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寧靜的夜晚,描繪故事的話語,將思緒帶到了故事中,將感懷深念融入到了情深不知處的話語中。
新房子蓋好之后,我和母親從外婆家搬回來住了。那時我差不多六歲了,準備上學前班了。我們那時在村子里還沒有幼兒園,只有在小學里面的學前班。
新房子蓋好過后的某個月的一天晚上。那時準備入睡了,可家里還沒有安電線進來,所以沒有電燈泡照明。只點了一盞煤油燈,放在凳子上,用來照明。煤油燈上的燭火一閃一閃的,似乎仿佛身在光怪陸離的世界。一會燈光照拂過俏臉,一會黑暗籠罩著俏臉。讓人在寧靜的氛圍中,帶著一絲恐懼與害怕的情緒。
幸好當時有母親陪在身邊,不然我都不知道在烏漆嘛黑的世界中該怎樣入睡。
母親坐在床沿,而我躺在床上,卻睡不著。非要嚷嚷著母親給我講故事。
母親無奈地笑了笑,開始給我講了故事,她講了她年少時的事。她說,有一次她背著衣服去外面洗回來,實在太餓了。就偷偷地把米拿出來煮著吃了,不煮會挨餓,煮了又怕會挨罵。所以,最后她還是煮飯來吃了。在煮好飯之后,外婆剛好回來。母親看見外婆,傻楞楞著站在原地,不敢說話。外婆望見了,卻說“吃就吃唄,我又不罵你。”母親感慨地說,那是她當時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幕。
說著說著,母親說到了我小時候。我小時候總是隔三差五腦熱發燒,而且還是在深夜。大晚上地,那時藥鋪不開門。都是叫著大舅開著摩托車,送我去街上的衛生院看病的。
說完之后,母親教導我說道,長大后要知道,“知恩圖報”。當時我迷迷糊糊的,“哦”了一聲,就睡過去了。