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美麗無聲

  • 黃健中導演日記
  • 黃健中
  • 11510字
  • 2021-10-31 15:08:16

2007年3月23日——6月2日2007年3月22日晚(寫在開機之前)

想在烏鎮拍一部戲是兩年前第一次到烏鎮時萌生的。當時烏鎮東柵已成旅游熱點,西柵還在修復重建中,但能感覺它的未來。今年元旦過后,恰巧福建勤加緣文化影視公司送來《美麗無聲》的劇本,讀完便想到烏鎮。

烏鎮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先生的故鄉。踏入烏鎮便想起曾經到過日本伊豆。伊豆小鎮鎮口的石板路上鑲有一塊醒目的銅牌,上書“川端康成在此寫《伊豆舞娘》”。伊豆的名氣,伊豆的文化由此而大大提升。烏鎮更當如此。

如果說烏鎮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東方水鄉民居應不為過。二十多年來,我到過世界不少名城古跡,像烏鎮這樣具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民居入河而筑,原住民居住的“水閣”,隨水而生,伴水而眠,他們自稱: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在這里,每走一步,仿佛都能感受著歷史的回聲。在這里,我真正體會到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

《美麗無聲》這部戲有幸全部在這里拍攝,烏鎮給了我們全免拍攝場地費的待遇。

戲未拍,我天天都沉醉于如詩如畫的水鄉小鎮的意境里。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靈水街18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甜甜

開機第一天,大吉。

早晨6點出發,7:40正式開拍,至晚12:00,全部完成任務。

阿蓮、阿蘭、阿菊各有自己的性格,第一天就出現人各有貌,難得,注意阿蓮的戲,她能把握性格特征,但要更好把握內心自然生動的流露。

攝影照明基本不錯,還可以更精彩。

烏鎮的拍攝環境實在太好了。此劇要做到精致考究,達到語不驚人誓不休。

2007年3月24日

拍攝地點:靈水街18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劉昀 甜甜

晨7時至晚10時半。

1.早晨七點抓拍霧蒙蒙的水鄉鏡頭(空鏡)。

2.6集阿蓮家的開場戲拍出水鄉特色,演員戲好。6集37場之前加了阿蓮家的外景,氣氛不錯。

3.19集曹美彪到阿蓮家的戲拍得不錯。

稱馬伊俐“小馬哥”,戲蠻穩得住,與阿蓮有明顯的性格反差,她的形象、戲都有一種韻味、韻律。

今天大家的配合有明顯的進步,攝、照都在進入默契之中。

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靈水街18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甜甜

從早7:00到晚9:15全部拍完,大家在積極配合中質量、速度有明顯提高。

拍年輕梳頭女孩,注意抓群體細節,很有特點,木屐在石階上,上上,下下,是很有些味道的,下雨時再捕捉一些有雨傘、木屐的特寫。三個女孩的戲很有意思,一嫻靜、溫婉;一張揚、聰慧;一木訥、固執。

夜戲船靠很有特點。

2007年3月26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靈水街18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甜甜

晨起拍攝河道晨、黃昏、暮各種氣氛中船過的空鏡,美而恬淡的水鄉生活。

拍黃昏、暮,阿蓮姊妹在水閣陽臺上悠閑的鏡頭。這部戲應注重氣氛,要有韻律感。以情寫人,以景托情;注重南方的生活氣息,注意細節。拍了四天,阿蓮、阿蘭姐妹之間的感情、性格,兩位年輕演員把握得都很到位。今天第一天拍梁守平的戲。陳龍很適應這個角色,形象、戲都還不錯。我特別注意把握他作為地下黨的身份,又有對阿菊特有的情感,三姐妹演員的分寸很好,后者需給予鏡頭很細膩的展示。

黃昏至夜,拍攝橋上的雨戲,剪輯并加上音樂之后應該是很出彩的。

2007年3月27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靈水街18號,水市口街145號,草本染布坊東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甜甜

