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科技項目管理

第一節 項目組織管理

一、科技項目立項

科技項目的選擇要根據工程建設需要,按照服務工程、注重實用、鼓勵創新和突出重點的原則進行。

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要求開展的工程建設重大技術項目,列入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或國家項目。

項目組織單位可根據工程建設和所負責業務需要,組織提出科技項目安排建議;項目法人、省(直轄市)南水北調辦事機構和南水北調辦技術合作單位可以就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重大技術等問題向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提出科技項目安排建議。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在綜合平衡有關方面提出的科技項目建議的基礎上,以共性問題、重大控制性工程的關鍵技術問題及有重大社會影響問題為重點,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評審,提出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和申請國家項目的清單。

項目建議單位應當填寫《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建議書》,并于每年6月30日前向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申報下一年度科技項目。

列入申請國家和南水北調辦的科技項目清單并經批準立項的項目,由項目組織單位根據有利于研究成果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推廣應用的原則確定項目承擔單位。項目承擔單位對項目實施的進度、質量和投資控制負責。

項目承擔單位應編寫《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報項目組織單位評審。

項目承擔單位根據經評審后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特點委托或招標選擇項目實施單位。與工程設計關系密切的科技項目實施單位一般應有原設計單位參加。

通過審查的科技項目,由受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委托的項目組織單位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協議》;由項目承擔單位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實施合同》,明確科技項目各方的責任、權利、義務。

項目實施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與擬研究科技項目相適應的研究人員、設備和經費。

(2)具有相關專業領域科研經驗與業績。

(3)資信情況良好。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科技項目實施

科技項目實行年度計劃管理。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年度計劃,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科技主管部門商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和有關單位評審后,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審定。

科技項目所需資金或配套資金,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積極拓寬經費渠道,增加經費投入,支持重大科技項目,鼓勵項目承擔單位自籌經費參加科技項目的研究和開發。

項目承擔單位應加強對經費的使用管理,及時按項目實施進度撥付資金。

項目實施單位應加強對經費的使用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得自行擴大使用范圍或挪作他用。

項目承擔單位依據《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協議》和《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實施合同》全面負責科技項目的實施,協調并處理科技項目執行中出現的問題,并根據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經項目組織單位同意后執行。

科技項目實施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實施合同》,制定科技項目科研計劃,經項目承擔單位同意后實施。

科技項目實行年度執行情況報告制度,項目承擔單位必須于每年6月10日前向項目組織單位報告項目進展情況。

項目承擔單位對重大事項應當及時報告,對涉及合同中的目標、內容、負責人、關鍵技術方案、完成時間等進行調整或變更事項,須報經項目組織單位同意。未經同意,項目承擔單位不得擅自變更《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協議》內容。項目實施單位同樣要將科技項目執行及變更情況按照科技項目實施合同及時向項目承擔單位報告。

科技項目執行過程中,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項目承擔單位有權終止科技項目實施合同:

(1)科技項目執行不力,長期拖延或技術骨干發生重大變動,致使科技項目無法執行或科技成果難以及時應用于工程建設的。

(2)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其他因素造成科技項目無法按時完成的。

(3)經費使用出現嚴重違規或違紀的。

(4)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在科技項目執行過程中,對于不能按時報告科技項目執行情況或遇有重大問題沒有報告的項目承擔單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將對其通報批評;對于沒有正當理由,不能完成科技項目的實施單位,將對其通報批評,追繳部分或全部已撥經費,并視情節暫停其承擔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的資格并予以公布。

三、科技項目驗收

科技項目完成后,必須進行驗收。驗收分為初步驗收和項目(成果)驗收,初步驗收由項目承擔單位組織,項目(成果)驗收由項目組織單位組織。

初步驗收由項目實施單位向項目承擔單位提出《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驗收材料》,并按規定提交有關文檔(含電子文檔)、資料。經審核符合驗收條件的科技項目,由項目承擔單位聘請包括相關南水北調工程項目法人在內的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進行驗收。驗收組的專家應當認真閱讀科技項目驗收資料,必要時應進行現場考察,收集相關方面意見,核實或復測相關數據,提出驗收意見和結論。

項目(成果)驗收由項目承擔單位在初步驗收完成后向項目組織單位提交項目(成果)驗收申請報告,并按規定提交科技項目成果、初步驗收意見和結論。項目組織單位組織專家和單位組成驗收組進行驗收。

驗收組由熟悉和了解相關專業技術、經濟、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專家組成,驗收組專家人數根據項目大小、特點決定,一般為7人以上單數。

科技項目驗收以《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協議》《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實施合同》文本約定的內容和確定的考核目標為基本依據,主要對科技項目研究工作完成的情況、實施技術路線、關鍵技術及效果、科技成果應用和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科技項目實施的組織管理經驗與教訓、經費使用的合理性等作出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驗收組應在驗收意見中明確提出“通過驗收”或“不通過驗收”的結論,由驗收組織單位審定后以書面形式下達《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驗收意見通知書》。未通過項目驗收的,項目承擔單位或項目實施單位接到通知3個月之內,經整改或完善有關文件資料后,可再次提出驗收申請。

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科技項目,不能通過驗收:

(1)完成合同規定任務不到85%。

(2)提供的驗收文件、資料、數據不真實。

(3)擅自改變合同目標、研究內容。

兩次以上未通過驗收的科技項目,項目承擔單位及項目實施單位須承擔經濟損失,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將視情節暫停項目實施單位或項目主要負責人承擔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的資格1~3年。

初步驗收和項目(成果)驗收的費用由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經費中列支。

四、其他

科技項目立項、招標、評估、檢查、驗收、鑒定(評審)、獎勵等環節的實施過程中應組織專家進行咨詢。咨詢專家的組成應具有代表性和互補性,人數、年齡和知識構成應相對合理。有關專家咨詢意見應形成文字,作為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的參考依據,并嚴格按照科技檔案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

項目組織單位、承擔單位應按《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范》和有關科技項目數據管理規定要求,將科技項目實施所取得的實驗報告、數據手稿、圖紙、聲像及其他形式的科學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建立檔案。

科技項目驗收后,項目組織單位應將驗收結果及相關資料報南水北調辦檔案主管部門歸檔,并報告南水北調辦科技主管部門履行登記手續。

科技項目的獎勵按照《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和科技部有關規定進行。

申請國家項目得到批準的,相應科技項目的實施和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未得到批準的,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和輕重緩急,納入南水北調辦科技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渝中区| 电白县| 玛沁县| 普陀区| 偃师市| 周至县| 盐山县| 金门县| 新津县| 荃湾区| 枣庄市| 镇赉县| 汉沽区| 贵阳市| 玉山县| 健康| 新竹县| 诸城市| 万安县| 瑞安市| 灌云县| 买车| 昌邑市| 长葛市| 南投市| 绥滨县| 镇安县| 年辖:市辖区| 喀喇沁旗| 荃湾区| 苍溪县| 武威市| 清苑县| 科技| 临洮县| 汾阳市| 兴义市| 邳州市| 营口市| 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