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我的秦腔記憶

  • 共剪歲月
  • 陳忠實
  • 3622字
  • 2021-09-30 14:14:26

秦人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腔兒。

這腔兒無疑最適合秦人的襟懷展示。

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

在我最久遠的童年記憶里頂快活的事,當數(shù)跟著父親到原上原下的村莊去看戲。

父親是個戲迷,自年輕時就和村子里幾個戲迷搭幫結(jié)伙去看戲,直到年過七旬仍然樂此不疲。我童年跟著父親所看的戲,都是鄉(xiāng)村那些具有演唱天賦的農(nóng)民演出的戲。開闊平坦的白鹿原上和原下的灞河川道里,只有那些物力雄厚而且人才濟濟的大村莊,不僅能湊足演戲的不小開銷,還能湊齊生、旦、凈、末、丑的各種角色。我們這個不足40戶人家的村子,演戲是連想也不敢想的事,我和父親就只有到原上和原下的那些大村莊去看戲了。

不單在白鹿原,整個關(guān)中和渭北高原,鄉(xiāng)村演戲集中在一年里的兩個時段,是農(nóng)歷的正月二月和伏天的六月七月。正月初五過后直到清明,慶祝新年佳節(jié)和籌備農(nóng)事為主題的各種廟會,隔三岔五都有演出,二月二是傳統(tǒng)習慣里的龍?zhí)ь^日,形成演出高潮,原上某個村子演戲的樂聲剛剛偃息,原下灞河邊一個村子演戲的鑼鼓梆子又敲響了,常常發(fā)生這個村和那個村同時演出的對臺戲。再是每年夏收夏播結(jié)束之后相對空閑的一個多月里,原上原下的大村小寨都要過一個各自約定的“忙罷會”。顧名思義,就是累得人脫皮掉肉的收麥種秋的活兒忙完了,該當歇息松弛一下,約定一個吉祥日子,親朋好友聚會一番,慶祝一年的好收成。這個時節(jié)演戲的熱鬧,甚至比新年正月還紅火,尤其是風調(diào)雨順小麥豐收家家倉滿囤溢的年份。

我已記不得從幾歲開始跟父親去看戲,卻可以斷定是上學以前的事。我記著一個細節(jié),在人頭攢動的戲臺下,父親把我架在他的肩上,還從這個肩頭換到那個肩頭,讓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關(guān)系也聽不懂唱詞的古裝戲??梢詳喽ú贿^五六歲或六七歲,再大他就扛不起來了。我坐在父親的肩頭,在自己都感覺腰腿很不自在的時候,就溜下來,到場外去逛一圈。及至上學念書的寒暑假里,我仍然跟著父親去看戲,不過不好意思坐父親的肩膀了。

同樣記不得跟父親在原上原下看過多少場戲了,卻可以斷定我那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看的戲種叫秦腔。知道秦腔這個劇種稱謂,應(yīng)該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離開家鄉(xiāng)進西安城念中學以后,我13歲。看了那么多戲,卻不知道自己所看的戲是秦腔,似乎于情于理說不通。其實很正常,包括父親在內(nèi)的家鄉(xiāng)人只說看戲,沒有誰會標出劇種秦腔。原上原下固定建筑的戲樓和臨時搭建的戲臺,只演秦腔,沒有秦腔之外的任何一個劇種能登臺亮彩,看戲就是看秦腔,戲只有一種秦腔,自然也就不需要累贅地標明劇種了。這種地域性的集體無意識就留給我一個空白,在不知曉秦腔劇種的時候,已經(jīng)接受秦腔獨有旋律的熏陶了,而且注定終生都難能取代此種頑固心理。