第五天拍攝大家的配合相對比較默契,“陽春面館”的戲,環境氣氛、主要演員和梳頭女們的戲都不錯。

搶拍了幾個黃昏鏡頭(空鏡)。

晚拍阿蓮、阿蘭姐妹船靠洗澡的鏡頭,江南水鄉枕水人家的生活趣味蠻濃。

剪輯統計:前三天拍20頁初剪51′53″。

2007年3月28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西塘橋西北

演員:馬伊俐 陳龍 陸開文

早7:00至晚8:10拍完7.5頁。攝制組特別是攝、照已進入松弛、默契配合狀態,各種氣氛都能拍出情趣來,這就是美。

演員對角色的把握,陳龍(梁守平)、馬伊俐(阿菊)都有好的表現,大配角的阿慶,配角的孫家勝也都不錯。

對此戲前景頗看好。

2007年3月29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王姬

今天王姬(飾阿田)的第一天戲,她和馬伊俐的戲配合得不錯,6集16場加了一個水上鏡頭,船過、上岸至家門口很美。

17場進小院全景及中景跟攝加入蜘蛛網效果不錯,洗澡戲黃昏的效果光表現了生活清苦、恬淡、幽靜,難得的美感。

注意女主角的人物光(要不斷提醒攝制、照明)。

2007年3月30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王姬

運作上了軌道,上午7:00至下午5:30完成7.3頁。

演員們的戲都比較認真。王姬對自己的角色作了戲劇性的修改與補充。她設計被炸后斷了一只手臂,用一只手臂她能包餛飩。

2007年3月31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甜甜 陸開文

拍攝順利。

完成8.2頁,半集多的戲。馬伊俐今天拍了21場戲,前后跨越17集的戲(從第6集到22集),戲又不按先后順序拍攝,演員如果事先不很好做功課,不對人物性格發展脈胳相當地把握,單是表演時情感情緒的連結、性格點的把握,就會把她搞得暈頭轉向。21場戲,場場都能保持如此良好的創作狀態,小馬哥的成功、成名是必然的。

2007年4月1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西塘橋西北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甜甜

今日我到杭州、寧波參加《越王勾踐》播出的宣傳活動。

全天由執行導演杜淵拍攝。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王姬 王斯瓊

完成8.2頁,半集戲,全部是馬伊俐和王姬的戲。

同好演員拍戲是一種享受。王姬演戲,似隨手拈來,卻不失光彩,她總能把眾多的目光引向自身,這就是演員的魅力,表演的光彩。小馬哥的聰明她總是以靜制動,在靜中顯示女人的韻味。她倆的戲,好看,耐看。

2007年4月3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王姬

又是一天全部拍攝馬伊俐和王姬的戲。即令是過場戲,她們都不放過。

女工宿舍的氣氛應該說拍得比較理想。拍攝時突然想到讓女工們以擊碗、杯對老板出賣繅絲坊給日本人,表示自己的憤懣之情(4集46場),頗為滿意。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秀水廊6號,烏將軍府

演員:馬伊俐 王姬 陸開文 楊軍

一集44場阿田帶阿菊到吳府,將兩人走路改為乘船更有味道。

幾天來都是大晴天,原有的想法在霧雨中拍攝河道的可能性太小了,但愿以后能有些陰雨天。

2007年4月5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西市河,女紅街121號,枕河大酒店北門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王姬 甜甜 閆以昌 陸開文

轉點太多,河里河外,船上船下,屋里屋外,街道三處,碼頭一處,加上夜雨,給美術布景、攝影、燈光搬運器材帶來極多不便。

拍攝氣氛保持特色。

今日本劇編劇蘭之光到來,他是個挑剔的人,但看過樣片表示滿意,很美……說馬伊俐是很經看的女人。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48號戲臺石門口,西柵大街581號,橋里橋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王姬 何清清

今天拍“橋里橋”——透過一座橋孔看到另一座石橋,稱之為“橋里橋”。三十幾座形狀各異的拱橋、走橋、雙橋,構成烏鎮特有的景致?!皢堂盟托拧币恍凶值倪^場戲,卻把小船穿過“橋里橋”的夜景拍得出人意料的美。

2007年4月7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白蓮街48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曹舟 盧映 陸開文 何清清

