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工建筑物(第三版)
- 焦愛萍 陳誠主編
- 3632字
- 2021-10-22 19:01:23
第七節(jié) 重力壩的深式泄水孔
位于重力壩中部或底部的泄水孔稱為重力壩的深式泄水孔,又稱深孔,底部的又叫底孔。由于深水壓力的影響,對孔口尺寸、邊界條件、結(jié)構(gòu)受力、操作運行等要求十分嚴格,以便保證泄流順暢,運用安全。
一、深式泄水孔的分類和作用
深式泄水孔按其作用分為泄洪孔、沖沙孔、發(fā)電孔、放水孔、灌溉孔、導流孔等。泄洪孔用于泄洪和根據(jù)洪水預報資料預泄洪水,可加大水庫的調(diào)洪庫容;沖沙孔用于排放庫內(nèi)泥沙、減少水庫淤積;發(fā)電孔用于發(fā)電、供水;放水孔用于放空水庫,以便檢修大壩;灌溉孔要滿足農(nóng)業(yè)灌溉要求的水量和水溫,取水庫表層或取深水長距離輸送以達到灌溉所需的水溫;導流孔主要用于施工期導流的需要。在不影響正常運用的條件下,應考慮一孔多用,如發(fā)電與灌溉結(jié)合,放空水庫與排沙結(jié)合,導流孔的后期改造成泄洪、排沙、放空水庫等。城市供水可以單獨設孔,以便滿足供水水質(zhì)、高程等要求,也可利用發(fā)電、灌溉孔的尾水供水。
深式泄水孔按其流態(tài)可分為有壓泄水孔和無壓泄水孔。發(fā)電孔必須是有壓流;而泄洪、沖沙、放水、灌溉、導流等可以是有壓流也可以是無壓流(圖2-36和圖2-37)。

圖2-36 有壓泄水孔(單位:m)
1—通氣孔;2—平壓管;3—檢修門槽;4—漸變段;5—工作閘門

圖2-37 無壓泄水孔(單位:m)
1—啟閉機廊道;2—通氣孔
深式泄水孔按所處的高程不同可分為中孔和底孔;按布置的層數(shù)可分為單層泄水孔和多層泄水孔(圖2-38)。

圖2-38 雙層泄水孔(高程:m)
二、有壓泄水孔設計
有壓泄水孔的工作閘門布置在出口處,孔內(nèi)始終保持滿水有壓狀態(tài)。有壓深孔孔內(nèi)流速大、斷面較小,工作閘門關(guān)閉時,孔內(nèi)受較大的內(nèi)水壓力,易引起泄水孔周邊應力和壩體滲透壓力增加,因此,有些孔內(nèi)襯砌鋼板。在有壓泄水孔進水口處設置攔污柵和檢修閘門或事故閘門,在檢修工作閘門和泄水孔時關(guān)閉事故閘門,在非泄水期關(guān)閉事故閘門,減少孔口受壓時間,延長使用壽命。
(一)進水口體形設計
為使水流平順,減少水頭損失,增加泄流能力,避免空蝕,進口形體應盡可能符合流線的規(guī)律。有壓進水口的形狀應與銳緣孔口出流實驗曲線相吻合,常用的種類有:①圓形喇叭進水口(用1/4環(huán)面);②三向圓柱面收縮進水口;③三向橢圓曲面收縮進水口。應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重要性來選擇。推薦垂直軸線的剖面線方程為

式中 a——橢圓長半軸;
b——橢圓短半軸。
a、b參數(shù)變化參考值見表2-16。
表2-16 進水口曲面參考值表

對于大、中型,重要的工程采用橢圓曲面,或進行水工模型試驗確定;一般小型工程為施工方便,應采用圓柱面、斜圓柱面;圓形泄水孔直接連進水口,用喇叭形環(huán)面進水口。矩形進水口的高寬比一般為h/B=1.5~2(圖2-39)。