在瓦溝里的殘雪尚未融盡的古戲樓前,擁集著幾乎一律黑色棉襖棉褲的老年壯年和青年男人,還有如我一樣不知子丑寅卯的男孩,也是穿過一個冬天開縫露絮的黑色棉襖棉褲,旱煙的氣味彌漫不散;伏天的“忙罷會”的戲臺前,一片或新或舊的草帽遮擋著灼人的陽光,卻遮不住一幢幢淌著汗的紫黑色裸膀,汗腥味兒和旱煙味彌漫到村巷里。我在這里接受音樂的熏陶,是震天轟響的大銅鑼和酥脆的小銅鑼截然迥異的響聲,是間接許久才響一聲的沉悶的鼓聲,更有作為樂團指揮角色的扁鼓密不透風干散利爽的敲擊聲,板胡是秦腔音樂獨有的個性化樂器,二胡永遠都是作為板胡的柔軟性配樂,恰如夫妻。我起初似乎對這些敲擊類和弦索類的樂器的音響沒有感覺,跟著父親看戲不過是逛熱鬧。記不得是哪一年哪一歲,我跟父親走到白鹿原頂,聽到遠處樹叢籠罩著的那個村子傳來大銅鑼和小銅鑼的聲音,還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間相錯的聲響,竟然一陣心跳,腳步不自覺地加快了,一種渴盼鑼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織的旋律沖擊的欲望潮起了。自然還有唱腔,花臉和黑臉那種能傳到二里外的吼唱(無麥克風設(shè)備),曾經(jīng)震得我捂住耳朵,這時也有接受的頗為急切的需要了;白須老生的蒼涼和黑須須生的激昂悲壯,在我太淺的閱世情感上銘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著陽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發(fā)生共鳴的妙音;還有丑角里的丑漢和丑婆婆,把關(guān)中話里最逗人的語言做最恰當?shù)谋硎觯瑥某雠_到退場都被滿場子的哄笑迎來送走……我后來才意識到,大約就從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并不特殊敏感的樂感神經(jīng)里,鑄成終生難以改易更難替代的戲曲欣賞傾向。

我記不得看過多少回秦腔戲了。有幾次看戲的經(jīng)歷竟終生難忘。上學到初中三年級,學校在西安東郊的紡織工業(yè)重鎮(zhèn)邊上,住宿的宿舍在工人住宅區(qū)內(nèi)。晚自習上完,我和同伴回宿舍的路上,聽到鑼鼓梆子響,隱隱傳來男女對唱,循聲找到一個露天劇場,是西安一家專業(yè)劇團為工人演出,而且有一位在關(guān)中幾乎家喻戶曉的須生名角。戲已演過大半,門衛(wèi)已經(jīng)不查票了,我和同學三四個人就走進去,直到曲終人散。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比鄉(xiāng)村戲臺上那些農(nóng)民的演出好得遠了,我竟興奮得好久睡不著覺。第二天早上走進學校大門,教導主任和值勤教師站在當面,把我叫住,指令站在旁邊。那兒已經(jīng)站著兩個人,我一看就明白了,都是昨晚和我看戲的同伴——有人給學校打小報告了。教導主任是以嚴厲而著名的。他黑煞著臉,狠聲冷氣地訓斥我和看戲的同伙。這是我學生生涯中唯一的一次處罰……

20多年后的1980年,我被任命為區(qū)文化局副局長的同時,新任局長就是訓斥并罰我站的教導主任。我和他握手的那一刻,真是感慨“人生何處不相逢”靈驗了。從和他握手直到我離開這個單位,始終都不曾提及此事。他肯定不記得這件事了,他訓斥過可能就置諸腦后了,又忙著訓導另一位違紀的學生去了。不過,這個時候的他,已經(jīng)半老,依然嚴厲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大笑的時候很爽朗。一張棱角嚴厲的臉無論暢懷大笑還是微笑,尤其生動感人,甚為可愛。