拍攝量大,效果也不錯。

佛堂內外、秘密禪房、院子、后門,都有特點。

阿蘭、智清雖大配角,戲都行。

今日看到單太太演員張澍,形象酷似香港演員梅艷芳,氣質很好,端莊、賢淑,但愿戲也好。

2007年4月8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81號蔡家廳后院

演員:陳龍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因更換單景成演員臨時調整計劃,9:30開機。

飾單太太演員張澍(中國國話演員)第一天即拍攝17場戲,兩個重場戲。一場老同學、老情人梁守華(陳龍飾)為她治病、示愛;一場她讓家人把管家(閆以昌飾)活活釘在棺材里。戲的情感都是大起大落,跨度從第1集到21集,即令是老演員第一天拍如此繁雜的戲,心里也發怵。這就是拍攝電視劇演員的難度,不同于電影一天只拍一兩場戲,遇重場戲甚至兩三天拍一場戲。不曾想,張澍揮灑自如,游刃有余,戲的把握十分到位,令人欣喜,也令人欽佩。

2007年4月9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81號蔡家廳后院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王姬 楊昆 安亞平 甜甜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拍攝比較理想。

今日飾單景成演員(王策)試妝。他身高1.85米,英俊、儒雅,不知能否演出奸詐的一面。

2007年4月10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烏鎮繅絲坊

演員:馬伊俐 王姬 王策 閆以昌 曹舟 何清清

繅絲車間的戲、蠶娘娘廟的戲,生活氣息拍得很有味道。

阿菊遇單景成,木屐、白皮鞋的渲染不錯。

夜景陸美萍離繅絲坊那群女工穿著睡衣站在屋檐下無望的樣子不錯,一幅油畫似的,耐看。

戲的感覺是拍出味道了。

單景成(王策)只拍了一個過場戲,造型不錯,不屬于有靈性的演員。

2007年4月11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烏將軍府,烏鎮繅絲坊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王姬 劉昀 王策 閆以昌 何清清

拍攝順利。

倉庫的氣氛不錯。

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水市場邊河邊,草本染布坊東,女紅街13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王姬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黃軒 甜甜 陸開文

因為小飯館的景不理想,臨時決定不拍。

已拍的戲都很好。烏鎮小碼頭很有味道。

2007年4月13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81號蔡家廳后院

演員:馬伊俐 王姬 王策 張彤 朱曉春 劉昀

單景成的戲明顯弱于其他演員,缺乏節奏感,沒有激情,也不懂得潛臺詞,他在國外學過戲劇表演我表示極大懷疑。今后拍他的戲只能想出各種辦法,耐心啟發、反復排戲,彌補他表演的缺陷。

2007年4月14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81號蔡家廳后院

演員:馬伊俐 陳龍 楊昆 王策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6集3場單景成演員表演較昨天有所提高。

單太太張澍的戲一直都很好,想到本劇的故事可由她來敘述,拍攝一組她寫作的鏡頭。

廚房戲未拍,完成8.5頁。統籌統計至今日(開機23天)完成劇本1/3。

2007年4月15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81號蔡家廳后院,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閆以昌 曹舟 張澍

早上8:00-9:30拍了一組單太太寫作的鏡頭,她寫作的環境、狀態、服飾使我想到張愛玲,大概張愛玲寫作應該是這個樣子。我打算每一集的頭或尾由這些鏡頭來表現。

第1集片頭由特寫“序”拉開疊化現劇本的第一鏡。

今天馬伊俐又是三十場戲,劇本里多數是一兩行字的戲,稍不留神,戲就跑沒了。演員都喜歡演重場戲,有戲劇沖突,演起來一氣呵成,過癮,稍有欠缺也容易遮丑。過場戲就考人了,內心狀態把握不好就露餡。更何況一行字的戲,仿佛拍“呆照”,更難。小馬哥不溫不火,頗有娓娓道來之感。

單家阿菊屋2集32場阿菊與喬妹蚊帳里外的戲頗俏皮,也有情趣。

2007年4月16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橋里橋北茶市街2號,秀水廊6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楊昆 甜甜

今天拍攝特地調整至“枕河水道”,希望找到更多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

12集29場雖只0.3頁的戲,但一頭一尾的細節,水光、船篷、櫓、水桶拍得很有味道。此細節也可用至6集22場。

小飯館也調到枕河水道的廊下,無非是想增加一點戲的味道和地域文化特色。

23集25-27場蘇州小飯館俯瞰鏡頭,水榭、河道、吃飯的女孩們,別是一番風景。

2007年4月17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東區財神灣碼頭北,東區大街179號河邊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閆以昌 曹舟 黃軒 甜甜 張澍