圖2-39 泄水孔進口形狀
(a)底面為曲線的進口形狀;(b)底面為平底的進口形狀
(二)閘門和閘門槽
有壓泄水孔一般在進水口設攔污柵和檢修閘門,在出口壓坡段后設工作閘門,工作閘門可用弧形閘門,也可用平面閘門,但檢修門一般采用平面閘門。支承平面閘門的閘門槽形體設計不當,容易產(chǎn)生空蝕。水流經(jīng)過閘門槽時,先是擴散,隨即收縮,閘門槽內(nèi)產(chǎn)生漩渦,流速增大時漩渦中心壓力減少,造成水流脫壁,導致負壓出現(xiàn),引起空蝕破壞和結(jié)構(gòu)振動。流速越大,越應引起重視。
閘門槽分矩形閘門槽和矩形收縮型閘門槽兩種。中小型工程且流速小于10m/s的情況用矩形閘門槽。大、中型工程且流速大于10m/s的情況,為使流態(tài)較好,減免空蝕,可采用矩形收縮型閘門槽,如圖2-40(b)、(c)所示。
據(jù)實驗研究成果證明,矩形收縮型閘門槽的尺寸應根據(jù)閘門尺寸和軌道布置要求確定,閘門槽的寬深比W/d=1.6~1.8較好,錯距Δ=(0.05~0.08)W、下游收縮邊墻斜率為1∶8~1∶12、圓角半徑r=0.1d比較理想。
(三)深水孔孔身與漸變段
有壓泄水孔多數(shù)都采用圓形斷面,圓形斷面在周長相同的情況下過水能力最大,受力條件最好。在進水口,為適應布置矩形閘門的需要,在矩形斷面與圓形斷面之間需設置足夠長的漸變段,又稱方圓漸變段,防止洞內(nèi)局部負壓和空蝕。漸變段分進口漸變段和出口漸變段,如圖2-41所示。

圖2-40 深式泄水孔平面閘門槽型式(單位:cm)
(a)矩形閘門槽;(b)、(c)矩形收縮形閘門槽

圖2-41 漸變段
(a)進口漸變段;(b)出口漸變段
漸變段的長度應滿足斷面過渡的需要,一般采用孔身直徑的1.5~2.0倍,邊壁的收縮率控制在1∶5~1∶8之間。為保證洞內(nèi)有壓,出口斷面的矩形面積一般小于洞身圓形面積。
(四)有壓泄水孔的出水口
當工作閘門全開,自由泄水時,出口附近1/4~1倍洞徑范圍內(nèi)的洞頂出現(xiàn)負壓,容易造成氣蝕。為了消除負壓,出口斷面應縮小,一般縮小到泄水孔斷面的85%~90%,孔頂降低,孔頂坡比采用1∶10~1∶5。出口斷面收縮,既提高了整個泄水孔內(nèi)的壓力,又有利于防止體型變化和洞體表面不平而引起氣蝕。
(五)通氣孔和平壓管
平壓管是埋在壩體內(nèi)部,平衡檢修閘門兩側(cè)水壓以減少啟門力的輸水管道。通氣孔是向檢修閘門和工作閘門之間的泄水孔道內(nèi)充氣和排氣的通道。
平壓管進口設在上游壩面或檢修閘門前,在壩體內(nèi)埋設管路,在廊道內(nèi)設置控制閥門,與檢修閘門后的泄水孔連通。檢修閘門只能在靜水中關(guān)閉和開啟,操作步驟是:①關(guān)閉工作閘門;②關(guān)閉檢修閘門;③打開工作閘門,一邊泄水,一邊進氣;④進行工作閘門和泄水孔內(nèi)維修;⑤維修完畢后,關(guān)閉工作閘門;⑥打開平壓管控制閥門進水,同時通氣孔排氣;⑦檢修閘門兩側(cè)水壓平衡后開啟檢修閘門,進入正常運行狀態(tài),事故閘門可在動水中關(guān)閉,靜水中開啟。當發(fā)電進水口事故閘門后至發(fā)電尾水間出現(xiàn)故障,操作步驟是:①關(guān)閉事故閘門;②關(guān)閉尾水閘門;③一邊排水,一邊進氣;④進行該段維修;⑤維修完畢后,打開平壓管控制閥,一邊進水,一邊排氣;⑥事故閘門兩側(cè)水壓平衡后開啟事故閘門;⑦開啟工作閘門進入正常運行。
平壓管的直徑應根據(jù)設計充水時間確定,最長充水時間不超過8h,計算時應把漏水量估算在內(nèi)。小型工程的平壓管流量不大時,可將平壓管設在閘門上,有的工程不設平壓管,利用檢修閘門的小開度充水。通氣孔的斷面設計一般取泄水孔斷面面積的0.5%~1.0%,應大于平壓管的過水斷面面積,通氣孔的下端應布置在靠近閘門之后的最高位置,通氣孔的上端進口不允許設在閘門啟閉室內(nèi),自由通氣孔的上端進口應高于上游最高水位。當有適當?shù)臋z查孔時,可由檢查孔代替通氣孔。
(六)有壓孔的水力計算
有壓泄水孔的水力計算任務有兩個:①驗算泄水能力;②孔內(nèi)沿程壓力分布(也稱壓坡線)。
(1)泄水能力按管流公式計算。

