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普查成果分析

4.1 土壤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4.1.1 水力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1.水力侵蝕面積

本次普查全省水力侵蝕面積為70282.57km2,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44.97%;20世紀末全國第二次遙感調查時全省水力侵蝕面積為92863km2,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59.42%。兩次相比,水力侵蝕面積減少22580.43km2,減少了24.32%,侵蝕面積率下降了14.45個百分點。普查成果表明,近十余年全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水力侵蝕強度

山西省輕度侵蝕面積26706.92km2,占水蝕面積的38.00%;中度侵蝕面積24171.75km2,占水蝕面積的34.39%;強烈侵蝕面積14068.72km2,占水蝕面積的20.02%;極強烈侵蝕面積4277.48km2,占水蝕面積的6.09%;劇烈侵蝕面積1057.70km2,占水蝕面積的1.50%。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及比例見圖4-1、圖4-2。

圖4-1 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

圖4-2 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比例

與第二次遙感調查成果相比,輕度侵蝕所占比例增加5.62%,中度侵蝕所占比例減少3.96%,強烈侵蝕所占比例增加7.56%,極強烈侵蝕所占比例減少2.52%,劇烈侵蝕所占比例減少6.7%。兩次相比,總體侵蝕強度的降低,再次說明水土保持成效顯著。

3.水力侵蝕總體狀況

全省的水力侵蝕主要分布在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殘塬(高塬)溝壑區、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黃土丘陵階地區、土石山區5個類型區,與第二次遙感調查相比,全省水力侵蝕面積減少、強度降低。水力侵蝕主要以輕度、中度侵蝕為主。中度以下侵蝕面積50878.67km2,占水蝕面積的72.39%,主要分布在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黃土丘陵階地區和土石山區;強烈以上侵蝕面積19403.9km2,占水蝕面積的27.61%,主要集中在黃河東岸的黃土丘陵溝壑區與黃土殘塬(高塬)溝壑區。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由于處于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均較為嚴重。

4.1.2 風力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1.風力侵蝕面積

本次普查將復合侵蝕面積歸并到水力侵蝕面積后,全省風力侵蝕面積為63.06km2,僅占全省國土面積的0.04%,說明風蝕面積很小。

2.風力侵蝕強度

全省輕度風蝕面積60.97km2,占風蝕總面積的96.67%;中度風蝕面積2.09km2,僅占風蝕總面積的3.33%。風蝕以輕度為主,不太嚴重。

3.風力侵蝕總體狀況

水力和風力復合侵蝕區歸并到水力侵蝕區后,全省風力侵蝕強度為中輕度侵蝕,且以輕度侵蝕為主,主要集中在晉西北長城沿線的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這一區域風力資源豐富,屬風電開發區,符合客觀實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口市| 郎溪县| 岳阳县| 什邡市| 红河县| 农安县| 白城市| 日照市| 弥勒县| 甘南县| 山丹县| 宁阳县| 额济纳旗| 中宁县| 措勤县| 淄博市| 台州市| 綦江县| 惠东县| 大城县| 瑞昌市| 郧西县| 田东县| 牙克石市| 随州市| 杨浦区| 濮阳县| 南投市| 阳信县| 安福县| 大港区| 梓潼县| 阳信县| 谢通门县| 黎川县| 陵水| 荥阳市| 西城区| 高尔夫| 苏尼特左旗|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