晨起,淅淅瀝瀝下起雨點,盼望多日的景象終于出現了。濛濛春雨,隨著飄忽的晨霧籠罩著整個烏鎮。拍攝一天雨景,尤其一集一場十分理想,阿菊搖擼,河道行船,近景、中景、全景拍得好美、好美啊。一個個鏡頭宛如一幅幅江南水鄉的潑墨畫。全劇雨景在這一天拍出特色。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枕河大酒店北門,橋里橋附近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楊昆 王策 王斯瓊 閆以昌 曹舟

昨日的雨,今日的云,加上魚鷹船,都很有水鄉情調,在全劇雖不占任何分量,卻是寫情、寫意必不可少的生活細節和環境的營造。

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秀水廊16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甜甜 楊軍

15集37場,阿蘭告訴阿蓮,她是阿菊的親妹妹。劇情很感傷,但臺詞寫得一般。我利用雨后樹梢上不停的點水拍攝兩姐妹的談話,化枯燥為生動,拓寬人物的心理空間,變得很有情調,符合本劇的敘事風格。

15集13、14場改為在院子里演員邊說臺詞邊拍打晾曬的被子,也蠻有生活氣息。

2007年4月20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枕河夾道邊,水市口街,臨水居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劉昀 黃軒 張澍

3集38場是今天的重場戲,(王策)單景成一直垂涎于阿菊,和單太太在晚宴上發生激烈沖突,兩人的唇槍舌劍逐漸升級,最后截癱坐在輪椅上的單太太似乎默認了現實。單景成抱她走時輪椅倒在地上,一只轱轆依舊不停地轉動著……(單太太)戲好,環境、氣氛營造得也很好,場面、鏡頭、調度都不錯。于方(掌機員)拍單太太被單景成抱走之后拍到仍在轉動的輪椅是意外的收獲。

雨景不理想,不得已而為之。

日軍查崗正值烏云低垂,陽光從云隙中瀉下,鳥瞰烏鎮格外悲壯,拍得相當出色,環境選擇得好,大俯運動鏡頭也是意外的收獲。

這部戲好像天公助我,陰、晴、雨、霧,都和劇情的需要適時而來。烏鎮將在這部劇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7年4月21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秀水廊16號

演員:馬伊俐 楊昆 王策 王斯瓊 閆以昌

第一次拍阿菊家。我童年生活在閩南,春天里天陰雨濕,所有的東西都發霉,墻壁地面永遠濕漉漉。我對美術組要求,拍攝前將室內四壁、地上,一切物件全部用水噴濕,地上擺放接水的壇子,桌上擺放接水的罐子。1集15場菊家陰暗、潮濕的環境營造,漏雨、滴水的細節下了一番工夫。效果應該很好,有別于本劇其他有錢人家的拍攝。拍攝時讓第一次來到平民百姓家里的馬二叔對此環境看了又看,結束時他又不經意踢翻盛水的壇子。

2集15場單景成來,也給演員設計了一個進門就用手絹捂鼻子的動作,對于環境、家境的渲染應是一以當十的效果。

2007年4月22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蠶絲娘娘廟,烏將軍廟,烏鎮橋里橋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楊昆 王策 甜甜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上午雨中拍攝阿菊開場,小船載著桑葉款款劃行在烏鎮的河道上,美不勝收。

拍出好鏡頭要有十足的耐心。

雨真大啊,畫面里卻只是淅淅瀝瀝的雨點。鏡頭從幾株桑樹升起到大片桑林河道小橋,船款款而來。拍出非常優美的江南水鄉的畫面。

于方拍了一組單景成臉部看阿菊的大特寫。

阿杜組織拍阿菊搖櫓的局部鏡頭。同時找毛毛作局部替身。

2007年4月23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秀水廊16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張澍 曹舟

18集菊家廳堂全景的光效極好,幾近膠片效果,單太太戲好!

