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1 工業互聯網出現的必然性

從根本上說,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源于五個方面的共同作用:傳統制造模式升級的內在驅動;制造業價值鏈延伸的潛在需求;信息技術向傳統制造業的加速滲透;無所不在的信息通信網絡將設計鏈、制造鏈、需求鏈和供應鏈無縫貫通;工業生態體系重構迭代的變革需求。可以說,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是時代之必然,“互聯”和“優化”本質上是為了實現信息對稱和生產效率的提升。

1.傳統制造模式升級的內在驅動

制造模式總是與生產水平的發展及市場需求緊密相關。傳統制造模式存在生產質量低、生產時間長、生產效益少的缺陷,如果能夠依靠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改變制造流程、工藝,提升質量,實現柔性化以及批量化生產,那么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效果將是驚人的。

制造模式面臨著從自動化、數字化向智能化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將分散的生產要素和分離的生產環節統一為一體,采集豐富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全局性優化,這是工業生產模式升級與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所在。制造技術不僅是產品的設計以及制造工藝環節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將其轉變為集成的活動系統,使制造系統的操作以及使用變得更加自動化并且有序。

制造業從傳統生產要素驅動向新型生產要素驅動轉變有助于數字世界與機器世界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這將給全球產業帶來深刻的變革,也會在很多方面影響人的工作方式。機器、數據、人三要素融合推動制造范式變革所呈現的外部動態特征,將為企業帶來新的創新發展機遇和巨大的商業價值。

2.制造業價值鏈延伸的潛在需求

互聯網技術打破了資源的“數字藩籬”,智能連接產品的爆炸式增長將重新定義整個產業鏈,從而對產業結構產生影響;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將緊密地連接與融合,從而改變競爭的戰略與格局;按照傳統的工業生產方式很難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通過互聯網則可以使工業經濟各種要素和資源高效共享,從而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產業延伸是制造業創新的有效方法。在傳統經濟中,制造業與服務業是涇渭分明的。對于大多數生產型企業而言,制成品是企業利潤的源泉,而實現制成品價值服務的其他環節要么游離于企業戰略之外,要么只是作為生產過程的附屬物。工業互聯網則可以幫助制造業延伸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制造服務體系的智能化。

產業價值鏈的延伸又會促進商業模式、業態不斷創新。產品價值面臨三大變化:原先硬件創造的價值被軟件創造的價值所共享;網絡連接讓用戶在軟件創新方面有了新的選擇,價值從產品向云轉變;商業模式從產品轉向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也超越了產業的分工,使傳統制造業的價值鏈發生了變化,并且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品質。制造價值的實現形式從生產有形產品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轉變。通過各類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協同管理,幫助實體經濟創新產品和服務、優化生產制造流程,不斷催生出新模式和新業態。

3.信息技術加速滲透的必然結果

新型信息技術將重塑制造業的數字化基礎。互聯和智能是工業互聯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信息技術領域的三大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與計算性能、網絡帶寬和網絡規模相關。在這三個定律的共同作用下,接入網絡的設備達到了史無前例的規模,形成了設備無處不在、網絡連接無時無刻、數據多少無可估量、價值無可比擬的工業環境。

開放互聯網的理念給傳統制造模式帶來了變革。通過網絡平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制造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快速整合與利用,從而以低成本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催生出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等新模式和新業態。云計算為制造企業帶來更靈活、更經濟、更可靠的數據存儲和軟件運行環境,物聯網幫助制造企業有效地收集設備、產線和生產現場產生的成千上萬種類型的數據,人工智能強化了制造企業的數據洞察能力,最終實現制造企業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的融合將帶動信息經濟、知識經濟、分享經濟等新經濟模式加速向工業領域滲透,培育可持續增長的新動能。

4.信息通信網能將生產與需求各環節融合貫通

網絡建立起企業與市場之間的緊密聯系,使傳統封閉的生產模式成為過去。來自市場消費者的信息可以實時或及時地傳遞到企業產品規劃部門,進而轉變為產品設計鏈的任務包,設計鏈的輸出將成為制造鏈、資金鏈或供應鏈的輸入,最終驅動成品庫和產品銷售網絡及資金回籠環節做出適當的反應。這種產銷一體的現代制造業不僅支持少品種大批量的規模化生產,也能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定制化生產。若沒有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和高度協同的在線生產模式的支持,這幾乎就是天方夜譚般的幻想,而工業互聯網正是能將這一夢想變為現實的重要方式。

5.工業體系重塑生態的變革需要

數據正在重塑工業體系。在物理世界里,工業領域的分工是經過長期發展、演變而形成的。傳統的工業價值鏈是從生產端到消費端、以產品為中心而形成的上下游合作模式。工業互聯網是基于傳統工業的商務關系演化而成的新系統,它重構了工業知識創造、傳播、復用的新體系,轉換了工業視角,基于數據和算法解決機器/設備運行優化、生產運營優化、企業協同、用戶交互與產品服務優化等問題,打造全周期、全流程、全生態的新型工業生態體系。

目前,工業互聯網企業仍處于梳理資源優勢、定義核心業務和邊界的過程中。整個生產體系趨于扁平、靈活,由大企業和供應鏈主導型向產業生態主導型轉變,組織形式由大規模生產向分布式生產轉化。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載體,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生態體系是實現產業競爭新優勢、搶占未來發展先機的關鍵途徑。現在,主要有四類來自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來自裝備與自動化企業的平臺、來自生產制造企業的平臺、來自工業軟件企業的平臺和來自信息技術企業的平臺,這些平臺均處于生態建設期。平臺型企業使傳統的壟斷與競爭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通過與各主體建立緊密聯系的生態而實現對產業鏈、價值鏈前所未有的掌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龙岩市| 虞城县| 库车县| 昌吉市| 乌鲁木齐县| 资兴市| 武隆县| 宜川县| 都江堰市| 宁明县| 巴东县| 体育| 贵阳市| 海伦市| 林甸县| 泊头市| 甘孜县| 饶平县| 兴和县| 碌曲县| 宝坻区| 平武县| 新昌县| 卓尼县| 赣州市| 安岳县| 勃利县| 浦县| 洪江市| 华安县| 含山县| 鄂温| 信阳市| 潜山县| 双桥区| 黔西| 繁峙县| 寻乌县| 庐江县|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