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jié) 主要經驗

一、加強領導,為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黨組歷來高度重視科技工作,要求南水北調系統(tǒng)各單位和職工,努力發(fā)揮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加強前期工作及工程建設階段的科研和開發(fā),重點加強影響工程建設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破解技術難題,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綜合效益。

二、建立健全科技管理體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作用

為規(guī)范和加強科技工作組織與管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專門制定印發(fā)了《國務院南水北調辦關于加強南水北調工程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了包含政府、項目法人、參建單位和社會四個層面的南水北調工程科技管理體制。國務院南水北調辦負責組織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制定推廣應用科技成果的有關規(guī)定,組織研究解決工程建設的具有普遍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問題,同時統(tǒng)籌協(xié)調其他各個層面的科技工作,充分發(fā)揮各方面作用,實現多種科技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三、周密制訂計劃,加大投入力度,開展重大關鍵技術研究

在工程建設之初,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就研究制訂了詳細的科技工作計劃,率先啟動丹江口大壩加高、PCCP管道制造和安裝、東線低揚程大流量水泵的設計和制造等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究。積極暢通科技創(chuàng)新渠道,努力加大科技投入,并將科技創(chuàng)新和工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結合工程建設開展研究工作。

四、結合南水北調工程特點,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

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工作以工程建設需求為導向,緊緊圍繞工程建設項目需求,采用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與項目法人、設計、施工(工廠)單位密切配合的產學研結合模式,有效整合了多方面資源開展科技攻關,建立起產學研相結合的南水北調工程科技創(chuàng)新機制,激發(fā)了各單位的創(chuàng)新活力,既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實際問題,又培養(yǎng)了人才,提升了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水平。

五、利用市場配置科技資源,開展群眾性的技改活動

利用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優(yōu)勢,擇優(yōu)選擇技術力量雄厚、經驗豐富的科研機構承擔南水北調工程科技項目研究。注重發(fā)揮基層單位在科技工作中的作用,開展群眾性的技改活動,通過合理化建議、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技術攻關、QC小組活動等途徑在全系統(tǒng)范圍內廣泛開展各種創(chuàng)新活動,進一步增強技術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能力與水平。

六、加強技術交流,強化科技成果推廣應用

以組織專題技術會議、技術論文交流等多種形式,構建南水北調工程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公布和交流有關科研成果、專用技術標準等科技資料,交流信息,交換成果,加強南水北調工程科技項目成果管理,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力度。

七、加強技術合作,重視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再創(chuàng)新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和國內的技術合作,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管理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條件推動國內企業(yè)對大型渠道混凝土機械化襯砌成型設備、大型智能清污設備、大型泵站裝置等重大裝備進行自主研究開發(fā)與制造,這些新設備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節(jié)約了建設成本,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

八、加強科技工作宣傳,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對科技工作的宣傳,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科學的良好科技工作氛圍,體現新世紀工程現代化建設和管理水平,反映時代進步的精神和風貌,樹立一流工程的良好社會形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峰| 缙云县| 中西区| 涟源市| 南康市| 雷州市| 锡林郭勒盟| 隆昌县| 新和县| 台北市| 五原县| 象州县| 上虞市| 巴彦淖尔市| 本溪市| 晋州市| 凉山| 肥乡县| 阳江市| 将乐县| 搜索| 屯昌县| 叶城县| 宜兴市| 百色市| 海淀区| 青阳县| 武义县| 富宁县| 荥阳市| 财经| 中卫市| 通江县| 炎陵县| 隆德县| 普宁市| 西华县| 陇西县| 岑巩县| 漾濞|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