拍梁守平的傷,注意剪輯節奏、氣氛,都營造不錯。

2集6場拍林申氏晨劃船歸來,被船老大的人用帶血紅綢蒙住臉,船被砸沉,沉船與林申氏奔至河邊看沉船的過程——拍攝時使用真船沉沒,獲得格外真實的效果,又值斜陽即沒,光效滲淡,拍得精彩。沉船與林形成的畫面平行對切的效果極佳。

3集4場的閃回采用在移動中快速閃回應該是比較好的。

抓拍了兩組烏云空鏡,1.屋上,2.河上。

2007年4月24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烏將軍廟,秀水廊16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甜甜 王斯瓊

利用狹窄的長巷,遠處的塔,潮濕的石板路,作為蘇州吳府的后門。阿菊、阿蓮抽著梳頭盒,由此進出,環境之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阿菊家廳堂的前身臨河,后身天井,很有利于戲的展開和鏡頭的調度。

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水市場河北

演員:馬伊俐 朱曉春 劉昀 黃軒

無特別驚喜或可記錄的段落,按劇作完成了任務。

2007年4月26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東區,油菜地,染布坊,女紅街101號

演員:馬伊俐 楊昆 朱曉春 劉昀 王策 王斯瓊 閆以昌

2集21場墓地拍攝氣氛非常好,1集38場林申氏船靠洗綢雨中拍攝,林申氏(王斯瓊飾)被雨淋得透濕,但她怎么也洗不凈紅綢上丈夫的血污??囡L凄雨,悲慘女人。感謝王斯瓊如此投入地演戲。搶拍染坊晨景,1集7、8場氣氛、節奏都不錯。

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臨水居,烏將軍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王策 黃軒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昨日未拍成1集4及6場,林申氏丈夫在染坊染綢時,被單景成設計暗害,巨大的木軸砸死后,林申氏和阿菊無依無靠。戲拍得十分精彩。氣氛好,同時又提供新的剪輯方案。

2007年4月28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昭明書院

演員:劉昀 黃軒 盧映 丁正勇

拍攝順利,下午4:10即完成。

盧映是好演員,《大秦帝國》之后,這是第二次合作,不曾想他飾日本軍官竟如此活靈活現。特務隊大廳的戲,拍攝角度、鏡頭運用節奏都很好。

2007年4月29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昭明書院

演員:樊錦霖 劉昀 盧映 丁正勇 陸開文

我回京參加電視劇《越王勾踐》北京二臺的新聞發布會。

由杜淵拍攝。

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樊錦霖 陳龍 王策 甜甜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這是王策(單景成)戲最好的一天。

一天三堂景至晚七時完成8.9頁。人物戲都拍得很好。

2007年5月1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王策 王斯瓊 閆以昌 曹舟

1集20場是一場重場戲,演員的戲,尤其是王斯瓊(林申氏)十分精彩,鏡頭的運用,光效,都達到淋漓盡致的水平。

五一節,飲酒慶賀,十分開心。

至今日,拍攝時間過半,劇本完成數量超過百分之五十,剪輯總長度已達十六七集。

2007年5月2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楊昆 王策 閆以昌 曹舟

進入單景成書房、臥室,王策的戲有所提高,能入戲了。

2集43場細節的渲染,喬妹給單景成脫鞋,被單踢了一腳,陪睡以及菊兒所看到的這一切,都把單的嘴臉刻劃得入木三分。

拍到今天,對單景成的偽善、丑惡揭示得比較深入,演員雖弱但角色不會失敗,我給與演員的細節,相信能彌補他的諸多不足。

2007年5月3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張彤 王策 黃軒 閆以昌

第一天拍張彤(吳克賢)的戲,不錯,有點老到。張彤是做人、演戲都很認真的演員,對人物的把握能力很強,好琢磨,總能給角色以光彩。吳克賢這個人物一定能給他極大的塑造空間。祝他成功。完成10.4頁。

18集56場-19集1場,是馬伊俐和張彤的對手戲。一個是掌握地方軍權的旅長,一個是為地下黨工作的梳頭女,斗智的戲,遇到兩位好演員,我運用舞臺調度的方法,兩臺攝像機,一個長鏡頭,一氣呵成拍了2.1頁(4分鐘)的戲。

19集9場也基本上以舞臺調度的方式拍攝。

2007年5月4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張彤 黃軒 丁正勇 惠娟艷

拍攝順利,兩天拍了吳府二樓餐廳20.2頁紙(一集半戲),張彤對吳旅長人物的把握,內心比較豐富,沉穩而睿智,有軍人氣質。

吳夫人(惠娟艷)第一天的戲,比較稱職,但過于用勁,內心比較欠缺。

2007年5月5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惠娟艷

8.8頁晨7:00進入現場,下午6:15完成。

今天楊昆18場戲。1995年第一次與楊昆合作拍攝電影《大鴻米店》,她出色的演技讓她在上海成為影視、舞臺的名角。她為人真誠、熱情,有好角色,無論戲多戲少我都會想到她。她的表演總能給角色很大的提升。18場戲對她不是負擔,是快樂。她演戲舉重若輕,駕馭悲、喜、正劇如行云流水,自如、得當。