還有一次難泯的記憶。這是“四人幫”倒臺不久的事。西安城里那些專業(yè)秦腔劇團大約還在觀望揣摸文藝政策能放寬到何種程度的時候,關(guān)中那些縣管的也屬專業(yè)的秦腔劇團破門一擁而出了,幾乎是一種潮涌之勢。他們先在本縣演出,又到西安城里城外的工廠演出,幾乎全是被禁演多年的古裝戲。西安郊區(qū)的農(nóng)民趕到周邊縣城或工廠去看戲,騎自行車看戲的人到傍晚時擁滿了道路。我陪著妻子趕過20里外的戲場子。我的父親和村里那幾個老戲友又搭幫結(jié)伙去看戲了。到處都能聽到這樣一句痛快的觀感:“這才是戲!”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這種痛快的感慨發(fā)自一個地域性群體的心懷。“文革”禁絕所有傳統(tǒng)劇目的同時,推廣10個京劇“樣板戲”,關(guān)中的專業(yè)劇團和鄉(xiāng)村的業(yè)余演出班子,把京劇“樣板戲”改編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過,卻總覺得不過癮,多了點什么又缺失了點什么。民間語言表達總是比我生動比我準確:“這是拿關(guān)中話唱京劇哩嘛!”還有“秦腔不姓秦了”的調(diào)侃。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的經(jīng)濟狀況初得改善,便買了電視機,不料竟收不到任何節(jié)目,行家說我居住的原坡根下的位置,正好是電視訊號傳遞的陰影區(qū)域。我不甘心把電視機當收音機用,又破費買了放像機,買回來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錄像帶,不僅我把包括已經(jīng)謝世的老藝術(shù)家的拿手好戲看了個夠,我的村子里的老少鄉(xiāng)黨也都過足了戲癮,常常要把電視機搬到院子里,才能滿足越擁越多的鄉(xiāng)黨。我后來又買了錄音機和秦腔名角經(jīng)典唱段的磁帶,這不僅更方便,重要的是那些經(jīng)典唱段百聽不厭。大約在我寫作《白鹿原》的4年間,寫得累了需要歇緩一會兒,我便端著茶杯坐到小院里,打開錄音機聽一段兩段,從頭到腳、從外到內(nèi)都是一種無以言說的舒悅。久而久之,連我家東隔壁小賣部的掌柜老太婆都聽上了戲癮,某一天該當放錄音機的時候,也許我一時寫得興起忘了時間,老太太隔墻大呼小叫我的名字,問我“今日咋還不放戲?”我便收住筆,趕緊打開錄音機。老太太哈哈笑著說她的耳朵每天到這個時候就癢癢了,非聽戲不行了……在諸多評說包括批評《白鹿原》的文章里,不止一位評家說到《白鹿原》的語言,似可感受到一縷秦腔弦音。如果這話不是調(diào)侃,是真實感受,卻是我聽秦腔之時完全沒有預料得到的潛效能。

我看過、聽過不少秦腔名家的演出劇目和唱段,卻算不得鐵桿戲迷。不說那些追著秦腔名角傾心傾情勝過待爹娘老子的戲迷,即使像父親入迷的那樣程度,我也自覺不及。我比父親活得好多了,有機會看那些名家的演出,那些蜚聲省內(nèi)外的老名家和躍上秦腔舞臺的耀眼新星,我都有機緣欣賞過他們的獨稟的風采。然而,在我久居的日漸繁榮的城市里,有時在夢境,有時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眼前會幻化出舊時儲存的一幅幅圖景,在剛剛割罷麥子的麥茬地里,一個光著膀子握著鞭子扶著犁把兒吆牛翻耕土地的關(guān)中漢子,盡著嗓門吼著秦腔,那聲響融進剛剛翻耕過的濕土,也融進正待翻耕的被太陽曬得亮閃閃的麥茬子,融進田邊沿坡坎上荊棘雜草叢中,也融進已搭著原頂?shù)奶柕南脊饫?。還有一幅幻象,一個坐在車轅上趕著騾馬往城里送菜的車把式,旁若無人地唱著戲,嗓門一會兒高了,一會兒低了,甚至拉起很難掌握的“彩腔”,在鄉(xiāng)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過去……

秦人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腔兒。

這腔兒無疑最適合秦人的襟懷展示。

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

為你推薦
奪嫡
會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腃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lián)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比~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比~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月落 2.5萬讀過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shù)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zhàn)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江南 7.1萬讀過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會員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zhèn)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xiāng)??套謩忾L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烽火戲諸侯 2.8萬讀過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guān)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tài)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tǒng)。

三弦 29.5萬讀過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chǔ),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zhàn)爭、帝王心術(shù)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wǎng)絡(luò)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睹鞒切┦聝骸窞槲覀兘庾x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當年明月 275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洛阳市| 普兰县| 平顶山市| 广汉市| 静安区| 中卫市| 达州市| 光山县| 屯留县| 孟津县| 柳林县| 凤翔县| 莱州市| 教育| 福清市| 涪陵区| 汽车| 永顺县| 同仁县| 高邮市| 基隆市| 南丰县| 民乐县| 丘北县| 辽中县| 达拉特旗| 平果县| 沾益县| 阿尔山市| 沽源县| 阿克| 邹平县| 古交市| 木里| 安吉县| 赣榆县| 乌什县| 安阳县| 揭西县|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