計揚程37m。
深圳分干線工程經羅田泵站加壓后以輸水隧洞形式向東南布置,穿過公山、大牛牯山、豬婆山后改為盾構隧洞方式布置,穿過公常公路后交水至公明水庫。深圳分干線長度為11.9km。
南沙支線從高新沙水庫取水后以盾構方式平行輸水干線布置,在騮崗涌西側改向東南側布置至黃閣水廠。南沙支線長度約7.4km。
4.4.2 擬建工程線路縱剖面設計
根據地質條件,從施工方便、減少工程造價、節約工期、避免施工風險、減小施工難度等方面考慮,選定鯉魚洲取水口—高新沙水庫段盾構段隧道中心高程為-25~-55m,管線最低處在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雞洲村附近,管線在此處下穿規劃建設中的佛山市地鐵3號線。高新沙水庫—沙溪高位水池段盾構段隧道中心高程為-30~-48m。
為檢修排水方便,盾構段縱向坡度為1‰~5‰。間隔數個工作井設置一個低點,利用工作井作為檢修排水井,并設置檢修排水泵房,輸水干線沿線縱剖面共設置8個排水低點,深圳分干線沿線縱剖面設置1個排水點。穿大嶺山無壓隧洞段,隧洞斷面為城門洞形,隧洞底部高程為39.5~27.8m,隧洞縱坡為0.5‰,檢修時隧洞內水體可通過重力自流排水至羅田水庫。
4.4.3 泵站總布置
經泵站級數及場址選擇,該工程北線方案設鯉魚洲取水泵站和高新沙加壓泵站,深圳分干線設羅田加壓泵站。
1.鯉魚洲泵站
鯉魚洲取水泵站是該工程的第一級泵站,位于西江中央鯉魚洲小島上,島內地面高程3.0~39.2m,地勢起伏較大。西側為山地丘陵,東側狹長平地,現狀為養殖魚塘為主。站內裝機8臺,總裝機容量為8×8000kW,設計抽水流量為80m3/s。泵站直接從西江取水,經泵站提升后,匯入鯉魚洲高位水池,再經高位水池底部接收井由兩條壓力管道輸送至高新沙調節池。
泵站樞紐整體布置在鯉魚洲小島上,順水流方向依次布置進水口、沉沙池、進水閘、進水管、主泵房、出水管,出水管為8根DN3000鋼管,經量水間后,進入壓力箱,從壓力箱引出三根DN3400鋼管,明敷至南側山頂的高位水池。
進水口布置在鯉魚洲島北面凹岸,底板高程-4.4m。
主泵房為半埋式建筑物,建基面高程為-24.8m,安裝間設在主泵房的東側,副廠房布置在泵房下游側。樞紐廠區設計地面高程暫定為9.6m。
2.高新沙泵站
高新沙泵站緊靠高新沙水庫東側、高沙河右岸布置,現狀地面高程0.6~1.5m,地勢較為平坦。從高新沙水庫取水經泵站加壓提升后,由壓力管道輸送至沙溪高位水池。泵站設計運行水位為2.60m,最高運行水位為3.28m,最低運行水位為0.0m;泵站廠房內裝5臺(4用1備)立式單級單吸蝸殼離心泵,總裝機容量為5×12MW,總設計抽水流量60m3/s,單機設計抽水流量15m3/s。
泵站樞紐順水流向依次布置有攔沙坎、進水前池、進水閘、漸變段、引水管、量水間、主泵房、出水壓力箱、出水管等。其中,引水管采用5條DN3000壓力鋼管,鋼管管徑在量水間上游側由DN3000漸變至DN2600;主泵房采用半埋式建筑物,建基面高程為-30.00~-20.80m,安裝間布置在主機間的右側,副廠房布置在主機間的下游側,主變壓器室及GIS樓布置在安裝間下游側、副廠房右側。廠區回填平臺高程為4.35m。
3.羅田泵站
羅田泵站主廠房布置在羅田水庫三面環山的一塊坳地,現有地面高程22~25m,地勢起伏不大,周圍山體高程60~70m。站內裝機4臺(3用1備),總裝機容量為4×5000kW,抽水流量為30m3/s。原水通過羅田水庫直接進入吸水池,經泵站提升后,由壓力管道輸送至公明水庫。
泵站樞紐主要生產區由引水渠、進水閘、主泵房、安裝間、副廠房、變電站、量水間、壓力水箱及溢流管等建筑物組成。主廠房為半埋式建筑物,副廠房呈“一”字形布置在主廠房的進水側,安裝間布置在主廠房左端,與主廠房同寬,變電站布置在安裝間前方。中控室、綜合辦公樓及泵房生活水池布置在泵站左側的山包上,廠區設計地面高程暫定為37.7m,施工時需先鏟平此山包。
4.4.4 跨獅子洋盾構隧洞布置
工程跨獅子洋段包含過蓮花山水道、海鷗島及獅子洋水道三部分,線路包含三座井、兩個盾構區間(單個區間長度分別為3.17km、3.53km)。
南沙側盾構出發井位于沙公堡村的廣州億達足球學校旁,現狀周邊為魚塘,地形平坦,地勢開闊,出發井尺寸為29.6m,圓形,盾構出洞口中心高程為-34.34m。
東莞側盾構出發井位于沙田鎮洲仔村,出發井所在位置北側為在建虎門二橋,南側為規劃擴建的虎門港;出發井尺寸為29.6m,圓形,盾構出洞口中心高程為-42.51m。
盾構接收井布置在海鷗島沙南新村及大沙尾之間,現狀周邊為魚塘,地形平坦,地勢開闊;接收井尺寸為29.6m,圓形,盾構接收口的中心高程為-49.17m。
南沙側出發井起始點中心高程-34.34m,沿0.5%縱坡降至-49.17m高程,到達海鷗島接收井內。
東莞側出發井起始點中心高程為-42.51m,沿0.2%縱坡降至-49.17m高程,到達海鷗島接收井內。
- 2013年長江防汛抗旱減災
- 工程制圖CAD與識圖
- Semi-analytic Function, Conjugate Analytic Function and Their Tremendous Influences
- 堰塞壩險情特征與應急處置
- 海河流域典型河流生態水文過程與生態修復研究
-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
- 水利工程施工與建筑材料
-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第二版)
- 大壩安全監控正反分析方法與優化調控(水科學博士文庫)
- 水資源綜合利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 江西省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試行)(第四冊):堤防工程
- 水工混凝土礦物摻和料
- 中國水利教育協會20年
- 平面靜壓氣浮軸承動態特性研究
- 工程總承包管理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