2007年5月6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惠娟艷

兩天拍辰媽屋,演員戲好,環境適宜,今無意中安排六歲的小丫環給楊昆扮演的辰媽捶腿,給辰媽這個管家增添了不少色彩,再則給辰媽設計常用蓋杯喝茶,對人物性格刻劃也是不錯的設計。不在主人面前,這位老處女管家婆,生活蠻講究。

2007年5月7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蠶繭倉庫

演員:馬伊俐 朱曉春 王策 王斯瓊 楊軍 陸開文

美術部門在工廠的廠房里搭建船艙(屠老大的大木船)。景搭得非常好,便于拍攝,也便于演戲。攝影、照明的光效頗講究。

2集12場屠老大船艙內強暴林申氏,被女兒阿菊發現。雖只0.2頁的戲,在全劇卻是個重要環節,拍得不錯。

其余場景拍得各有特點。1集43場是船艙的開場戲,依舊是強暴戲,拍得比較細膩。

2007年5月8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蠶繭倉庫

演員:馬伊俐 朱曉春 劉昀 楊軍

今天拍攝船艙內在一集里(劇本20集),占有8.2頁將近半集戲量,空間雖狹小,但馬伊俐、朱曉春的表演都很到位,無需借助鏡頭的調度,兩人的戲份已經相當抓人。20集1場、23集23場是另一只船艙的戲。只好改變總角度,調轉了方向,改變與20集船艙戲的區別。這就是電視劇,因陋就簡,卻不失藝術質量。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蠶繭倉庫,烏將軍廟

演員:馬伊俐 陳龍 楊昆 朱曉春 王策

13集8場依舊在船艙狹小的空間拍攝,馬伊俐大段臺詞,和緩有力,外柔內剛,咄咄逼人不在語調,而在氣質,一個2′40″的鏡頭一條通過,十分精彩,大家為她鼓掌。

中等船艙和大船艙作了較大區別。

下午我到蘇州復查外景,杜淵拍攝。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烏將軍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王策 黃軒 惠娟艷 閆以昌

14集11場庭院、假山上的涼亭,三個太太請阿菊喝茶,太太們都以為吳克賢要娶阿菊做四姨太,既巴結又試探阿菊的態度,阿菊不卑不亢,不與她們為伍,給了個軟釘子。小馬哥的分寸把握非常到位。鏡頭拍得很有味道。

9集15場大兵向單景成、馬二叔潑臟水拍得很有趣味,不錯。

2007年5月11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烏將軍廟,烏將軍廟附近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楊昆 張彤 劉昀 王策 黃軒 惠娟艷 姜超 閆以昌 盧映 丁正勇

今天拍到寒山寺小弄堂和某房間的戲(審阿立,以及日、偽特務的沖突),運用懸疑片的手法,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竟有意外的收獲,拍得很有氣氛,很有味道。

2007年5月12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西柵大街548號,橋里橋附近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陳龍 張彤 劉昀 王策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閆以昌 盧映 丁正勇

今天雖然只拍了5.7頁卻拍出22集19場(1.7頁)吳克賢描述梁守平(共產黨員)在日、偽軍重刑拷打之下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形象,很有感染力。席間太太們、仆人們以及兵士無不動容。演員張彤戲好,鏡頭的渲染運用也好,8集16、18、20場環境展示,戲都不錯。

今天大哥、大嫂、大侄列威來看我拍戲。晚宴制片人黃世雄請客,馬伊俐、楊昆、惠娟艷、張彤陪同,惠娟艷表演講揚州笑話,引得滿席人捧腹大笑,十分愉快。

2007年5月13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橋里橋附近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張彤 劉昀 王策 黃軒 盧映 丁正勇 陸開文 曹舟

拍攝過場戲,夜間雨戲拍得很辛苦,乍暖還寒時節,演員們全淋濕了。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橋里橋附近,烏將軍廟,蠶繭倉庫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劉昀 盧映 丁正勇