式中 A、Ac——泄水孔孔身和出水口斷面面積,m2;
L——泄水孔的長度,m;
R、ζ——水力半徑和局部水頭損失系數(shù);
H——庫水位與出口水面之間的高差,m;
C——謝才系數(shù);
n——糙率。
(2)孔內(nèi)沿程壓力分布。根據(jù)能量方程求出沿程各斷面的壓強。要求泄水孔的壓強不低于2m水柱高,否則應考慮采取處理措施。
三、無壓泄水孔設計
無壓泄水孔的工作閘門布置在深孔的進口處,使閘門后泄水道內(nèi)始終保持無壓明流。為了防止明滿流交替流態(tài)發(fā)生,需將門后過水斷面頂部抬高。由于泄水孔的斷面尺寸較大,故對壩體削弱較大。
無壓泄水孔在平面上應布置成直線,過水斷面多為矩形或城門洞形,一般由壓力短管和明流段兩部分組成,如圖2-42所示。

圖2-42 無壓壩身泄水孔的典型布置
(一)進口壓力短管
進口壓力短管部分由進口曲面段、檢修閘門槽和門槽后部的壓坡段組成。進口曲面段與有壓泄水孔進口相同,常用1/4橢圓曲面,其后接一傾斜的平面壓坡段,壓坡段的坡度常采用1∶4~1∶6,長度約3~6m。壓坡段的坡度以既保證頂板有一定的壓力,又不影響泄量和工作閘門后的流態(tài)為原則,如圖2-43所示。
(二)明流段
在任何情況下,必須保證明流段形成穩(wěn)定的無壓流態(tài),嚴禁明滿流交替,故孔頂應有安全超高。明流段為直線且斷面為矩形時,頂部到水面的高度可取最大流量時不摻氣水深的30%~50%,明流段為直線且斷面為城門洞形狀時,其拱腳距水面的高度可取不摻氣水深的20%~30%。工作閘門后泄槽的底坡可按自由射流水舌底緣曲線設計,通常采用拋物線形狀,為了安全,拋物線起點的流速按最大計算值的1.25倍考慮,槽底曲線方程為

式中 x、y——槽底曲線坐標,m;
φ——孔口流速系數(shù),一般取0.90~0.96;若φ=0.96,則y=x2/(6H);
H——工作閘門孔口中心線處作用水頭,m。
SL 319—2005《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guī)范》建議泄水拋物線方程為

式中 θ——拋物線起點(坐標x、y的原點)處切線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當起始段為水平線時,則θ=0;
v——起點斷面平均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K——防止負壓產(chǎn)生而采用的安全系數(shù),K=1.2~1.6,一般取K=1.6。

圖2-43 無壓泄水進水口
(三)泄水通氣孔
無壓泄水孔的工作閘門布置在上游進口,開閘泄水時,門后的空氣被水流帶走,形成負壓,因此在工作閘門后需要設置通氣孔,在泄流時進行補氣,通氣孔的面積按下式估算:

式中 vw——工作閘門孔口處斷面的平均流速,m/s;
A——閘門后泄水孔斷面面積,m2;
[va]——通氣孔允許風速,m/s,一般取20m/s,最大不超過40m/s,否則會發(fā)出巨大響聲;
a——通氣孔斷面面積,m2。
-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與工程造價
- 跨界河流、湖泊與含水層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手冊
- 全球典型國家電力經(jīng)濟發(fā)展報告(三):金磚國家
- 內(nèi)陸干旱區(qū)平原水庫節(jié)水及周邊土壤鹽漬化防治
-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第二冊):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shù)全書)
- 河口村水庫工程論文集
- 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2016年版)
- 規(guī)劃水資源論證要點分析與案例
- 筑壩河流生態(tài)水文效應評估理論與實踐
- 高壩下游水體中總?cè)芙鈿怏w過飽和生成規(guī)律研究
- 江西省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評定表(試行)(第六冊):水工金屬結(jié)構(gòu)安裝工程
- 跨流域調(diào)水聯(lián)合調(diào)度研究
- 龍灘碾壓混凝土重力壩關(guān)鍵技術(shù)
-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第五冊):混凝土模板(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shù)全書)
- 沖積河流泥沙基本與實際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