今天是令人興奮的一天。幾場重要的戲(非劇本重場戲)都拍得很有光彩。

1.阿菊救阿田(6集15場)巧妙地用了幾條船!繅絲坊的女工們用竹竿對著綁架阿田的單景成、馬二叔,幾十桿竹篙面對單景成,搶救出阿田,這是阿菊的智慧,女工們力所能及的團體力量,又具水鄉女性特色——影視劇鮮見。

2.地下黨的聯絡員尚立人被假槍斃而成叛徒,情節雖常規拍得不錯。尚立人(劉巖)的戲不錯。

3.梁守平犧牲,拍得十分壯烈而感人?;瘖y做得很逼真。

4.阿菊深夜探已犧牲的梁守平。比劇本的描繪更有詩意。

2007年5月15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廟西街58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劉昀 盧映 丁正勇 劉巖

10集12場山下一郎府居室,加上兩條狼狗影子和竹子的影子格外別致。

晨,美術提出汽艇的發動機安不上,我很惱怒,給黃世雄電話,要求一定要把汽艇安好,下午即得到解決。藝術的追求,點點滴滴都不要放棄。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靈水街20號,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張彤 劉昀 王策 黃軒 閆以昌

上午9時前拍攝一組:晨、黃昏、夜,日軍汽艇橫行于烏鎮河道。氣氛十足。雖一個多小時拍攝,但對全劇的時代氣氛、環境氣氛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只一天,給全劇增色,增分。

2007年5月17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王策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曹舟 閆以昌 盧映 丁正勇

拍攝8.7頁戲,今天的戲主要圍繞阿菊(馬伊俐)、吳克賢(孫彤)、單景成(王策)大太太(惠娟艷)展開的。開機到今天第56天,演員的戲都很到位。單景成揭露阿菊是共產黨,掀起大波大瀾,阿菊從容應對,轉危為安,馬伊俐的表演張弛有余,轉圜自然,對阿菊在斗爭歷練中走向成熟的性格把握十分到位?;菥昶G、王策的戲也不錯。

2007年5月18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劉昀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第一天拍吳府梳妝間,環境布置得很好。拍攝氣氛也不錯,三位太太,兩位梳頭女,很有當年江南大戶人家的生活氣息,有梳頭職業的感覺。完成8.8頁戲。

剪輯已完成1、5集;第1集竟有72′45″的長度。細剪后至少也應有60分鐘,拍得最快的是5月1日至3日,拍了有效長度91′30″,相當于三天拍兩集。

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大戶人家,三位太太的爭風吃醋、勾心斗角拍得有聲有色——擔心審片能否通過。阿蓮爭寵惹禍,樊錦霖表演的分寸把握得很好。戲近尾聲,演員仍保持非常良好的創作狀態。

完成9.2頁戲。

2007年5月20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王策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第三天進入吳府梳妝間拍攝,越拍越好,今天拍了9.5頁的戲。場場顆粒飽滿。楊昆、惠娟艷是成熟的演員,她們知道怎樣帶動年輕演員進戲。拍攝現場輕松愉快,創作中充滿歡聲笑語。

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王策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第四天進入梳妝間拍攝,馬伊俐又是21場戲,拍攝中發現攝像機出現馬賽克,下午送上海維修,半日單機拍攝仍然完成了9.4頁的戲,足見大家的創作熱情沒有因臨近尾聲而疲沓,難能可貴!

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王斯瓊 張澍 閆以昌 曹舟 楊軍

修理過的攝像機仍出現馬賽克,全日單機拍,補拍出現馬賽克的所有鏡頭,延續了正常拍攝,所以餐廳戲未拍。

下午到蘇州東山復查外景。

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樊錦霖 陳龍 楊昆 張彤 劉昀 王策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閆以昌 盧映 丁正勇 曹舟

日軍審訊室的戲拍得比較滿意,既能抓住觀眾,也能表現梁守平的性格。吳太太臥房既氣派又有特色。遺憾的是此場景并沒有特別好的故事。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楊昆 張彤 惠娟艷

以惠娟艷的戲為主,她和丈夫吳克賢的戲,她和阿菊、辰媽的戲,她和阿蓮的戲。每一場都是單獨的對象,惠娟艷對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情景、事態,把握得非常精彩,既有大太太的風度又有角色個人的性格魅力,一天她拍了15場戲,10.3頁紙,場場都有變化。

2007年5月25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第二天拍大太太房,又是一天惠娟艷的重場戲。戲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一會兒弟弟梁守平被抓,一會兒傳來弟弟死訊,一會兒與阿菊回顧弟弟生活中的細節;官太太、姐姐、敵情、親情,五味雜陳,她表現出女人的細膩、敏感、脆弱……實在動人。

22集下場,通過剪輯應有意外收獲,菊與吳太太談梁守平時,可以用閃回的方式插入梁的畫面。而兩人插入的內容是各不相同的,插入的每一鏡頭應在6-8幀。

完成10.8頁的戲卻毫不緊張,拍攝井然有序下午5:00即收工。

2007年5月26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內景實景(14集4場)用了大升降,足見食堂之大,之氣魄,典型的南方有錢人家的大堂用作兵營食堂,兩條狼犬也起了重要作用。只是此類戲屬常見戲頗有遺憾。

12集20場,3.4頁為防止過于沉悶,應插入門外阿慶與埋伏的游擊隊。

今日9.5頁戲,下午4:00即收工,大家的工作效率很高,演員的準備工作比較充足,3.4頁的夜戲,只用了一個多小時。

2007年5月27日(星期日)

拍攝地點:江浙分府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楊昆 張彤 黃軒 惠娟艷 褚楚 姜超 盧映 丁正勇

吳府二樓廳堂最后一天的戲,日寇審阿菊,危急中阿蓮挺身而出,吳克賢舉槍射殺山下一郎,雙方火拼,拍攝既壯烈又突顯人物性格,在全劇高潮處出現亮點。

2007年5月28日(星期一)

拍攝地點:靈水街20號

演員:馬伊俐 樊錦霖 陳龍 張彤 劉昀 黃軒 盧映 丁正勇 陸開文

院內繼續昨天的短兵相接,此劇不宜過多渲染場面,適可而止。

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拍攝地點:蠶繭倉庫,靈水街20號

演員:馬伊俐

拍攝阿菊逃難中被梳子劉收養的戲,簡潔明了。

2007年5月30日(星期三)

拍攝地點:蘇州東山菱湖渚公園停船碼頭,公園內湖邊

演員:馬伊俐 陳龍 張彤 朱曉春 劉昀 黃軒 王斯瓊

拍攝太湖的蘆葦蕩、七桅帆船、地下交通和游擊隊的活動。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拍攝地點:蘇州東山菱湖渚公園茶樓邊蘆葦蕩

演員:馬伊俐 陳龍 張彤 劉昀 黃軒 丁正勇 陸開文

兩天來拍攝爆炸場面都非常成功。

7集7場的百姓中槍,水中爆炸,后景日汽艇可反復使用。(片頭;黑白片日軍掃射老百姓……)拍攝中突然刮起大風,下暴雨,搶拍了一組蘆葦搖曳的鏡頭。

2007年6月1日(星期五)

拍攝地點:蘇州東山頭圖碼頭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王姬 張彤 朱曉春 劉昀 黃軒 丁正勇 陸開文

碼頭加了個門樓就別有情調了。水、船、蘆葦,很和調地構成一個畫面。

碼頭的戲拍得很有特色。23集的幾場爆炸氣氛格外好。

雨時下時停很有意思,畫面都捕捉到了,雖然給拍攝帶來很多麻煩,卻也給影像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2007年6月2日(星期六)

拍攝地點:蘇州木瀆天平山公園,蘇州東山菱湖渚公園門口邊蘆葦蕩,公路邊河道

演員:馬伊俐 陳龍 王姬 楊昆

感謝上蒼,給《美麗無聲》劇組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拍完全程,感謝全劇組人的共同努力!

相信這是一部留世之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东县| 环江| 碌曲县| 芦山县| 远安县| 封丘县| 胶南市| 双江| 从江县| 苏州市| 泽州县| 紫阳县| 云梦县| 资源县| 正蓝旗| 桑植县| 城口县| 叶城县| 太湖县| 石首市| 鄯善县| 和田县| 同仁县| 思南县| 察雅县| 乌鲁木齐县| 闸北区| 牡丹江市| 聂拉木县| 蒲江县| 濮阳县| 涞源县| 株洲县| 肥城市| 手游| 郑州市| 集贤县| 海盐县| 孝义市| 宁蒗|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